高质量推进金华山全域旅游大发展

金华山开启全域旅游新时代 洪兵 摄
  记者:当前金华山正处于全域旅游高质量、大发展的关键时期,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和历史方位,金华山党工委、管委会如何谋划和布局全域旅游这张新时代蓝图?
  金中梁:市委、市政府设立金华山旅游经济区,对金华山实现三大转变寄予厚望。一是从双龙洞时代迈向大金华山时代,与其他县(市、区)联动,共同打响大金华山品牌;二是从单纯的观光景区向度假、休闲、观光、避暑、健康、养生、运动相结合的旅游目的地转型;三是从双龙洞、黄大仙等景点旅游向金华山全域旅游跨越。
  金华山文化、生态资源丰富,历史上有“江东名山”之盛誉,是一座人文圣山、养生胜地。特别是从山脚到山巅逾千米垂直落差,驱车半个小时可从“火炉”到“凉都”,是名副其实的华东著名避暑胜地。金华山完全有条件打造成提升金华旅游产业发展的重量级平台,肩负起提高都市核心区旅游产业首位度的历史重任。
  2018年是金华山实施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的起始之年,更应该是金华山实现华丽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开局之年。金华山进入了新时代,我们要从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野、更全的布局,谋划好金华山全域旅游这张发展蓝图。
  我认为,高质量推进金华山全域旅游大发展,关键要做到“四个一”,即规划一张图、交通一张网、主打一张牌、项目一揽子。
  规划一张图:金华山规划范围300平方公里,可利用的空间十分广阔。我们要将这300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规划和考量,要坚决摒弃各自为政的狭隘思维。首先,东西要联通,通过山上的赤黄公路、山下的金华山南线绿道,把双龙风景区与赤松黄大仙景区紧紧串联在一起。南北要连接,把以罗店、赤松两镇为代表的金华山南坡,与兰溪越龙谷为代表的金华山北坡连接起来。东西南北一个整体规划,“山顶、山腰、山脚”立体开发,每个棋子都生动了,大金华山这盘棋也就下活了。
  在150平方公里的行政区域内,我们谋划了“两区、两镇、三大文化园”等七大发展平台。“两区”指山脚至山腰以观光为主的双龙风景名胜区、山顶以休闲养生为主的不老冷泉旅游度假区;“两镇”分别是罗店的花木风情小镇、赤松的仙缘小镇等两个特色小镇;“三大文化园”包括芙蓉山水文化园、智者文化园、黄大仙文化园。这是金华山全域旅游和文旅产业的大平台、主战场。
  交通一张网:要以赤黄公路、新朝线、南线绿道、金九线等形成景区闭合大环线,并加快建设绿道、游步道,完善景区公共交通,探索索道等新型交通方式,构建山上、山下两个交通圈,形成三大交通系统循环对接,互通互融的新格局,金华山景区的可进入性和交通便利性将大大增强。
  主打一张牌:不仅是79平方公里的双龙核心景区,也不仅仅是罗店、赤松两镇,兰溪的金华山北坡,还有双尖山、萧皇岩、太阳岭等东坡宜旅开发区域,以及周边有条件培育风情旅游小镇的区域,整个金华山脉都要按照“老区重提升、新区强开发、毗邻共烘托”的原则,打破行政区域和行业分割的藩篱,建立“设施共建、资源共用、品牌共树、利益共享”的共赢机制,共同打响“东方朝圣地,养生金华山”的大金华山品牌。
  项目一揽子:通过建立金华山产业引导目录和项目库,并由统一的协调机构审核确定入库项目,避免重复建设,无序竞争。实施多主体合力开发,划定各主体开发范围,按照规划要求,实行独立招商引资、自主开发、自主经营,充分发挥相关县(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记者:发展为要,实干为先,项目为王。项目是金华山发展的重要基石和强大引擎,金华山首批集中开工安排了哪些项目,这些项目又将如何给金华山大开发、大发展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
  金中梁:进入新时代的金华山,广大党员干部要锚定历史方位,聚焦任务目标,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当好新时代的金华山答卷人。
  市委部署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当好新时代金华答卷人”大调研以来,金华山把大调研作为转变作风、狠抓落实的重要载体,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融入百姓,问计于民,深入剖析了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推动决策更加科学、工作更有实效、作风更加务实。截至4月底,全区机关及两镇党员干部共深入一线开展调研540次,覆盖项目、企业、市场经营主体等对象887家,先后召开了260次座谈会,收集问题建议238条,现已解决105条。
  区党工委、管委会坚持把大调研与主题教育、全域旅游、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制度建设等有机结合,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决定规划建设盘前不老冷泉、智者文化园、芙蓉山水文化园、仙缘小镇五洲城(一期)等16个重要项目,12项民生基础工程,以及一批a级景区的创建,作为未来数年金华山发展的强大推进器。尤其要把不老冷泉、智者文化园和芙蓉山水文化园作为重中之重来抓。
  狠抓项目,大抓发展。金华山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项目工作,专门把2018年作为项目建设的突破年,以项目带动吹响争创a级景区村庄冲锋号,以项目建设着力铺画乡村振兴的壮美图景,努力把大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金华山全域旅游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打造全市旅游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当好答卷人,就要为金华打造出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为金华培育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为八婺营造一个新的文化新地标,为市民开拓一个观光休闲、健康养生的新空间,更重要的是带动一方百姓建成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从前期重在谋划、规划,到如今项目落地生根,2018年在金华山发展史上注定是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5月25日,我们安排了首批11个条件成熟的项目率先集中开工,总投资近10亿元,吹响金华山狠抓项目大发展的嘹亮号角,开启金华山全域旅游的绚丽篇章。下半年,我们还将安排第二批,乃至更多的项目集中开工,把项目招商和建设工地作为广大党员干部的练兵场,形成全区全员抓项目、促项目,坐不住、闲不下,催人奋进的干事氛围。
  旅游是金华山的首位产业,首批集中开工项目中,就有一些旅游新产品、新面孔,如双龙溪和赤松溪景观工程,将挖掘和梳理金华山原始秘境,打造全新的峡谷徒步探险观光线路;再如毛泽东视察双龙电站纪念馆项目,将在原址基础上改造提升,使之成为一个红色旅游新景点。也有旅游景观和环境提升类项目,如环鹿湖游步道、智者文化园、赤黄公路等景观提升工程,营造旅游新风貌,构建旅游新形象。还有交通基础类的,如南线绿道,从赤松老石桥至罗店尖峰山,总长约12公里,未来将打造成以盆景艺术景观为特色的生态绿道。
  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现代化和美乡村,金华山在首批开工项目中安排了赤松镇、罗店镇两个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前者要打造成以“宜居、商旅、古村落文化”为特色的小镇,后者侧重文旅、休闲、生态居住等特色,未来是承担金华山游客集散功能的“大会客厅”。同时,通过罗店山下曹、建新村、赤松双门村、下钱村等8个村创建首批a级景区村庄,打造金华山全域旅游新样板,助力乡村振兴,造福一方百姓。
  更值得一提的是,立足于“实业强区”战略,抓实体、兴实业,我们还安排了金华通泰工程机械市场项目参加集中开工,总投资4400万元,在赤松镇建设一个综合性、标准化的工程机械交易市场,进一步发挥赤松镇商贸市场集聚的优势,做大做强金华山商贸服务产业。
  记者:聚焦发展主线,强势推进项目,唱响实干强音,在奋力谱写新时代“金华山赋”的战鼓声中,金华山采取了哪些措施切实推进项目大招商、大建设?
  金中梁:时间就是效率,推进项目落地,一天也耽搁不起。全区上下坚定项目为王,按照“签约一批、落地一批、开工一批、开放一批”的目标任务,全区上下拧成一股绳,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强势推进项目建设,开启全域旅游新征程。
  今年2月,金华山针对16个重点项目和12个民生基础工程进行全面梳理,建立了专门的工作推进领导小组,为每个项目指派了一名联系的班子领导,并抽调机关和乡镇精干力量,组成专业团队班子,明确年度目标任务和责任清单。各个项目专班紧扣任务清单,排出时间表,挂出作战图,打响项目推进攻坚战。此外,金华山还要大力引进工业、农业、市场等有利于增强整体经济实力的项目,全区将以首批11个项目集中开工为契机,掀起新一轮大招商、大建设的热潮。
  为确保今年目标任务的完成,目前金华山正从四方面加以推进。一是健全激励机制,在项目推进中每一名领导干部都是一线战斗员,建立项目周报制度,要形成“你追我赶,争优进位”的良好氛围。二是实行例会制度,以党工委会议的形式,每月召开一次项目建设专题汇报会,由项目专班负责人汇报情况,集体分析和破解难题,扫除开工障碍。三是加大考核力度。金华山将项目建设纳入年度目标岗位责任制考核,加大任务完成情况的分值比重,将项目建设作为个人评优的先决条件。项目推进不力的,一票否决,年度考核取消评优资格。四是加强问责追责。金华山成立重点项目工作督察小组,对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推诿扯皮、不担当、不作为、不干事的人,从快从严处理。对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阻挠阻工行为,坚决打击,为项目顺利建设保驾护航。
  记者:从双龙洞时代迈向大金华时代,从单一观光景点向全域旅游转型,金华山肩负着市区旅游龙头振兴的时代重任,未来将有哪些新变化、新形象,实现高质量的“美丽蝶变”?
  金中梁:金华山建区以来,一直秉持“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大发展”的理念,制定三个“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探索转型发展之路,争创金华市区第一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力争通过10年左右努力,把金华山建设成为生态良好、业态多元、文化彰显、服务优质的国际化风景名胜区,着力打造金华山国际养生旅游度假区,真正打响“东方朝圣地,养生金华山”的全域金字品牌。
  金华山是城市向北发展的拓展区,我们要按照“全域整合、上下联动、整体开发”的原则,开展山上山下整体谋划规划,有效整合尖峰山以南,二环北路以北15平方公里的空间资源,建设好罗店、赤松等两个旅游特色小镇,推进城镇协调发展,打造“城景相连,景景相依”的城市后花园,构建“产居游共融、文景城共享”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我们还要加快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农业+旅游”“健康+旅游”等新模式、新业态,突出旅游经济首位度,在产业互融中拉长旅游产业链,引导“大文化、大体育、大健康”等产业发展,构筑“游、休、养”三位一体的全域化旅游目的地。
  通过前期大调研分类排摸,金华山已梳理出可用于旅游接待的闲置资产29处,建筑面积6万余平方米。为盘活存量资源,提升景区综合接待能力,相关部门经过充分论证,决定将一批宾馆提档改造列入今年实施的重点项目,美化建筑立面,更新内部设施,内外兼修,建成富有金华山特色的民宿及酒店项目。目前,双龙工人疗养院、龙源宾馆、双龙宾馆等项目改造正在有序推进之中,未来景区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有望大提高,金华山的旅游综合承载力有望大提升。
  金华山是市区旅游经济的龙头,要强化全域化布局、全产业融合、全方位服务、全社会共享,深度挖掘全区丰富的山水、乡村、文化等旅游资源,整合大旅游产业、大项目开发,推进城乡旅游统筹,推进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培育金华旅游新的增长极。
  为全面谋划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发展,金华山今年启动实施a级景区村庄创建三年行动。我们正以a级景区村庄创建为抓手,完善旅游基础和配套服务,培育接地气的乡村旅游产业链,推动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提升。按照“覆盖全域、统筹兼顾、层次分明、彰显特色”的原则,未来三年金华山将重点打造罗电线、新朝线、赤松大道、南线绿道等和美乡村风景线,到2020年争创24个以上a级景区村庄,其中3a级景区村庄不少于4个,描绘出一幅“全域景区化、景区生态化”的和美画卷。
  记者:市委、市政府决策成立金华山经济经济区,对金华山争创市区第一个5a级旅游景区寄予了厚望。金华山为此付出了哪些努力,做好跨入5a时代的准备了吗?
  金中梁:金华山建区以来,就按照“全域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思路,将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作为“一号工程”, 举全区之力,集全民之智,由主要领导亲自牵头成立创建领导小组,负责创建工作的总体部署和综合推进。
  对照创5a标准,金华山双龙风景区梳理了上百项旅游配套和服务短板,逐一落实整改。针对双龙洞、冰壶洞等老景点,金华山以创5a为契机,全面提档升级,推陈出新。双龙风景区先后完成智慧调度指挥中心、双龙洞等洞内灯光改造、叶圣陶雕塑广场提档、洞前停车场整改、旅游公厕提档、旅游标识标牌优化等一系列建设任务,同时开通景区交通巴士,新建了莲花观景平台,升级旅游标准公厕,大力推进西旺、洞前、鹿田等景村一体化建设,内外兼修,景区形象焕然一新。
  在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中,金华山全面优化景区环境,改善游客旅游体验,提升景区核心竞争力,推动美丽金华山建设,实现“五个持续”,即经济运行持续向好、5a创建持续推进、全区环境持续优化、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党建工作持续加强。2017年全区实现旅游总收入41亿元,同比增长37.6%。
  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完善景区旅游基础设施,推进游客集散中心、生态停车场、公共厕所、特色游步道、观景平台、游客休息设施等建设;同时强化管理,结合智慧景区的建设,铺设智能化网络,优化景区业务流程,进一步提升旅游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创5a对金华山而言,既是一场景区等级评定的大考,更是服务软件硬件的一次全面提升和优化。给游客更好更舒适的旅游服务体验,持续增强旅游竞争力和吸引力,才是金华山追求的终极目标。我们正以旅游全域化为抓手,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方向,带领全区80个村建成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实现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金华山上下将以担当有为、奋发进取的姿态,争做人民满意的新时代答卷人,为全域旅游新时代贡献金华山的磅礴力量。

“红领巾”秀出青春绝技!
以张氏两兄弟为首的“套路贷”恶势力犯罪团伙在新余被摧毁
宿迁“母亲邮包”荣获国家级表彰
[生活] 4月9日天然气停气区域通知
紫金打掉一制贩枪支弹药团伙 抓获犯罪嫌疑人10名
高质量推进金华山全域旅游大发展
淮北市民政局组织第十四次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
创建食安示范城市 保障群众食品安全
郑备督导联系点脱贫攻坚工作
唐山港吞吐量突破5.2亿吨 前11个月港口运营质量提升
锐意进取苦练内功 全市检察机关法医工作成效显著
季节性“血荒”再现,市民踊跃捋袖
市公管局党组召开2018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2018中国围棋之乡联赛晋城分站赛在晋城大酒店收盘
记者调查:灯会期间园博园周边停车场咋有的收费 有的不收费
科技部副部长李萌来岩调研
不贴通告突然关门?星美国际影城20多位员工被欠薪
国庆黄金周桂林城管坚守岗位加强市容环卫整治
胡小国调研沿河社区“创城”工作
刘绍建看望慰问两会媒体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