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积极探索农村文化建设


吉安新闻网(记者罗青)近年来,泰和县紧紧围绕“红、绿、古”特色,在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镇村环境整治等工作中,积极探索农村文化建设。
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文化,通过注入文化内涵,积极发展观光农业、旅游农业,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如苏溪的杨梅产业、马市蜀口和泰垦的有机茶产业,通过赋予“茶”文化和“杨梅”文化,提升产业发展的内涵,每年接待的游客均在10万人次以上。据统计,全县现有各种类型的采摘园、休闲观光农业园、农旅休闲山庄300家以上。
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该县围绕“乡风文明”目标,一方面,在新农村建设点规划建设好“五个一”文化阵地,即一个文化健身广场、一个文化宣传栏、一个文化活动室、一支农村文化队伍、一个文化广播室。另一方面,注重保护文化遗产。如马市镇蜀口古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将古树、宋墓、明清祠堂、古民居的保护有机结合,彰显其“一门二十一进士”的历史;桥头镇高剡自然村的“八栋古屋”在新农村建设时,风格、图案、结构、色调保持了“八栋古屋”的原汁原味,让古建筑和新农村村庄相得益彰。同时,根据“宜居宜游”定位,通过挖掘文化、打造精品的方式,高标准打造了苏马线、碧澄线两条美丽乡村示范线,苏溪镇旗山村、滩尾村、芦子洲、塘登村至马市镇车田村、蜀口村,澄江镇黄冈玉华山、上田村浙大旧址至禾市镇槎滩陂、螺溪镇爵誉村,串点成线,形成了新农村点与旅游文化的完美结合,今年1至4月迎来游客20多万人次。
将“乡村治理”文化融入到镇村环境整治中,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了村规民约,全县70%以上村组完成了《村规民约》的修订和完善,有效规范了村民行为。同时,加大镇村环境整治的宣传,深入挖掘各地的民风民俗、传统习俗文化,引导村民做“文明人”“清洁户”,努力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加大乡村治理力度,充分挖掘乡贤文化、宗祠文化,大力开展“最美家庭”“最美身边人”等评选活动,引导农村和谐有序发展。

四川贫困大学新生咋读书?这份资助大礼包你要知晓
市人大代表冯达贵:调整产业结构 更新水果品种
古桥百年圆梦,村民喜庆盛世
《印象岳阳楼》我省首部3D光影剧小年夜面世
中宣部授予中船重工第七六○研究所抗灾抢险英雄群体“时代楷模”称号
泰和积极探索农村文化建设
鄢陵县:加快项目建设 积蓄发展后劲
寿春路明年有望升级“变脸” 打造特色精品道路
无论在哪 “爱心婆婆”能帮就帮
临沭县曹庄镇坚持零容忍对新增违法建筑依法拆除
防城港市引进试种多个品种海水稻
分享家庭故事、传承优良家风——南京市举办最美家风故事分享汇
虞城县镇里固乡加强农村河道管护工作
太行山大峡谷景区今年收入突破亿元大关
雅安需要响亮城市名片
【温暖河南】帮老人回家
南明区召开城建领域 党风廉政建设提醒约谈会
南昌46个便民服务中心已接入民生档案远程平台
打造繁花似锦的高原花城
持续“大学习”热潮区农林畜牧局开展理论知识自学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