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四好农村路” 扶贫攻坚当先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农村公路工作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党的十九大召开不久,习近平再次对“四好农村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近年来,“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带去了人气、财气,也为党在基层凝聚了民心。
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交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五年来,全市新建改建农村公路9200公里、危桥300多座,实施县乡道安保工程2700多公里,截至2017年年底,全市农村公路通车里程由“十一五”末的12117公里增加到18307公里,新增里程6190公里,公路密度较“十二五”末提升9个百分点。实现了100%的乡镇和100%的建制村通上了沥青路、水泥路,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率均已达到100%,较交通运输部要求,提前三年实现目标,农村“出行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农村物流网络不断完善,为精准扶贫奠定良好基础,广大农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一、抓建设,奋力保障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很强的先导作用,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改一条溜索、修一段公路就能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把交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绿色发展平台“一心一廊、一谷一带和一岭一库”,先行一步,率先突破,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交通保障。重点是抓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抓国省干线公路建设,着力打造“康庄大道路”。五年来,全市共开工建设国省干线公路总里程约1100公里、总投资240亿元,新增一级公路里程300公里,建成了六安至合肥、六安至舒城、六安至霍山、霍邱至马店、金寨至叶集等一级公路,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市县一级路的目标。二是抓农村道路畅通工程,着力打造“幸福小康路”。2016年市政府出台了《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的意见》,将其纳入民生工程,市级补助7200多万元,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8800多公里,截至2017年底,已完成总任务的83%,其中,全部完成了县级、乡级畅通工程任务,基本实现乡镇到县城有一条三级以上公路连接,乡镇与乡镇之间有一条路面宽度5米以上的四级公路连接,建档立卡贫困村内较大自然村通上水泥路的目标。三是抓农村公路安全水平提升,着力打造“平安放心路”。“十二五”以来,全市共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4400多公里,会同公安交警部门有效治理市级挂牌督办公路安全隐患点50处,实施“五小工程”,完成农村公路危桥改造400多座,实施通村公路路肩硬化和加宽工程4000多公里。农村公路安全隐患基本消除。四是抓旅游路产业路建设,着力打造“特色致富路”。结合我市绿色发展平台建设,加快一谷一带、一岭一库内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实施,进一步提升路网畅通水平,为产业发展提供交通支撑,把我市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2016年6月,全长259公里的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全线贯通,涉及金寨、霍山两县15个乡镇40余万群众,项目建成不仅使区域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也有效带动了沿线群众脱贫致富。沿线农家乐(农家小院)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目前已发展到近400家,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带动当地居民人均增收1.8万元。特别是金寨县沿线已有8家省级龙头企业、31家市级龙头企业做大做强,1600余家电商快速兴起,项目建成当年,沿线贫困人口减少15008人,占全县两年脱贫人口的42%。
二、抓管养,全面健全农村公路运行保障机制
牢固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管养理念,全面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
一是农村公路养护机制得到进一步落实。建立健全“县为主体、行业指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养护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县级人民政府的主体责任,全面规范乡镇农村公路管理办公室“五落实”(机构、人员、办公地点、器具、经费落实),实行村道全面包干养护,县、乡每季进行检查评比,年终根据检查评比情况兑现养护工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养护工作机制。市政府印发“四好农村路”实施办法,明确农村公路养护责任主体以及资金筹集和使用,将日常养护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将日常养护经费和人员作为“有路必养”的重要考核指标。至2017年底,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路面技术指标达到中等及以上的比例为9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是公路治超工作成效明显。按照依法治路的总要求,加强农村公路法制和执法机构能力建设,加强治理超限超载执法,建立全市治超一盘棋,增强部门联合、市县联合,坚持路面治理、源头管控双管齐下的工作格局。目前全市已建成源头监管站44个,对70个砂石塘口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进行了规范,设置县乡公路监控卡口121个。截至2017年底,共检测车辆436万台次,严格查处了一批违法违规运输企业和个人,查处超限运输车辆40.4万台次,取缔非法货源单位128家,行政拘留75人,刑事拘留28人。超限率由三年前4%降到现在的1%以下,实现治超由路面治理向源头管控、人力治超向科技治超转变,成效明显。
三、抓运输,努力扩大农村公路运营服务覆盖面
四好农村路中的建好、管好、护好只是手段,最终落脚点还是运营好。只有运营好,农村居民才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才能切身感受到、共享到发展的成果。一是加快推进城乡客运发展。目前,全市共建设农村客运站539座,运行农班客运车辆1417台,农村客运班线309条;全市124个乡镇已全部开通客运班车,2120个行政村已开通班车2027个,乡镇通车率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公路通车率达到100%,有效解决了农村居民出行难的问题。二是大力推进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建设,倡导实施绿色交通、普惠交通。我市舒城县在全市率先开展城乡客运一体化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交通运输部及省市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舒城县荣获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荣誉,并被列为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首批创建县。2018年,我市在全市大力推广舒城经验,积极实施金安、裕安、叶集三区城乡公交一体化,计划开通金安、裕安区所有乡镇公交线路54条,同步开通六安主城区至叶集区公交线路,线路总长为1303公里。目前,前期工作已完成,待《实施方案》批准后全面实施,预计我市2018年城乡公交一体化通达率达到60%,力争到2020年底前,实现所有乡镇通公交。三是积极发展农村物流服务体系。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站场设施和信息系统建设,按照“多站合一、资源共享”的模式,合理布局农村物流配送网点,整合利用现有农村客运班线和邮政管理体系,推广货运班线、客运班车代运邮件等农村物流组织模式,基本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农村物流网络。大力发展农村物流业,实施农村物流试点示范工程,有效地提高投送水平,极大方便农村居民的快递业务,为促进城乡商品流通,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支撑。
四、抓监督,全面完善农村公路检查考核体系
一是健全完善考核体系。建立健全市、县(区)、乡(镇)三级农村公路“建、管、护、运”考核机制,从质量、进度、安全和资金投入等方面,制订相关考核指标。二是明确主体责任。明确市、县(区)及乡(镇)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责任,特别是县(区)政府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运营等方面所承担的主体责任,确保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三是加大督查巡查力度。市政府成立了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工作督查小组,就“四好农村路”建设推进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采取日常质量监督和市政府交通工程质量巡查相结合的“双线质量控制”,实行“三不”巡查机制,即不打招呼、不发通知、不定时间进行巡查,强化对施工企业、监理单位、现场管理机构的监督,确保质量监管到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交通强国,要求加强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将按照党提出目标和要求,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大供给侧结构改革,加快完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不断提高综合运输服务保障能力。深入推进交通运输精准扶贫。充分发挥交通运输行业扶贫攻坚优势,全面推进六安大别山革命老区连片扶贫开发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现县县通高速、市县一级路、乡乡二级路、通村5米5、较大自然村通上水泥路和乡村通公交的目标。到2022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畅通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当好先行,让交通运输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青秀区举行阅读演讲比赛
栾城区举办安全生产月集中咨询日暨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七进”活动
刘和生与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洽谈推进在岳项目建设
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召开
金阳再生水厂三期项目国庆长假施工不间断
建设“四好农村路” 扶贫攻坚当先行
黄岩北城街道:破难攻坚传捷报,站西大道更通畅
党员活动日:进高校送温暖促就业
乐师附小:三尺讲台,展现风采
姜阳主持召开市城乡规划委员会专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
晋城市纪委监委召开中心组学习会
“老赖”拒不还款,结果没了脸
未来5年!长沙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科城
[南岳区] 祝融街道创新推行“双述双评”年度目标
北塔区茶元头街道积极推进“促移风易俗,树文明新风”工作
夏荷之恋
市政务办:市政务服务中心组织义务献血活动
望牛墩:志愿服务行动为文明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使用嘀嗒出行App顺风车 索要发票遇周折
市领导慰问因公牺牲民警家属和特困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