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意见》正式对外发布,文件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推出了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呈现哪些基本特点?徐州将从哪些方面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对此,记者专访了徐州市委农工办副主任宋庆科。
一步一个脚印落实好《意见》精神
记者:作为农业大市的徐州,应该如何结合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更好地促进徐州乡村振兴与发展?
宋庆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意见》提出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任务。作为徐州要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转变,必须认真贯彻好《意见》精神,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强村富民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牵引,贯彻落实城乡融合发展理念,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徐州实际、具有徐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一些乡村探索出了符合本乡村实际的振兴路径。前一时期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贾汪马庄村时,对马庄村走出的乡村振兴之路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希望。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步一个脚印落实好《意见》精神。
五大举措推动徐州乡村振兴
记者: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我市将有哪些新作为?
宋庆科:下一步将采取五大措施推动徐州乡村振兴:
一是围绕产业兴旺,加快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要紧紧抓住我市作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的良好契机,大力度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推进农业产业集群建设,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优化布局结构,实现由增量到提质的转变,全面提升农业市场化水平。
要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实行“一地一策”“一村一策”,大力发展与城市产业相连接的互联网+现代农业、创意休闲农业、外向型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一村一业一品一店”产业格局。
二是围绕生态宜居,大力夯实美丽乡村建设基础。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要贯彻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继续深入推进《徐州市新型社区(美丽乡村)建设“百村示范千村提升”五年行动计划》,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要因村施策,强化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实施乡村绿化行动,使乡村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修复和改善,田园景观得到有效挖掘和充分彰显,形成自我循环的乡村自然生态系统。要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要求,加快建设一批“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特色田园乡村,着力打造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塑造田园风光、田园建筑、田园生活,建设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三是围绕乡风文明,全面提升农民综合素质。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要深入开展“星级文明农户”“五好文明家庭”“身边好人”评选和文明村创建活动,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优秀乡土文化,推进移风易俗,培树良好乡风,进一步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提高农村文明程度。要完善农村基层基础公共服务功能配置,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加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引导农民摒弃落后的生活习惯,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是围绕治理有效,加快完善“三治融合”体系建设。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要切实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推动社会治理向基层下移,推动“管理民主”向“治理有效”优化升级,进一步整合社会治理力量和资源,积极探索破解乡村治理困境的有效途径,健全完善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要复制推广丰县“走村串户工作法”“乡贤工作室”“公道会”等经验做法,努力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解、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要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认真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思想、组织、作风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大力开展普法教育,提升综合治安水平,提高农民群众运用法律解决矛盾、维护权益的能力。
五是围绕生活富裕,大力提升农民收入水平。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要坚持把富民增收作为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深入实施“八项富民工程”,主攻创业就业和农业内部挖潜两个重点,突破财产性收入和低收入农户增收两个难点,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着力稳定工资性收入增长势头,挖掘经营性收入增长潜力,释放财产性收入增长红利,拓展转移性收入增长空间,形成多点发力、多极增长的农民增收新格局,确保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努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要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鼓励在乡村地区兴办环境友好型企业,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要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加快农村公路、供水、供气、环保、电网、物流、信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同时,还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起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机制。
努力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记者:中央一号文件对加强党管农村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为总揽农业农村工作的综合部门,市委农工办今年打算在哪些方面采取切实措施,推进我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宋庆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同时,还要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开展先导示范,为面上工作探索路子,提供经验。我们将在高标准编制《徐州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方式,抓好“2+15+30”先导示范,通过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的先行先试、率先突破,努力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农村全面振兴。一是研究制定《关于深入推进乡村振兴试验区先导镇示范村建设的实施意见》。从2018年起,利用3年时间,在全市选择两个县(区)作为全市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验区,同时选择15个镇开展乡村振兴先导镇建设,结合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打造30个“徐州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财政金融制度改革、构建城乡业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等方面先行先试,为全市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创造样板、提供经验、作出表率。二是开展乡村振兴“五杯”竞赛活动。研究制定《关于开展“五杯竞赛”争创乡村振兴示范村活动的实施意见》,按照“广泛参与、竞争择优、创新发展、全面提升”的原则,围绕5句话20个字的要求,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在全市农村广泛开展以“产业兴村杯”“生态美村杯”“乡风润村杯”“善治惠村杯”“富民强村杯”为主要内容的“五杯”竞赛活动,通过抓典型、搞竞赛,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工作氛围,推动全市乡村振兴不断向纵深发展。
桑植县水利局2018年建议提案办理工作获代表委员肯定
《梁家河》为啥火?宝鸡青年学子这样说
春风村“白李大王”卖“高价”2180元有40颗
社旗县:开展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专项整治工作
“海口之眸”重现光彩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徐州市将在这些方面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古蔺县: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强到黄荆乡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酷热持续芜湖多行业开启“入伏模式”
市总工会开展“五一”国际劳动节慰问活动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具体要求
周口市农民工返乡创业现场推进会在淮阳召开
关于国道G209施工路段实施交通管理的通告
当涂港航海事分局积极部署环保督察工作
长汀县妇幼保健院举行护士节护理知识竞赛系列活动
广东省发布新版定价目录,放开22项商品服务价格
小两口开车吵架失控撞护栏交警边劝大人边哄女婴
《温州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公告
巴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8年巴中市政务公开目标任务分解表的通知
济宁市直部门开晒2017年“三公账单”,有的降幅超五成
2017年江门市政务公开工作第三方评估总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