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特殊“监考员”严防高考作弊

“空中警察”
让非法设备都失灵
让无形电波守规则
高考即将开始,细心的考生和家长将会发现,考场外,会有一个特别的“监考员”,那就是无线电信号监测车
无线电波,看不见摸不着,对于很多市民来说,既神秘又好奇。
大到广电、通信、铁路、航空、航天、气象和抢险救灾等重要领域,小到我们每一个人使用的手机、对讲机、遥控车钥匙、wifi、无线鼠标、蓝牙……
6月7日,一年一度的高考大戏拉开大幕。
细心的考生和家长将会发现,在高考考场外,还会有一个特别的“监考员”。
这个场外“监考员”,就是无线电信号监测车。
当考场内,考生静静地答题,进行着人生中第一次大考时,考场外,为维护公平正义,“空中警察”在与不法之徒,进行着一场“看不见的较量”……
这些“无名英雄”,如何与考场上的高科技舞弊者斗智斗勇?“空中警察”的日常工作都有哪些?
5月31日,记者走进大庆无线电监测站,采访了技术科科长无线电专家孙广东,为您揭开“空中警察”的神秘面纱。
神秘电波
看不见的战线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就像警惕的哨兵。日夜监测着空中无线电信号的传播动向,随时发现并处理“出轨、违章、变异”的信号。
他们素有“空中警察”、“空中电波卫士”之称,虽然只有14个人,却维护着我市五区四县的电磁环境和空中电波秩序。
他们,就是大庆无线电监测站的员工们。
28年前的1990年,应时代发展需求,市无线电监测站正式成立。
28年来,默默坚守无线电监测,就像一条看不见的战线。
从空中飞机的精准导航与安全起落,到地面高铁的电磁环境与信号对接;从供电、供水、供气的控制调度,到对气象的精准预测;从广播电视的清晰收看,到手机畅通的悦耳铃声,背后都有无线电人的身影。
空中,看不见、摸不着,且纵横交错的无线电波,像地面交通一样,同样需要有规划、有秩序,需要人们遵守规章,各行其道。
否则,会酿成信道阻塞、指挥失灵、飞机失事等重大事故。
素有“空中警察”、“空中电波卫士”之称的无线电监管人员,就肩负着维护空中电波秩序的重任。
高考、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研究生考试等各类大型考试,都关系到社会公平公正、安全稳定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承载了太多考生、家长和社会的期待。
一些作弊分子利用高科技手段,通过考场内外的无线电发射设备传输作弊信息,严重破坏了考试的公平公正。
传输此类信息的载体,就是空中无线电波。只有黄豆粒大小的微型耳机、手表样式的接收器……现代化的作弊工具可谓多种多样,仅凭肉眼很难察觉。
然而,这一切,在无线电监测站的监测手段下,均无所遁形。
空中的电波是看不见的,但他们的工作,又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没有制服,没有大檐帽,但他们却是许多人心目中可爱的“空中警察”。
正是靠着这些认真做事、甘于幕后的“无线电人”,才有了今天大庆的万里晴空。
精准狙击
严防高考作弊
高考大幕尚未启动,但电波卫士的战幕,已经拉开。
据孙广东介绍,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大庆设9个分考区、11个标准考点、618个考场,共有17332名考生参加考试。
高考前夕,大庆无线电监测站加强了对保障人员的技术培训,使其能熟练操作设备,应对突发情况;对固定站、可搬移站、监测设备、监测车辆等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加强与市招办、公安机关、教育等相关部门联系沟通,建立联动机制,保持24小时通信畅通。
开展前期电磁环境预监测工作,不错过任何一个考点,不遗漏任何一个可疑信号。
其间,监测人员将采用地毯式排查,对全市共11个考点的电磁环境预监测。提早对考场及周边区域进行电磁环境测试,全面掌握考点频谱占用情况,对不明信号进行清理、核查,建立频谱电子档案。对非法设立的电台或无线电信号发射装置、擅自使用无线电频率要依法进行查处。排查考点及周边宾馆、高层住宅的情况,熟悉考点周边地理环境和监测路线,掌握打击利用无线电发射设备作弊的主动权。

我委在诸暨市召开全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三看三比三学”活动
蛇出没要当心!东莞女子路边散步被蛇咬伤 紧急转院急救
车子停在人行道 不应该!
汽开区:以创业者精神激发“双创”热情
一季度抚顺CPI平均上升3.4% 累计涨幅全省第三
大庆特殊“监考员”严防高考作弊
雅安市召开“红盾春雷行动2018”第二次工作推进会
市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
昌江区城管执法局慰问福利院老人和儿童
志为菌农奔小康
唐山全面整治提升背街小巷(图)
衡水市启动“春雨工程”56所贫困县乡镇卫生院能力将获提升
集聚高端物流产业要素 打造国家重要物流枢纽
86名民间艺人打造吹打乐盛宴 一批新时代文艺作品获赞
浓浓寒意下温暖回家路 盐田交警开启春运贴心服务
宿州市质监局召开“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警示教育推进会暨党课报告会
宝安区石岩街道党建引领“三工”联动
腾讯社交网络营销专场沙龙在堰举行
食堂小哥哥狂飙英语走红 原来他是励志海归学霸!
寄情于民——文化下基层 · 走进临朐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