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医疗机器人,很多人都知道“达芬奇”,以后,您还要再记一个,它叫“天玑”。而且“天玑”是全球唯一骨全科机器人,还是纯正中国制造!
6月27日,在“广东省骨科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研讨会”上,广州参考·广州日报记者通过手术录播,直击广州地区首例“天玑”辅助腰椎内固定手术,医生只花了平时2/3的时间就“完工”,又快又好。
据了解,机器人“达芬奇”专攻软组织,而“天玑”专攻硬组织,这也意味着今后在医学上,机器人手术已经能“软硬兼施”了。
广州首秀:骨全科机器人“天玑”辅助腰椎手术
屏幕那头,一台“天玑”机器人辅助腰椎内固定手术正在进行。
这是一名腰椎ii度以上退行性滑脱患者,腰痛数年,经常觉得腰腹酸胀、沉重,不仅无法维持同一个姿势,甚至连累到小腿,麻木、刺痛,不时出现拖脚走路。
对于腰椎滑脱突出,椎融合内固定术可谓“终极手术”。
要是以往,医生要对患者实施全麻,腰部开大切口,剥开皮肤、肌肉直到暴露椎弓根,再摘掉压迫神经的椎间盘组织,扩大神经管解除压迫,关键是植入椎间融合器或自体碎骨,放置椎弓根钉连接棒拧紧,最后才“三缝”即缝合深筋膜、皮下组织和皮肤。
患者们最怕的,就是手术过程中,为了准确定位,没有透视眼的医生,只能在选定的位置一次次进出,直到发现骨性胶质才敢置管。毕竟是神经密集的脊椎,操作越多,意外越易发生。
而此次该患者的手术,就没那么折腾了,因为医生们有了“天玑”骨科机器人。
术前,“天玑”以三维影像扫描进行深层三维空间精准定位,术中将虚拟手术计划一一落实到现实,手术路径精确无误。更让患者放心的是,“天玑”机械臂进针置管,那是一次到位,不用反复探寻。而“天玑”拥有的“透视眼”,让手术实现微创,不再需要开大刀,剥离皮肤、肌肉、神经!
一台腰椎内固定手术,只花了平时2/3的时间就完成了。
解密“天玑”
〉〉〉它拥有“透视眼”和“稳定手”
做手术的是广东省中医院脊柱专科的陈博来教授团队,他们亲昵地叫辅助手术的机器人为“独臂侠”。
“独臂侠”很厉害——它是第三代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天玑”,更是世界上唯一针对骨骼硬组织、能够开展脊柱全节段(颈椎、胸椎、腰椎、骶椎)、骨盆骨折四肢骨折等创伤骨折、骨肿瘤手术还有关节导航的骨科手术机器人。
“它的‘前辈’,只能做单项如关节导航,或者椎弓根钉放置”,省中医副院长、骨科专家刘军教授说,因此准确在说“天玑”是骨全科机器人,手术功能更全面。
“独臂侠”当然不止得一条机械臂,“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由机械臂主机、光学跟踪系统、主控台车构成,“透视眼”“稳定手”是它的厉害之处,因此一举解决了骨科手术有三大难题:视野差、精准难、不稳定。
打个比方,光学跟踪系统就像是机器人的“透视眼”,不仅透视洞察着肌肉骨骼的每一个深处,还实时监控每一个手术环节;机械臂就是机器人的“稳定手”,运动灵活、操作稳定,能达到亚毫米的精度;而主控电脑系统就等于机器人的大脑,智能传达着医生的想法给以上两个设备,帮助医生进行“路径规划”,术中还能跟踪患者术中的移动,机器人手臂位置自动补偿,保障手术路径与计划路径一致。
什么“进错位”“打错钉”?不存在的!
〉〉〉定位误差0.8毫米内
如果“天玑”能说话,它应该会说“我最牛的是无与伦比的精准定位!”
骨科手术,操作像是在一个四壁都很坚硬的暗箱内进行,定位精准太重要了!
以置钉为例,“透视眼”对患处进行三维影像扫描,结合计算机导航系统设计钉道,然后用人力无可比拟的“稳定手”将手术工具精准定位到手术位置,再进行一系列的进钉、固定工作。螺钉适合的长度、宽度、进入骨骼的角度,“天玑”都能准确计算,精度可以达到0.8毫米。
此外,“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手术,减少了人工操作过程中可能造成的脊髓、血管损伤风险,患者的软组织损伤小、手术切口小、出血量少、安全性高,患者恢复快。
因为不需要反复透视来确定位置、手术路径,减少了70%以上的术中辐射,医生与患者受到的辐射伤害大大降低,也降低了患者感染的风险。
临床应用统计显示,“天玑”的“一臂之力”能使手术定位精度达到0.8毫米,可减少术中辐射70%以上,提高手术效率20%以上,并具有减少失血量和减少术中组织创伤等显著优势,是“人工智能+医疗”的又一重要成果。
“天玑”操作手已达10名
能有一双可以透视的眼睛看清人体内部结构、能有一条稳定的操作路径保证手术质量,是骨科医生的需求和痛点,“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命中”了这个痛点。
不过,多具创新性的机器,说到底还要人来操作。
刘军教授还担任了国家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技术中心指导委员会副主委,他指出,应用“天玑”辅助手术的骨科医生是操作手,他们需要经过国家统一培训,比如经过系统培训后,省中医的“天玑”操作手已达10名。
此外,省中医正式获授国家“骨科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中心”。该中心的建设,是由国家工信部与卫健委联合牵头组织,在全国范围内仅遴选21家单位进行创建。省中医院作为广东省的牵头单位,联合省内广州华侨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山市人民医院等15家医院,共同推进中心的建设工作,形成覆盖省内的诊疗网络,提高广东省骨科疾病的医疗救治水平。
这也意味着,今天在10名操作手的带动下,广东更多骨科医生有机会亲近甚至操控“天玑”,造福更多患者。
“天玑”vs“达芬奇”
老百姓久闻大名的“达芬奇”机器人,简单而言,是专攻软组织的,就是高级的腹腔镜系统。
“达芬奇”机器人由三部分组成:外科医生控制台、床旁机械臂系统、成像系统,进行手术操作的时候也需要机械臂穿过胸部、腹壁。
不过“达芬奇”所代表的该类医疗机器人,擅长缝合与剥离、但看不见深部组织,骨科手术用不上。
而即将大展神威的“天玑”机器人,纯正中国制造,造价高达1500万元,专攻硬组织,是世界上唯一针对骨骼硬组织、能够开展脊柱全节段(颈椎、胸椎、腰椎、骶椎)、骨盆骨折四肢骨折等创伤骨折、骨肿瘤手术还有关节导航的骨科手术机器人。
“天玑”与“达芬奇”其实不存在竞争关系,反而是互相补位,今后,机器人手术已经能“软硬兼施”了。
文、图:广报记者何雪华通讯员李雪、侯宇
64所学校 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志愿一路行,关爱老年人
500米高空架管道直连地铁工地 实现清洁地下水再利用
全市国土资源工作会议要求推动全市国土资源工作再上新台阶
38名雅安籍官兵2017年度立功受奖
全球唯一骨全科机器人来广州了!手术时间可省1/3
提升质量发展水平 昆明开展“提质行动年”
临淄区工商局四措施完善年报长效机制推进社会诚信建设
周口市残疾人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
泾县打好作风建设“组合拳” 深入推进各项工作
我市7家“巧媳妇”基地被定为省级示范基地
滕州山亭薛城成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在三明,“扫一扫”就可知食品“来龙去脉”!
区领导到英诺赛科(珠海)科技有限公司解决双回路供电问题
凤阳发放上半年计生特扶对象老年护理补贴4.5万元
郯城县杨集镇:推进“清河行动” 保护碧水清流
芜湖公务员招考取消13个计划数
吸引科技成果入孵转化每年200万奖给孵化项目
成资大道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涟源市幼儿园教师自制玩教具作品被娄底市选送参加全省展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