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扶贫惠民生 “351”兜底显成效
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贫困群众致贫的主要原因之一。健康问题已成为横亘在贫困人口脱贫路上最大的“拦路虎”,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合肥市委市政府始终将健康扶贫摆在重要位置,列入全市“脱贫攻坚十大工程”、“脱贫攻坚行动计划”,确保贫困群众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
一、完善制度建设,确保健康兜底政策落实到位。合肥市民政局作为健康脱贫兜底“351”工程的牵头部门,高度重视,精心谋划,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确保该项民生工程顺利实施。出台了《合肥市健康脱贫兜底“351”工程实施方案》和《合肥市健康脱贫医疗专项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健康脱贫兜底“351”工程资金筹集措施和各部门职责,规范就医报销程序和标准,为健康脱贫兜底民生工程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肥东县主动降低政策门槛,在省市“351”政府兜底的基础上升级为“051”,贫困人口在县级医疗机构看病个人自付部分由政府承担。肥西县将“351”兜底政策扩容至城乡低保对象,同等享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兜底保障政策,进一步减轻贫困人口就医负担。
二、健全结算机制,打通贫困人口看病最后“一公里”。贫困人口医药费用采取“一站式”结算。贫困人口出院时,联网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合规医药费用通过综合医保“一站式”结算信息系统,即时结算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补充商业保险、医疗救助和政府兜底费用。贫困人口只需支付不超过年度自付合规费用封顶额部分,其他费用由医疗机构垫付,最大程度减轻贫困患者“垫资”负担,同时贫困人口不用拿着医疗费用单据到处跑了。
三、严格专款专用,确保救助资金安全运行。“351”健康脱贫工程由县(市)政府承担兜底保障责任,并设立健康脱贫医疗专项补助资金,资金运行中出现缺口的,由同级财政及时弥补。市财政根据各地贫困人口等因素给予补助。将健康脱贫兜底“351”工程纳入民生工程的公开内容,实行县乡村三级公示,按月公示享受人次和支出资金,并按月动态调整,同时要求在县级部门和政府网站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截止去2017年12月底,“351”兜底保障政策实施效果明显,全市共有79696人次获得兜底保障,其中:住院71016人次,门诊8680人次。支出贫困人口兜底保障资金1956.46万元,其中:住院支出1674.94万元,门诊支出281.52万元。
[生活] 衡阳市图书馆设“老年阅读专柜”
随州市3项目入列省优选旅游项目
蚌埠二院团委开展“逐梦青春 阅享人生”好书分享会
汕尾把經濟发展上去,与空氣一同并存
市城乡规划局学习贯彻市政府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
健康扶贫惠民生 “351”兜底显成效
洛阳市地企合作联席会议2018年第三次会议召开李亚出席会议并讲话
大向线升级改造
鞠晓阳主持召开市政协十二届二十二次主席会议
市发改委赴定点扶贫村举行扶贫主题党日活动
长沙供电公司2018年10月24日发布的计划检修停电预告
上周绿城菜篮子粮油肉蛋价平稳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王小东主持并讲话
第八届湘商大会暨第五届湘南投洽会衡阳总投资额148.6亿元
雨城区工商质监局 增强决心信心 扎实推进创城工作
市发改委项目助力产业项目创新
杭州市殡葬改革生前奖励新政正在探索中
商水公安冒雪为困难群众送棉衣
未来3天冷空气逐渐减弱琼岛气温逐日回升
马鞍山市运管局全面加强县区执法公开运行系统使用督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