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文化扶贫:扶起决战贫困的“精气神”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既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更是补齐贫困短板,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心和信心。
脱贫攻坚每向前一步都是在向“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难中之难”发起挑战,而每成功一步都离贫困群众向往的美好生活更近一步。
回首、展望,所有难题之中,解决思想上的问题是脱贫路上最难爬的坡。
坐等救助、害怕失败、畏难不前……消极思想在一些贫困群众的头脑中根深蒂固。脱贫,亟须一股精神力量。
考题面前,我市充分发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助力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补齐精神短板,增强内生动力,推动乡风文明,以扶贫、扶志、扶智、扶勤、扶德导入“精神扶贫”内涵,走出一条以思想文化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新风引领 输出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
物质贫困的难题逐一破解,补齐“精神贫困”这块短板是全市党员干部的时代之责,更是人民群众的热切之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深度思考,把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作为助力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推动两个文明同频共振、协调发展。
我市先后制定印发了《佳木斯市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佳木斯市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实施意见(2017—2020年)》《佳木斯市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部署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工作。
各地各部门层层发动,层层落实,形成了市县乡三级联动的良好局面。市文明委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健全齐抓共管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党政军企共建美丽乡村”活动,通过“点对点”定向服务,“多对一”精准帮扶,引导各级文明单位最大限度将科技、人才、资源、资金等优势要素向贫困村、贫困户集聚,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据统计,全市各级文明单位共结成帮扶对子286个,投入资金830多万元,资助扶贫项目70多个。各县(市)成立了思想扶贫、文化扶贫专项推进工作组,与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等“硬措施”扶贫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创建文明家庭,树立良好家风,汩汩清流从各个和谐家庭涌出、蔓延,好家风润化之下,一幅幅美丽画卷清晰动人。
我市组建了专业创建队伍,制定出台《文明家庭创建管理办法》,实行“主动找、基层推、媒体选”一整套家庭创评运行机制。各地共开展文明家庭事迹宣讲、家风家训进厅堂、家风家训座谈讨论等各类活动近千场。开展“文明家庭”“寻找最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各类评选活动,共评出各级各类文明家庭典型6836户。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尤桂兰家庭荣获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称号,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2017年,我市成功承办了全省家庭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推出了郊区西格木乡草帽村等一批示范点,省文明家庭代表富宏博在全省巡回宣讲。
文明村镇创建同步进击。截至目前,全市共有9个村镇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桦川县四马架镇会龙村、郊区西格木乡草帽村3个全国文明村代表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风采展示活动中精彩亮相。建立健全县(市)、乡(镇)、村(屯)三级创建网络,推进贫困村向文明村转变。
红白事简办,升学过寿不办,繁重的人情债消失了,人情往来回归理性轨道……移风易俗工作以春风化雨式地递次推进。“四提倡四反对”不仅很快成为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还逐步变为广大人民群众深植内心、破除陈规陋习的自觉行动。
全市90%以上村屯均建立了乡村道德规范,形成了家有家风家训、村有村规民约、市有文明公约的道德规范体系。会同纪检部门制定下发《关于移风易俗节俭办婚丧喜庆事宜的暂行办法》,集中整治奢侈浪费不良风气。在汤原县香兰镇新建村,为庆祝9名大学生金榜题名,村里别出心裁、精心策划举办了庆祝茶话会。
徐徐清风,盈盈笑脸,各地移风易俗“走心”的变化引领新风尚,得到了中央和省文明办的高度肯定,成为国家级媒体先后报道的典型。
同心聚力 精神领航幸福靠奋斗
“贫困不光荣,致富是本事。”思想扶贫的过程更像是“育心”之旅。打开心门的贫困群众收获到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惊喜。
我市把志愿服务的工作重心从城市向农村转移,推动农民由单向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目前,全市共组建乡镇志愿服务工作站70个,成立村级志愿服务队395个,网上注册志愿者达到2.45万余人,初步形成了乡镇志愿服务工作站、村级志愿服务队、村民志愿服务活动小组三级农村志愿服务组织网络。桦川县创新推出“爱心超市”思想扶贫新模式,通过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募集捐赠,在全县105个村建立“爱心超市”,组织贫困群众通过参加义务劳动、志愿服务、移风易俗等活动,参与家庭环境卫生、孝老爱亲、扶贫政策问答等评比赚取积分,用积分在“爱心超市”免费换取生活物资,使贫困群众有尊严地获取所需物品,调动了他们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励志脱贫的故事相互激荡,凝聚起贫困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
同江市帮村扶贫干部曹辉发的事迹在基层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他的精神就像一座灯塔,为仍奋进在路上的扶贫干部照亮方向,越来越多优秀的干部沿着他的足迹在扶贫路上坚定前行。
全市向曹辉发同志学习的热潮涌动,《决策参考》2018第三期刊发了对曹辉发同志先进事迹的调查与思考———《扶贫路上的人生永恒》,得到了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效廉同志的重要批示,使其作为重大典型在全省集中宣传。
桦南县梨树乡梨树村村民王翠萍等一批脱贫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领更多的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增强脱贫致富的干劲和信心。富锦市锦山镇洪州村定期开展“脱贫标兵”评选,涌现出腾庆学等一批脱贫之星,树立了“脱贫光荣”的导向。以全国道德模范盛春德和中国好人、全省道德模范陈淑梅为原型,拍摄的《心路》和《守诺如山》两部微电影,历时9天连续在全市10个县(市)区开展巡演活动,让助人为乐、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融入村民心里,引导农民回归勤劳善良的本性。
市县两级新闻媒体开辟《脱贫攻坚进行时》《推进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乡风》等专题、专栏,运用新闻报道、互动访谈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各地助力脱贫攻坚、推进移风易俗典型事迹和鲜活经验,以生动故事增强广大群众对扶贫工作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利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吸引人们参与互动,促进共鸣交流,让大家对扶贫政策的认知从指间传递到心里。通过创建村级文化墙、发放宣传单、大喇叭播放等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扶贫政策,宣传身边人勤劳致富事迹,在潜移默化中引导贫困群众转变“等靠要”思想,增强依靠自身努力脱贫致富的自觉性。桦南县组织县乡两级精准扶贫政策技能宣讲团,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活动1200多场,进一步激励贫困群众鼓足自我发展干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主体。
相融相促 产业撑口袋文化富脑袋
这条路上,更多文化要素沉淀至乡镇村落,精神追求分量更重。
这条路上,更多小尝试生出“产业之果”,贫困群众有了底气,生活更有奔头。
两年来,我市共完成了767个行政村的文化活动广场建设,在71个贫困村建设综合性文化活动室。桦南县新建贫困村文化活动室10个、中心文体广场2个;汤原县、桦川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了文化广场全覆盖,所有乡镇都建有综合文化站,并配备了专职文化站长,所有行政村都设置了农家书屋;汤原县为137个行政村建立文化设施档案,补齐了贫困村文化建设的短板,提高了建档立卡村贫困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抚远市在海青乡、别拉洪乡新建广播电视播放设备,加大信号覆盖力度,满足了偏远地区收听广播电视节目的需求;桦川县专门辟建了脱贫攻坚故事馆,以讲述贫困户、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的故事为主线,通过脱贫攻坚图片、视频资料、实物展示,生动展现了全县开展脱贫攻坚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工作成效。目前该馆已成为全县思想扶贫教育基地,累计接待1.5万余人次前来参观学习。文化志愿者、红色文艺轻骑兵开展“结对子、种文化”“送戏下乡”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共举办“喜迎十九大”等主题广场系列文化活动800余场。
精神力量注入贫困百姓心中,带来物质富裕的“春风”。
将产业发展作为思想文化扶贫的重要举措,我市不断挖掘农村文化资源优势,打造“一村一品”特色文化品牌,培育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汤原县引进方圆国际旅游公司投资5200万元,开发了汤旺乡朝鲜族风情园、北靠山村村史馆等多个旅游景点,打造了北靠山村、北向阳村、兴华村、西大桥村一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带动贫困群众就业增收。富锦市重点打造“福祥年村”这一传统文化产业,已投资3000万元建设了雪场、改造了民宿民居、新建了游客接待中心,通过发展“福祥年村”文化产业,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户均增收近万元。富锦市朝阳民俗文化村组织鱼骨画设计师面向贫困村、贫困户免费培训,目前已有30多个村民参与鱼骨画制作,技能学在手,增收路更宽。

聊城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2017年聊城市市本级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
我市禁毒“电子眼”发挥大作用
内江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水平
华安:春播正当时
注销公告(12月28日)
思想文化扶贫:扶起决战贫困的“精气神”
淄博市发布第2号总河长令深化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工作
城市文明有我们 ——“青春建功高质发展 携手共创文明港城”主题演讲分享会强势预告
@家长们,暑期来临,谨防溺水!请告诉孩子这些防溺水急救知识!
南召县:我县迅速传达贯彻市委书记张文深调研指示精神
洋县多举措推动非公经济快速发展
迟缴罚款还要收取滞纳金? 这些交通违法15日内务必处理
“我想回学校” 白血病患儿的“开学第一课”
贵州省将升级改造62处高速公路老旧独立加油站
临沂一居民车辆停小区门堵路 物业报警拖车起争执
博望区人社局开展“全民参保”主题咨询日 宣传活动
固镇县食品药监局领导到新马桥镇中心幼儿园检查食堂食品安全
唐山企业家赴河南周口送爱心
浠水培育农旅文新业态激活旅游增长极
清徐群众节日收“红包”30条公交线路免费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