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党章修正案为什么增写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内容?
党的十九大党章修正案在总纲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自然段,增写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内容。这对于引导全党全社会正确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和外延,准确认识当前我国面临的国家安全形势,进一步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自觉性坚定性,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前提、人民幸福安康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重大战略思想,强调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必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总体国家安全观揭示了国家安全的本质和内涵,科学回答了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如何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基本问题,标志着我们党对国家安全基本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为新的时代条件下维护和塑造中国特色大国安全提供了遵循。
第一,顺应了时代发展变化的新趋势。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孕育成长。但是,时代潮流中也有险滩、暗礁。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的新理念,同心协力应对各种问题,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这与时代发展变化的新趋势是契合的。
第二,适应了统揽“四个伟大”的新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最高利益,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当代中国正处于由大国向强国迈进的重要当口,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历史机遇,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决不能同这样的历史机遇失之交臂。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是我们对中华民族的责任,是对前人的责任,也是对后人的责任。”越是接近奋斗目标,前进阻力和风险压力就越大。在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时刻准备应对各种风险考验和重大挑战。这既对国家安全工作提出了新挑战,也为做好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新机遇。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好维护和延长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滞缓或打断。
第三,回应了人民对国家安全的新期待。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人民对国家安全有了更多更高的期待。人民希望国家更加强大,更有力地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更坚定地捍卫国家利益,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可靠保障;希望党和政府更加主动作为,更有效地保护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营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希望抓紧解决空气、水、土壤污染以及农产品、食品药品安全等突出问题;等等。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必然有利于不断增强人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第四,回答了国家安全面临的新课题。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但面临的安全和发展环境更趋复杂。比如一些西方国家戴着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不愿看到社会主义中国赶上和超过它们,千方百计进行战略遏制和围堵;我国周边领土主权争端、大国地缘竞争、军事安全较量等问题凸显;我国长期形成的外向型经济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对外经济摩擦日益增多;随着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我国利益包括企业、公民利益在海外越来越多,亟待维护;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安全状况亟待改善;我国能源消耗较多,相当一部分需要进口,能源安全风险加大;我国是一个网络大国,面临的境外网络攻击和威胁十分严重,已成为黑客攻击的最大受害国;等等。国家安全形势出现的新情况,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
33.党章修正案为什么增写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等内容?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修正案都明确将“美丽”纳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与此相对应,党的十九大党章修正案在总纲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自然段,增写了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等内容。这对于引导全党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进一步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加快培育生态文化,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解决理念问题。没有理念自觉,就没有行动的自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明显的短板。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形象表明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集中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发展道路,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实现这样的变革,必须依靠制度和法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都与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法治不完备有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部署,强调要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等;提出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总之,就是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
摘自《十九大党章修正案学习问答》
古蔺县:副县长赵秋颖督查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问题整改工作
历城区新教师培训采取 三连环、三同步模式
2月份海岸带环境卫生考评成绩发布
李小豹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强调:痛定思痛 真抓实干 打好脱贫攻坚及污染防治攻坚战
我市举行粮食应急演练
学习问答
七部门将在30城打击炒房团 楼市调控再释强烈信号
冀南新区管委会主任白钢到南城乡牤牛河段南水北调防洪影响处理工程施工现场调研
磐石市公安局宣传交通安全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市七届人大常委会 召开第十三次主任会议
首次移师中国 全球无人机大会成都揭幕
高二(含)以下学生均可报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少年班招生
首季繁昌县经济运行稳健增长
建始县水利局精准扶贫工作队员的“朋友圈”
访贫因 摘穷帽 教育扶贫断“穷根”——荥经县教育局帮扶五宪乡豆子山村脱贫见闻
关爱基层精神疾病患者在行动
温馨提醒:春节期间小餐馆大多歇业 上班族需提前备餐
【紧急通知】受停电影响 明日全市水压降低
诏安两家企业拟赴厦门9•8投洽会展开融资
詹德昊在襄阳分会场出席全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攻坚第三次交账电视电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