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长江湿地新城文体中心将于近期开建

到2030年,泸州将形成“三核、两带、七心、多点”的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空间布局
3月27日,泸州市政府八届3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泸州市中心城区体育设施布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泸州市体育改革将逐步强化公共服务职能,2030年实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8平方米的目标,形成“三核、两带、七心、多点”的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空间布局,并在中心城区建成“15分钟健身圈”,在全市建成260块足球场地。
泸州市体育生态园,既是泸州体育人才培养的摇篮,也是群众健身的中心。泸州日报社记者 牟科 摄(资料配图)
《规划》中的“三核、两带、七心、多点”具体内容为:“三核”指以奥体公园、体育生态园、长江湿地新城文体中心为核心的三个市级体育设施构成的体育服务主中心,服务全市及更大范围,带动区域体育服务整体发展;“两带”指贯穿市区的长江滨江运动带和沱江滨江运动带;“七心”指以七个区级体育设施为城市体育服务副中心,引领公共体育服务从中心向外围覆盖延伸;“多点”指以居住区或社区为服务单位的步行5-15分钟范围内的居住区级与社区级体育设施,实现中心城区公共体育服务全覆盖。
《规划》目标包括近期和远期。近期目标至2020年,目标和措施包括:中心城区实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8平方米,每万人拥有健康步道数0.17公里;新建“长江湿地新城文化中心”市级体育设施1处、新增区级体育设施3个、新建区级体育设施29个;至少建成190块足球场地。远期目标至2030年,目标和措施包括:中心城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平方米以上,每万人拥有健康步道数0.25公里;新增区级体育设施3个、新建区级体育设施42个;社区级体育设施规划期末共新建231个;至少建成260块足球场地。
此外,泸州中心城区将建成“15分钟健身圈”,具体措施包括:沿长江、沱江两处滨江道路规划建设沿江马拉松道、沿江自行车赛道,并沿滨江居住区布置小型的活动场地;结合城市绿道及公园绿地等建设健身步道;鼓励学校、企事业单位及其它系统的体育场地创造条件采取分级、分片、分时、分段逐步向群众开放等。
泸州日报记者 李瑞莉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行时】全市加大财政投入推动全域旅游全景铜川建设
亭湖区首届“乾宝湖羊文化美食节”开幕
《天上的云》获评全国优秀气象科普作品奖
发挥优势深化合作 我市与中兴通讯举行交流座谈会
“雅州风雷1号”集中执行活动成效显著 全市法院办理执行案件1027件执行到位标的5800余万元
泸州市长江湿地新城文体中心将于近期开建
用一生来践行跟党走的理想追求
莆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制定和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通知
上海市第12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主题宣传暨健康大讲堂活动举行
商丘市15座基准站全面通过省级验收
市政协开展“委员活动日”活动
送教下乡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通道陇城镇:开展卫生计生知识业务培训
房住不炒 房租更不能炒 租金上涨要有个度
培育好家风公交人在行动
为了战场上的打赢 ——记宜昌籍军官、东海舰队某计量站站长张华锋
龙塘镇90后青年返乡创业 成功引种热带水果黄金百香果
省安委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组到东丰县考核
建立问题台账扎实推进整改落实
2020年完成“散乱污”场所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