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河变畅湖变清 人水和谐惠民


整治后的市区望江沥补水明渠段环境明显改善。本报记者杨 熠 通讯员余锦堂 摄
  鸟语花香、水清岸绿、河畅景美……漫步在市区金山河河畔,只见在美丽的“惠州蓝”下,景观公园内绿树红花错落有致,乔木灌木高低相间,不少老人带着小孩在此散步健身,如此人水和谐的水生态环境甚是让人陶醉。
  如今的金山河,已成为惠州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金山河综合整治工程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成为惠州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新时代治水的成功范例。
  放眼全市,自2014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以来,惠州围绕“河清、海晏、湖美、惠民城”的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全面开展“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综合建设。截至目前,我市已基本完成试点建设任务,水生态保护格局得到完善,实现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同时提升了水环境自我修复能力,较大改善了人居环境。
  水环境
  综合整治市区15条河涌
  作为市区首条整治的河涌,金山河综合整治工程拉开了市区15条河涌整治的序幕。历时10个月,原来的“臭水沟”变身为河畅、水清、岸绿、路通、人悦、景美的生态长廊,惠及两岸10多万居民。
  除此之外,我市还完成了青年河、望江沥、新开河等一批河涌整治工程建设任务,其中青年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3个公园(横槎小隐、倚桥映月、曲苑风清),望江河(沥)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沿线及周边共建设景观绿化面积21.8万平方米。昔日浑浊的河涌“脱胎换骨”,一跃成为鹅城的靓丽风景线;一条条新建的亲水栈道和绿道,串起沿岸的公园、绿地景观,打通了“城市之脉”……
  在污水处理方面,我市大力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截至去年底,全市共建成投产生活污水处理厂87座,总处理能力达到161.5万吨/日,所有镇(街)均建成一座以上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在全省率先实现“一县一厂”和“一镇一厂”目标。
  另外,通过实施美丽乡村“三大行动”,全市共建成1082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年处理农村生活污水能力达到1800多万吨,初步实现“一村一设施”目标。
  水安全
  完成重要江河堤防加固达标工程
  “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以来,我市将水安全保障作为重中之重来推进。”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已完成惠州大堤(南堤)、惠东县稔山长排海堤等重要江河堤防加固达标工程和6宗重要防洪治涝工程建设,建成较为完善的全市防洪排涝安全保障体系;实施了4宗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切实提高了流域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
  此前,我市部分农村地区一直存在缺水和饮水安全问题。为尽快解决这一民生问题,市委、市政府将其列入年度工作要点和市十件民生实事,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截至去年底,我市完成了总投资23.07亿元的59宗村村通自来水工程,解决了全市131.45万人的饮水问题,比省定时间(2018年)提前一年,有效保障了群众喝上“放心水”“安全水”。
  “水管铺到了家门口,拧开水龙头就有自来水用,太方便了。”惠阳区良井镇居民魏国华高兴地说。自来水进村入户,让村民喝上“放心水”,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农村群众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工作。
  水生态
  江湖海水生态全方位修复
  对惠州西湖进行生态修复,恢复水体的自净功能,使得水质和景观得到明显改善;开展海岸线生态修复与保护,构筑靓丽风景线……
  一直以来,我市把自然生态禀赋视为最宝贵的资源,持续改善和修复水生态。其中,惠州西湖(南丰湖)生态修复后,水体透明度从0.3米提升到1.5米以上,水深1.6米至2.5米之间,湖水清澈见底,各种污染物指标均显著下降,主要水质指标达到地表水ш类标准以上,构建起湖区平衡稳定的水生态系统。
  在实施“美丽海湾”综合治理中,我市对考洲洋海域进行截污、清理非法养殖、生态修复等整治。截至目前,考洲洋-罂公洲至赤岸区域海岸带整治及生态修复工程已完成整治滩涂2700亩,种植红树650万株,正开展监测观测站和景观栈道建设施工,致力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红树林种植基地之一。
  水文化
  开展系列活动营造全民爱水护水良好氛围
  三年励精图治,我市已基本完成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的主要任务。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此,我市多年来通过举办“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水生态文明宣传”等系列主题活动,以及“保护母亲河”专项志愿行动,营造全民关注水生态建设,爱水护水的良好氛围,生态文明、环保等绿色的理念传播到各个角落。“珍惜水资源、爱护水环境、参与水治理”的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已经在惠州广大干部群众心中扎根发芽。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守护好生命之水,积极投身水生态保护活动,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惠州。”昨日,由市水务局主办、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承办的惠州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宣传活动走进美丽的惠州西湖,共吸引了上千名市民和游客参与互动、学习爱水护水知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今年成立了“河小青”志愿服务总队。“河小青”们将在市水务部门河长办的指导下,常态化开展护河、巡河志愿服务活动,当好水生态的守护者,并向市民传播绿色生态理念,强化河湖管理保护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本报记者杨 熠

黄宗泽吴卓羲15年后再携手
天津公租房有新规 放弃承租1年内不得重新申请
田林多措并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闭会
新城区2018年1-8月电子商务大数据总体情况
惠州:河变畅湖变清 人水和谐惠民
江门传统工艺"活"在当代 展现中西融汇侨乡美术
全省首创 宝鸡不动产登记实行“一窗受理”新模式
广州市市政工程维修处质量管控成果获全国市政工程协会多项荣誉
将院士文化盘活成乡村振兴的宝贵"资本"
何时夫妻户口才能在一起
找准原因 对症下药做好泥溪河环境整治工作
参观学习共建、共治、共享社区建设
龙岗交警大队积极开展校园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近期暴雨频繁 南城西平水库加强监测应对突发状况
人民网评:每一个中国人都是逐梦的“真心英雄”
北埂菜市场实施大整治 市民买菜请换场地
振安区汤山城镇“正能量报道组”通过黑板报宣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捉鸭、摸鱼、捡蛋!徐州乡村的国庆假期真够味!
寻找百名美德少年展现榜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