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生往事,汕头市公益基金会会长张泽华新书《那年那事》将与读者见面
每年寒暑假,张泽华都会与困境儿童大学生举行座谈会
张泽华带领中国著名作家参观老市区
张泽华向英雄麦贤得送上由汕头市公益基金会支持拍摄的纪录片《潮英荟萃-战斗英雄麦贤得》
张泽华在江西赣州筠门岭敬老院看望慰问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流落于此的潮汕难民 汕头新闻网记者 陈史 摄
打造关爱困境儿童“汕头模式”、实施“百名小发明家培养计划”、邀请中国著名作家到汕头采风、策划“梦归潮汕”寻亲公益项目等,是汕头市公益基金会近年来具有影响力的公益项目,为潮汕公益圈带来一股春风。汕头市公益基金会会长张泽华的新书《那年那事》将于7月份与读者见面,书中以图文形式记录他从政多年那些难忘的事,以及这些大公益项目背后的故事。谈起在40多年社会工作中的心得与感悟,张泽华告诉记者,当他“迈进大公益的青草地”时,“内心靠近阳光,行好事,做好人,怀善心!”
四十多年前,春节前接新兵的部队亲临一处潮汕农舍,告知青年张泽华,“你已政审合格,将奔赴兵营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因为驻军那边冬雪纷飞,元宵后才能送兵。命运无常,世事难料。原本即将从军圆梦,正月初三,张泽华的父亲于家中摔倒,10天后去世。身为家中长子,母亲苦劝其放弃从军梦,最终张泽华留在了家乡。村里照顾,让他当一名民办教师。
20岁那年,张泽华在村里加入党组织。因其从小喜爱文学,经常写些通讯报道、小说、散文等作品寄往县、市、省级文艺刊物、媒体,诸如《汕头日报》《广东农民报》等,期望能当一名业余作者。两年后,张泽华被县里组织部门吸收为普宁县文化馆创作员和《普宁文艺》的编辑,先后创作了小歌剧本《红日照村河》、小说《洪二婶水果店》等文学作品,其中小歌剧《红日照村河》上省汇演得了二等奖。隔年,张泽华又被调到有十万多人口的半山区梅塘公社当党委办公室副主任。一年后,他被任命为公社党委副书记。之后,他又被调到县里当共青团副书记、书记、青联主席。
在担任共青团普宁县委书记期间,为更广泛地团结各界青年汇入“四化”建设的洪流,充分发挥青年爱国统一战线的作用,张泽华积极向中共普宁县委分管群团工作的领导和团汕头市委汇报,得到上级部门和领导肯定后,成立了全国首个县级青年联合会。县青联的建立及工作的开展,不但激活了自身,也促进了全县青年工作的进一步飞跃。青联先后举行了各界青年大联欢,组织青年集邮展览、青年书法比赛,举办文艺联欢和革命传统教育,组织富有特色的中秋联欢等活动,在当时备受瞩目。期间,张泽华还在全县发现并树立了勤劳致富的杨奋雄,热心助力家乡的青年港胞杨奋彬兄弟及花木状元张木兴,赴瑞士授教的潮绣姑娘李少云,失臂用脚写字勤学的少年黄开文等十多个青少年先进典型。普宁县委县政府对青联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宋德福还亲自带领团中央、全国青联领导莅临普宁县指导青年工作。该事迹也被编入广东省政协主编、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敢为人先——改革开放广东一千个率先》大型丛书中。
走基层 帮助青年脱困树信心
到汕头30多年,张泽华从汕头团市委到同平区、二个市级局任职,又先后在南澳县、达濠区、龙湖区担任区县书记,而后进入市委统战部,他的足迹几乎踏遍汕头的大街小巷。张泽华的内心始终装着人民群众,在关注基层困难群众的生活之外,还特别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他时刻都“谨记自己是农民子弟,带着乡土气息,做些益民、益于青少年的好事。”
“感谢书记在我19岁那段黑暗的日子里点亮一盏明灯。”50岁的谢瑞英是名残障人士,眼前充满阳光的她却曾经历过一段痛苦的过往。谢瑞英告诉记者,她在小学4年级时因外伤引致震颤麻痹,使得她无法站立,只能匍匐在地靠屁股挪爬。备受疾病煎熬,谢瑞英万念俱灰。热爱文学的她在19岁的时候写下《难道我只属于黑暗?》的诗歌,刊登在《特区青年报》上。时任团市委书记的张泽华获悉情况,亲自带队上门关心慰问谢瑞英,帮她联系区民政和街道救助,并从此与她结下长达31年的爱心友谊。不管自己公务多么繁忙,张泽华总牵挂着谢瑞英的病情,无数次悄然资助她的医药费,鼓励她与病魔斗争。多年来,众人的爱心支持让谢瑞英重拾信心,树立起生活勇气,用自强不息的努力融入社会,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
龙湖区鸿泰搬运队队长纪耀宏曾是一名刑满释放人员,他深知刑释人员刚回归社会的无助。1999年,纪耀宏与另外4名刑释人员商量后成立汕头市第一家由刑释解教人员组成的过渡性安置实体“鸿泰搬运队”。时任龙湖区委书记的张泽华多次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基地、解决帮教用地等实际问题,为基地送去各类法律、文学书籍。在张泽华的支持下,龙湖区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典型,特别是宣传从事安置帮教工作贡献突出的先进典型和回归社会后走上正路、勤劳致富的刑释解教人员的典型,营造安置帮教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张泽华认为“只有营造一个没有歧视的环境,才能使浪子回头”。在张泽华的鼓励帮助下,2003年,纪耀宏开始作义务调解。他通过掌握的国家法律、政策,以现身说法的方式,成功调处了大量纠纷和矛盾。纪耀宏协助民警制服歹徒、帮助扑灭快餐店突然燃烧起来的煤气瓶等,还与搬运队员组成治安联防队协助打击抢劫犯罪,用实际行动改变人们对回归人员的偏见。
做公益 引导感召更多人参与
“常记自己来自何处,路要怎么走。”常年扎根基层的张泽华时常把自己称为“生产队长”,与广大人民群众最有感情,他深知基层群众需要的是什么。为此,在担任汕头市公益基金会会长之时,张泽华就把公益之光聚焦在帮助困难特殊群体和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上。张泽华说自己也曾是“困境儿童”,所以他深刻地认识到,“在困难的时候有人拉一把”是何其巨大的前进力量。
张泽华表示,人才和社会稳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人才的培养则寄望于青少年,“少年强则中国强”。基于这点认识,汕头市公益基金会近年来积极创建“关爱青少儿成长”的公益慈善品牌项目,在融合社会力量打造帮扶“困境儿童”的“汕头模式”的同时,实施培养“百名小发明家计划”的科技公益新模式。近年来,汕头市公益基金会在传统公益活动的基础上,还积极发展社会公益、文化公益、科技公益、体育公益、卫生公益等“大公益”活动,包括举办“品鉴岭南——中国著名作家采风团汕头采风活动”等文化公益活动,还全方位开启关爱自闭症儿童的新模式。
今年,市公益基金会联合“梦归潮汕”寻亲团搭建平台以汇聚更多的社会力量,帮助上世纪40年代因天灾寇祸致使卖儿卖女、逃荒赣闽粤等地的潮汕人寻根问祖。今年4月,张泽华与“梦归潮汕”寻亲团成员来到江西,走访当地困难的潮汕乡亲。当看到他们急切盼望找到家乡与亲人的眼神,张泽华紧紧握着老人的手,眼眶里饱含泪水。“这是一场倒计时的公益!这些老人已过古稀之年,要竭尽所能帮‘胶己人’找到家。”张泽华告诉记者,做公益的初衷是一种情怀,如今做公益与过去其他机构所做的慈善捐赠不同,不仅是给予,而且是通过引导与感召,让更多人参与其中,发挥引领投入更大的社会力量。
汕头新闻网记者 李德鹏 文/摄
省安监局领导到我市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桐柏县:桐柏林业局坚持三个结合推进干部作风纪律整顿
银川市气象台2018年09月26日10时28分发布霜冻蓝色和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众志成城!济泰山火是他们扑灭的!
临齐街道扶贫护理岗解贫困户生活难题
他在潮汕满怀深情做公益
龙海颜厝:浦尾港综合整治行动 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
九江市获省级农业技术应用与公共服务专项资金1115.5万元,重点用于……
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奋力开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境界 莲都区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
山东住工装配建筑有限公司(集团)诚聘工程管理人才
假警察借酒闹事 真公安火速驰援
杜家毫: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湖南篇章
临沂3所民办学校因未参加办学评估被撤销办学资格
本月起镇江执行“省版”建设工程人工工资指导价
昨天高温缓解 明天降温明显
滨州学院组织开展红色教育活动
浚县畜牧局五项措施确保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南平市委巡察一组向市人防办党组反馈专项巡察情况
市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
市局执法总队完成2018年度本市城管执法基层队伍规范化复检(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