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刚刚过去的狗年春节长假,体现中国元素的戏曲、舞狮等欢庆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开启春节时间;一些城市迎来禁放烟花爆竹后的首个春节,空气同比好转;旅游市场、国内电影票房等文化消费的供需两端“旺旺旺”,春节不仅是传统意义“过年”,更成为拉动经济转型升级“新引擎”……五大热词,展现出新时代春节假日的新气象。
【中国风】中国“年味儿”飘向全球
在7天欢乐祥和的时光里,不仅中国大地进入春节时间,全球也刮起炫目的“中国风”。庙会、舞龙舞狮、新春演出、戏曲、民族音乐……从东南亚到欧洲,从泰国到美国纽约,春节的故事正在全球书写,“中国年”国际范儿愈加浓厚。就连纽约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16日也举行特别开市敲钟仪式,庆祝农历狗年的到来。
中国“年味儿”之所以飘向全球,靠的是显著提高的综合国力、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构建“命运共同体”的东方情怀。
【禁放】硝烟味少了,文明味多了
“禁放”,成为近年春节高频词。禁放烟花爆竹后的首个春节,大街小巷不见烟花爆竹碎屑。
禁放限放烟花爆竹的措施成效较为显著。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16日介绍,由于今年各地普遍加强烟花爆竹禁放限放措施,今年春节期间全国空气质量同比去年春节期间普遍好转。当燃放爆竹的热闹年俗与渴望洁净空气的现实需求发生碰撞,还需凝聚新时代的 “生态共识”。
【旺旺旺】从“足尖”到“指尖” “数字拜年”引争议
农历狗年,各种跟“狗”有关的拜年祝福话语不在少数,简单上口的“旺旺旺”成为假日流行语,一条条与此相关的祝福信息在手机间传送。在社交媒体丰富多元化的今天,“指尖”上的拜年、过年方式越来越多,视频拜年、抢红包、发节日表情,仅除夕当天便有6.88亿人通过微信红包传递了新年祝福。
当“数字拜年”带来便利时,也引发不少关注。不少人认为,手指转发祝福信息缺少厚重的仪式感与传统感。
【旅游】从“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到“旅游过年”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传统过年方式悄然改变,能够体验别具特色气氛的“海岛过年”“出国过年”等“旅游过年”方式正成为人们的一大主流选择。
经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综合测算,今年春节全国共接待游客3.86亿人次,同比增长12.1%。乡村民宿、休闲街区、特色小镇等全域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备受青睐,自驾车出游比例接近50%,成为中国家庭出游的主要方式。
【春节档】刷新全球纪录
除了旅游,观影也成为春节期间的热门活动。综合数据显示,大年初一当日,国内电影票房超12亿元,与去年同期的8.1亿元相比,增幅达50%以上。超越此前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纪录。大年初二,继续维持在10亿元级别的水准。
春节档一直是国产电影上映的黄金时段,与以往春节档饱受诟病的“票房口碑倒挂”现象不同,今年春节档电影被认为“含金量十足”。不仅内容丰富深刻,而且投资、生产、宣发趋于理性。
(据新华社合肥2月22日电)
宝安区教育局赴西藏察隅开展“手拉手”结对帮扶
厦深铁路段一男子为抓鸟爬铁路桥 被罚500元
创意开学 新生报到变身“新生体验营”
太和医院邀您参加世界帕金森日病友健康讲座
“十一”长线自驾游迎爆发期 新疆、内蒙古宜赏秋
狗年春节文化热点扫描全球劲刮“中国风”文化消费“旺旺旺”
重庆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五河县教体局部署2018年高考考务暨送考工作
金台区:“访、查、改、清”四步走真情帮扶暖民心
人工增雨 助力春耕
今天洛阳依旧以晴为主气温22℃到37℃
宜宾市人民政府五届40次常务会议
广州航空产业价值创新发展圆桌会议举行:聚临空产业 助广州腾飞
麻阳锦和司法所开展禁毒法治宣传活动
市政协党组中心组举行学习报告会 展现政协新作为
中秋小长假:黟县美景“刷爆”央媒
以“四个自信”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人民要论)
的哥放空26公里及时归还
“2018年渭南市迎新年越野赛”服务组织采购项目中标公示
2017年度企业职工因病提前退休开始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