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知识|天脊龙门 有“龙”出没

  记者 林家骏/文 周燕/制图
  前不久,在衢江天脊龙门景区游玩的朋友给我发来了一段视频,说她拍到了一个奇怪的动物:“不知道是不是‘四不像呢’?”与她同行的人则打趣说,在天脊龙门出现这么有趣的动物,应该就是“龙”了!
  我点开视频一看,这个动物通体黝黑,在阳光照射下反射出金属般油亮的光芒。它的头部看起来像蛇,而尾巴看起来像壁虎,细长的身子像黄鳝光滑有亮度,而长长的小爪子有五趾,又像蜥蜴。它慢吞吞从草丛里面爬出时,见到有人就不敢动弹了。朋友说,她看见这只动物时,它两只眼睛左右转动,突然就吐出了长长的“y”形舌头,将一只苍蝇逮住了,头部下面还耸动着,像是在吞咽。
  我平时喜欢看下自然科普的书籍,也常去野外游玩,觉得这个动物应该是石龙子,难得一见,更难拍到。我将这个视频发送给一位动物专家辨认。他说,这个“怪物”的确就是石龙子,多栖息在潮湿、水充足的山区,属于保护动物。
  “我当天两次看到了这种动物。”听说石龙子难得一见,而且还是保护动物。朋友更来劲了,自己查了资料不算,非要我“再多说点吧”。
  石龙子是蜥蜴的一种,生活在山间林地,树林阴暗之处。常见的有蓝尾石龙子和铜石龙子,朋友这次见到的就是后者。蓝尾石龙子顾名思义,有一条蓝色尾巴,特别漂亮,用来迷惑天敌。说到尾巴,石龙子的尾巴和它的亲戚壁虎一样,断了之后会长出来。
  据资料介绍说,蜥蜴的历史可追溯到恐龙时代,比人类的历史久远得多。我以前听父亲说过,他小时候在野外玩耍的时候,经常会遇到石龙子,因为它像蛇不是蛇、像壁虎不是壁虎、还像变色龙会变色却也不是变龙色。以前,有的人会拿它泡酒,还有人则拿它风干做成野味。
  随着环境的变化,看见石龙子的机会越来越少,它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等级近危,又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评估级别为易危。同时,石龙子属于“三有”保护动物,即指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它们同样受到保护,不允许猎杀。
  相关链接
  石龙子,约1275种蜥蜴的统称。虽然世界各热带地区(以及北美温带地区)皆有分布,但以东南亚及其附近岛屿上的种类为最多。国内分布于四川、安徽、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海南、香港。石龙子种类很多,分布较广的尚有蓝尾石龙子(长江流域以南)、铜石龙子(华南、华中)等。典型者体呈圆柱形,头为圆锥形,尾长渐尖。最大者体长可达66公分,一般不及20公分。多隐匿地下或穴居;活动的下眼睑上有一适应地下生活的透明鳞片,使其钻穴时既能视物又能避免粗糙粒子伤害眼睛。擅长躲避人类,主要以昆虫和类似昆虫的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

践行“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助推项目建设
私家车安全设施不全扣12分这个消息是真的吗
新华社关注海口全城抗“雾”疏堵
流转有了“身份证” 经营者吃下“定心丸” 东至全力推行林地经营权流转证制度,促进林业产业化发展
淮北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五次会议
人文知识|天脊龙门 有“龙”出没
福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8月下半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进展情况的通报 榕建村〔2018〕146号
三星以上农家乐将达500家
情亲胜过金钱的利益
深圳市国资委钟少球副巡视员赴深业集团沙河公司鹤塘岭项目督导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青田县春节期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1亿元
怀化市食药监局强化节会期间食品监管
“斜杠青年”跨界养“石门大黑驴”葛燕红 文/图
党员牵手 传承美德
市领导赴海宁调研G60科创走廊建设情况
荷花社区开展病媒生物防制知识宣传活动
省道玉石线京沈高速至石臼窝段大修工程施工监理中标公告
娄底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组织召开党委中心组学习会议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考察组到我市农高区进行现场考察
脱贫攻坚旅游人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