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海珠区办税服务厅,税务机器人能提供办税服务,还能咨询、带路。 广报全媒体记者廖雪明摄(资料图片)
陈建荣 广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摄
奋斗者
陈建荣
1989年加入安永会计师事务所,1992年因税务申报接触内地投资政策税务法规,1993年在香港参与一家大型国企h股的ipo项目。
2002年,作为安永的税务高级经理正式常驻广州,2005年升任税务合伙人。
在广州工作期间,为各行业客户提供税务咨询与建议,积极与政府部门接触,曾协助税务机关对国际税收和消费税等课题进行研究,并参与出版“一带一路”系列手册,致力于推动香港与珠三角城市的全方位沟通。
“广州的天河区真的变了很多!”今年4月的一天,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广州税务部合伙人陈建荣在微信朋友圈上转载了几张摄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广州的照片,1994年的广东国防大厦屹立在一片田野之中。而那一年之前,陈建荣在香港参与了一家大型国企的赴港h股ipo(新股首次上市发行)项目。当时的他也许没有想到,8年之后他会成为安永第一批在广州常驻的税务高级经理,并于2005年在广州成为安永税务合伙人。
在香港出生、成长,在广州工作、发展接近20年,独特的经历让陈建荣切身感受到内地对外开放后的巨大变化。陈建荣的客户,由外资为主变为内外资平分秋色,从传统制造企业、代表处等变成了多元化的金融、房地产、医疗、教育、互联网高科技公司等;而与其打交道的政府部门,则愈发开放与高效。
首进内地:
难忘坐摩托车办税经历
虽然2002年才正式常驻广州,但早在1992年,陈建荣便开始接触内地税务政策及税务机关。“那时我为一家境外大型基建公司到东莞虎门进行申报,申报当天下着大雨,机关人士安排接送的交通工具只有摩托车,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的我一手拿着公事包一手扶着摩托车在雨中飞驰,路人也以各种奇异的目光看着满身泥泞的我,我人生唯一一次的摩托车经历就在这次申报之旅中贡献出来了。”他回忆道。
让陈建荣印象深刻的,还有在1993年参与的一个大型国企赴港h股ipo项目。“由于一开始我普通话还不太流利,客户方派出的人员也不太能明白广东话,只能用粉笔在地上写字交流,后来很不容易地在当地找到了一个可以勉强听得懂广东话的人,让项目得以顺利开展。”不过在内地工作多年之后,陈建荣现在用普通话与客户交流已不成问题。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2001年,可以说是陈建荣职业生涯中的一个转折点。当年他作为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税务部首批人员从香港到上海参加实习培训,以适应内地的政策、内地的生活。培训六个月之后,他回港参与了一个很大的收购项目,又到内蒙古、沈阳、广西、湖北等地跑了几个月。
在内地“泡了”几个月,陈建荣发现当时内地商业环境跟香港有很大不同,特别是在内陆城市。“之前出差,主要是到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其他城市去得比较少。2001年进行的一个大型收购项目,当时被收购的企业相关经验仍然比较缺少,需要花一番气力去解释一些事情。”陈建荣说,当时很多企业很少接触到境外大型集团收购合并的尽职调查。“他们(企业)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一大批会计师进来,也不明白为什么要抽查企业文件。那时候工作都尽量低调。”陈建荣说,为了避免被收购企业中一些员工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当时很少透露自己会计师的身份和尽职调查的工作目的。当然,现在已经没有这个问题了。
难忘“营改增”:
通宵达旦觉得时间不够用
到了2002年,陈建荣正式常驻广州,成了安永在广州办事处税务部的第一位常驻高级经理。“当时的安永广州办事处税务部只有6位同事,没有高级经理,跟不上公司业务的发展。现在安永广州税务部已经有一百多人了。”陈建荣没想到,自己在广州一干便是16年。
2012年,国家开始在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试点营业税改增值税。到了2016年,全国全面营改增,对于这件税务大事件,陈建荣自然难以忘怀:“营改增打通了发票流,税务管理更流畅,产业链打通后产生了减税效果。营改增以来社会反响很大,越来越多企业老板关注税务遵循度。”
“当时可以说是通宵达旦。”陈建荣回忆,尽管在2012年试点营改增之前,财政部和税务机关等已经做了很多调研,但刚试点时工作量还是很大的。有的试点行业业务庞大,比如通讯企业,系统修改起来很复杂,光是打印发票就是一个问题。“刚开始试点时甚至有人说,连增值税发票打印机都供不应求。”陈建荣说道。
2016年金融业营改增时,陈建荣和同事们曾试过一周之内连续收到多家大型金融机构的营改增招标需求,“单是准备标书就已经通宵达旦了”,当时他们的团队里不仅有税务部的同事,还有it技术部门的同事,以解决企业内部不同的财务税务管理软件跟金税系统的衔接等问题,觉得时间不够用。
客户变了:
从加工制造企业到高科技公司
十多年前,陈建荣的客户主要是外国企业或外商投资企业,当时的内资企业并没有太多的跨境业务需要聘请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不过从2005年开始,特别是到了近几年,陈建荣发现越来越多的内资客户找他们,“2008年左右很多内地民企赴港上市,有了上市架构业务重组和税务合规等业务的需求。而到了近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更多的内资企业选择走出去,进行收购合并”。
“内资客户的需求跟外资不一样,外资企业关注全球税收遵循度,希望全盘考虑税务成本。内资客户以前更多是单个项目的税收筹划,而国际收购业务也需要事务所的配合。但近年来,内资企业开始关注税收管理系统的完善。”陈建荣说。
陈建荣说,过去客户主要是普通的加工制造企业,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逐步放开外商投资限制后,他和同事们开始越来越多地服务于来自金融、零售、建筑等不同行业的客户,客户业务重点也从出口为主变成针对内地消费市场。随着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不断修改,客户也由过去的传统制造业转变为多元化的经营,高新技术、金融科技、电子商务、现代服务业等成为目前其主要服务的领域和行业。
而随着cepa的推进,特许权使用费等跨境关联交易的法规也越来越规范和完善,国际技术转移更为便利,加上国家对高新科技企业政策的鼓励,陈建荣发现,外资特别是港澳台企业从传统制造企业逐渐转型为自主创新的高科技企业。
2008年之前,内地有着内、外资企业不同税法,税率也不同。但在2008年后,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营造了更为公平的税收环境,税收政策开始向高科技产业或国家战略领域倾斜。“外资客户改为考虑如何利用高新科技企业税收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的税收政策。”陈建荣说。
环境变了:
税务机关关注点从征税到服务
2002年常驻广州后,陈建荣加深了对内地政策的理解,与内地的税务、商务、工商等政府部门也接触更多。“刚到广州时,感觉广州经济已经起飞。很多欧美制造企业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已进入广州的开发区,开发区制造业一直很繁荣。中国加入wto以及推进cepa之后,广州发挥了更重要作用,更多元的产业开始进入广州。”陈建荣说,十多年前进入广东的外资主要还是制造业,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资控股的商贸、会展、金融企业开始进入广州。
陈建荣觉得,广州近几年的招商引资力度也很大,在公司注册、政策咨询等方面给予很多的服务。他认为,广州做了很多工作保持其优势,比如出台更多的人才政策,让更多人才留在广州服务企业。此外,还利用珠江新城cbd、南沙自贸区、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金融城等发挥总部经济优势,吸引更多企业落户广州。
他认为,十几年前的税务机关,主要任务还是在征税,但现在税务机关更多地考虑服务纳税人。“我们处理一些大型项目时,税务局也有专门队伍上门主动沟通,前置服务。”陈建荣说,这十年来,广东省、广州市税务部门做了很多工作提升税务服务,比如推出电子税务局、“一带一路”系列手册等,这都反映了当地税务政策更开明、服务“更贴地”,有助于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府形象,“要知道,当地政府的开明度、政策的贴心度,都是企业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
“希望为广东、广州出一分力”
“广州经济不断腾飞,公司业务也蒸蒸日上,因而我的工作也不断得到发展。”除了安永的合伙人,陈建荣还有了广州市外商投资协会副会长、广州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涉外咨询机构专业委员会会长、香港商会理事等身份。
“只是心态不同了,刚开始来的时候是想着拼搏工作,在这里工作生活这么多年后对广州有了感情,希望在协助发展公司业务的同时,也能够回馈社会,为广东、广州出一分力,比如帮助政府为改善营商环境制定招商引资政策和落地措施、加强和税务机关的联系并协助对税务政策的推广、协助进行人才培训等。”陈建荣说。
奋斗底色
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广东走在前列
555项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
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国家税收制度不断与时俱进的40年。1994年,国家建立了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流转税体制,取消了对内资企业征收的产品税和对外资企业征收的工商统一税。一系列改革使税制更加简化,税收结构和税率设计得到改进。2008年,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正式“两税合一”,营造了更为公平的税收法制环境。2016年,全面营改增后,营业税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从制度上消除了重复征税问题。
与税制改变并行的,是税收环境的变化,这也是税务部门近年来工作的着力点。诚如陈建荣所指,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是吸引投资的重要因素。从2014年开始,国家税务总局重点打造“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品牌,并以此为载体,从规范纳税服务到推动办税便利化,从减轻纳税人负担到提升信息化办税水平,为纳税人提供良好的办税环境。去年底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中显示,我国纳税时间较一年前大幅缩短了52小时,比2012年缩短了191小时,纳税人办理税务事项所需时间持续压缩。
大事记:
2013年:广东国税开展服务转型升级调研行动计划,围绕34个课题开展调研,提出400余条对策建议。
2014年:创新推进说理式执法,首次对3个市局的税务稽查和行政复议案卷开展评查,首次引进第三方参加税务行政复议案件审理。
2015年:广东国税上线金税三期工程优化版。广东首创性推行“自贸税易通”12项创新税收服务措施,大力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广东自贸区发展。全面推广“银税互动”,全年累计向6400多户纳税人发放贷款近149.6亿元,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2016年:省国税局、省地税局联合下发《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广东省地方税务局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工作方案》,广东从国家税务总局承接了“建设全省电子税务局”等7项省级专项改革试点方案。
2017年:广东省电子税务局全面实现单轨运行,新旧网上办税系统切换完毕。电子税务局上线“银税互动平台”,中小微企业办理税收信用贷款大大提速。广州被确定为国家税务总局全国首批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试点省(市)之一,广州国税率先推出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56条举措。
2018年6月15日: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正式挂牌,标志着原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原广东省地方税务局正式合并。
2018年7月5日:国家税务总局广州市税务局正式挂牌成立。7月20日,广东全省县级新税务局及所属乡级税务分局(税务所)统一同步挂牌。自此,省、市、县、乡四级新税务机构全部挂牌完毕。
2018年7月17日:广东省税务部门在机构改革的同时,在原有基础上全新推出7大类555项“最多跑一次”清单,新清单事项比首次推出时增加297项,基本涵盖绝大部分纳税人(缴费人)日常办税(费)业务。
文/广报全媒体记者何颖思
雷州水店村万人争睹“下火海”
乐山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主任会议召开
观澜完成今年首个“城中村”整治工程
二O一七商洛最美导游大赛圆满落幕
北仑区中心粮库成为全区首个省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达标粮库
扎根广州16载 税务合伙人陈建荣见证广东税收营商环境优化历程
天上掉馅饼?女子玩“送钱游戏”被骗数百元
轿车刮倒电线杆民警现场紧急调度
潍坊市药品经营企业GSP认证公告(首次、专项)(第2018004号)
“摩羯”对湖影响基本结束
深化自治管理 建设和谐商街
深化山海协作 融入杭衢一体 龙游萧山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8号线:一颗匠心 架起成都地铁首条“东进之路”
济南华山北开发项目实施房屋征收
全市处级干部集中轮训班结业
扶贫车间进村头村民脱贫有盼头
相约新学期 筑梦新时代——娄底一小举行2018年秋季开学典礼
户籍“丢失”民警“找回”
提升项目招引质量 常州利用外资实现良好开局
部分百元以上的质量不如几十元的 奶瓶贵的不一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