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网讯(记者 张哲)两年前,宿豫区大兴镇高圩村的程永利还是上海某公司的高管,月薪一万多,又有自己的网店。
2016年春节回家,当他去拜访村里的亲朋好友时,看到他们的日子过得并不宽裕,心里很不是滋味。也就在这一年,程永利听说当地政府面向有志青年招聘村支书,于是他毅然辞去上海的高薪工作,回到高圩村,扛起了村支书的重担。
面对亲朋好友的不理解,程永利说:“在外打拼十几年,虽然自己过的好,但一看到乡亲们还那么穷,心里就不是滋味。”
高圩村有625户人家、2285人。2016年底全村有低收入户129户、375人,是省定经济薄弱村。作为村支书有责任带领他们脱贫致富。于是,程永利用自己的40余万元积蓄承包了村里70亩栝楼地,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带动乡亲们富起来。他主动找到村里的低收入户,一方面向他们普及发展栝楼高效农业的知识,一方面雇佣他们到自己承包的栝楼地干农活。这样,低收入户每月有了稳定收入,还学到了致富本领。
程永利深知,要实现脱贫摘帽,仅靠这70亩地带动十几人就业是远远不够的。过去,高圩村集体经济薄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好的产业带动。上任之初的程永利,每天仔细研究上级政策和当地的产业布局,定期召开会议,带着村里干部和村民一起开展“头脑风暴”,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真正让村民转变“等、靠、要”的思想。
乡亲们思想解放了,程永利开始了下一步棋。他利用大兴镇喜糖盒子产业发展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优势,建成标准厂房,招引喜庆产业进入产业园,为村集体争取到了一年6万多元收入。
今年初,程永利在江西考察,发现当地农民将丝瓜瓤加工成鞋垫,这一项目前期投资少,农业附加值高。于是,程永利带着村里党员干部到江西实地考察,成功将工业丝瓜项目落户高圩村。经过多方努力,最终促成了与江西一家企业的合作,签订了一年的丝瓜订单合同。
“现在我们只是初级的加工,将来如果能在村里建成加工厂,每亩的收益可以从现在的4000元增加到2万多元,这样我们的村集体收入就很可观了。”采访中,程永利很有信心地对记者说。
提到对家乡的感情,程永利总是饱含热情。2016年的一天,村民程文明因交通事故摔断了3根肋骨,虽然经过治疗已无大碍,但丧失了部分劳动能力。同年,程文明的妻子徐广芹又患上乳腺癌,治疗的费用花去了家中的所有积蓄。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得他的女儿和儿子面临辍学的困境。程永利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来到程文明家,做他们的思想工作。为了帮助他们解决孩子上学费用问题,程永利找到宿豫区国税局、学校相关领导,希望能给予孩子一定的补助。经过努力,学校给女儿免了学费,并获得了一定的资金补助。
“村民的家事就是我的家事”程永利经常这么说。他按照一户一法的工作思路,对贫困户实行分类定向精准扶贫,坚决落实各项保障兜底政策;鼓励村民将现有土地入股合作社,每亩土地每年可为农户带来900余元收益;利用更多财力发展高效农业,让更多农户参与栝楼种植,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0余万元。
省卫计委专家组对临渭区中医医院进行二甲省级复审
市商务局召开2017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会
盲人圆了电影梦
菏泽市区今年集中供暖小区及单位达386家
富乐实小开展“芙蓉溪——母亲河”环境保护活动
高薪挡不住的乡情
新华时评:中印高层交往引领两国关系行稳致远
全方位打通国际贸易通道 怀化铁路口岸6月开关运营
石门二都洲头完小:学习先进典型 弘扬崇高师德
市政协七届二次会议今日闭幕
龙小红到联系点调研
献给“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全省第一个“教师学校”昨落户湖里区 老师“入校”学家庭教育毕业后教家长
怕脚臭不给医生看右脚患处 差点把丹毒当成痛风治
女子月薪3000花1000给狗吹空调 网友:没狗过得好
气象灾害数量上升威胁人类健康
丹东市第34届武术锦标赛在宽甸举行
前进区优化宣传服务方式 提升招商引资水平
我市开展自然灾害卫生应急演练
南宁基层党员干部热议扶贫治理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