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战火纷飞的岁月一名抗美援朝老兵的故事

穿越战火纷飞的岁月
      一名抗美援朝老兵王凤山的故事
  在红岗区住着这么一个参见过抗美援朝的老兵,他叫王凤山,今年已有90岁高龄,虽已退伍,却念念不忘自己是一个兵的身份。近日,大庆网记者联系到红岗区委组织部,还原了王凤山的战斗历史,让你仿佛看到了战火连天的硝烟景象。
20岁开始军旅生涯
  中国共产党成了他唯一信仰
  1929年5月王凤山出生在现大庆市红岗区杏树岗镇先锋村。家中独子,自幼父母早逝,由舅父抚养成人。住泥草房,穿麻布衣,吃糠咽菜,饱受了旧社会的剥削压迫,受尽了生活百般折磨。1949年3月,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随后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军120师359团,开始军旅生涯。
  入伍不久,王凤山便随部队到长春,与长春解放国民党残留部队进行了斗争,得到初步历练。随后,又随部队到广西参加剿匪,与当地土匪进行了艰苦斗争。195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由于家境贫寒,没读过书,当时入党申请书是入党介绍人帮他写的。入党介绍人向他介绍了共产主义的美好愿景,有电灯、有楼房,没压迫、没剥削,人民当家做主,人人自由平等。起初他还半信半疑,后来一步步坚定了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成了他唯一的信仰。
“鬼门关”走一遭
  战争中受伤 落下终身残疾
  1950年10月,部队奉命从广西调防丹东,准备赴朝作战。当时他们坐着“大闷罐”,一路不见天日到了丹东。到达丹东后,他们才知道要作为第二批入朝作战部队开赴朝鲜。很快,部队到达鸭绿江边,雄赳赳气昂昂,准备跨江入朝。农历10月,北方天气渐寒,江面结冰未实,部队无法乘船渡江,只能徒步前行。王凤山和战士们小心翼翼地行走在未实的冰面上,步履维艰。这时危险发生了,王凤山一不小心,踩破了冰面,跌入冰冷刺骨的江水里。身旁的战士立即联手施救,拽着枪托将他从“鬼门关”救了回来。过江之后,他被送到了战区医院进行治疗。虽然冻伤严重,但他也只是休整了几天便奔赴前线与战友们一起战斗了。
  在正确的战略、战术指引下,志愿军浴血奋战,一步步走向胜利。不幸的是在第四次大的战役中王凤山右肩中弹,身负重伤,退出了战场。中枪后他以为自己会牺牲,醒来后发现自己在战区医院。当时战地医疗条件很差,缺医少药,由于不能得到有效救治,右肩胛贯穿性枪伤造成王凤山右肩不能活动,右手无法持枪,失去了战斗能力,只能退出前线,也落下了终身残疾。
  退出前线后,王凤山和其他伤员一同被转移回国接受治疗。之后,王凤山进了荣军学校,接受了文化教育。1955年3月,退伍回到地方。
身残志不残
  90岁还在“发光发热”
  回到地方后,尽管三级伤残,王凤山依然积极参与地方建设,历任义和乡、富强大队队长,大队书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王凤山在战场上能够英勇杀敌,在地方建设上也时时、事事、处处冲在最前面,带头劳动、带头致富,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如今,作为90岁高龄的老党员,王凤山依然发挥余热积极参加组织生活,为农村建设建言献策。他每日都坚持收看电视,收听广播,了解党的路线方针,关心时事政治。始终感念党恩,信仰坚定。他说:“我残疾了,但党组织没忘记我,我家的房子是政府给盖的,我还有优抚金,没有党就没有我现在的生活,我永远都会听党话、跟党走。”
虽然抗美援朝已经过去,但身处和平时代的我们不应忘记他们。在八一建军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在此向老兵们——致敬!

你是我的骄傲
广州出港机票价低至2折
洛龙区区委中心组集中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
鄂州市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全市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召开
穿越战火纷飞的岁月一名抗美援朝老兵的故事
杨勤荣深入长子县观摩清洁取暖工作时强调
开高档车碰瓷骗保600余万元 12人团伙被一锅端
资兴回龙山瑶族乡集中开展低保核查工作
德州市直机关青年读书会举行
邵国强走访慰问市级离退休干部和科技人才
龙华区民政局(人力资源局)举行2017年度社会组织评估总结会暨授牌仪式
天气太热!韩国男子将鸡蛋放阳台 竟孵出小鸡
增城区第二届文化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举行初赛
12年艰难寻亲终圆梦 滕州汉子找到江阴生母
西区草坪公园对面的格桑花海,约起来!
雅安法院打响“执行大会战” 两天执结到位金额1300余万元
画脸谱、看大戏,汉剧夏令营给孩子“戏曲启蒙”
市民政局调研组深入宜君县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冲在一线、干在实处,帮贫解困促发展”大调研
管道残旧老化导致经常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