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三年补短板行动治疗“城市涝病”


1月13日,市建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沈阳将从今年开展为期三年的排水防涝补短板行动。目前该行动已经全面展开,整个行动将通过构建城市排水新格局,全面提升城市排水能力,实现“小雨不外排、大雨不积水、暴雨不内涝、大暴雨不成灾”的排水防涝系统建设目标。
北部城区开建雨水管道
昨天上午,记者在北二环附近的工农路路段看到,这里的道路已经搭好围挡,作业人员已进场施工。沈阳水务集团副总经理王毅告诉记者,该工程将新建雨水管道4630米,实现雨污分流,解决附近内涝问题。“这次重建将以北运河截流干管为主线,沿主要街路建设雨水次干线和支线,逐步构建起完善的北部城区排水系统,有效缓解沈海、上园、北大营、老瓜堡等地区的积水情况。”王毅说。
据了解,根据沈阳排水防涝补短板三年行动计划,从今年开始,沈阳开展4大方面98项工作。与工农路工程一起,针对北部排水,沈阳昨天还开工了其他三条雨水管道建设,分别是:临河路工程(吉祥二路~东北大马路),机校街工程(临河路~机校巷),银山路工程(陵园街~鸭绿江东街)。
三年补齐城市防汛短板
据了解,目前沈阳城区共计101处易涝点,其中34个易涝点位于北运河沿线的大东、皇姑区,22个易涝点位于和平区南八马路-南十马路地区。
目前,北运河出口能力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河道过水能力仅为每秒23~48立方米。“现在是雨前不敢排,因为雨水管道中混有污水,怕污染河道。同时,大雨也不敢排,因为下游河道出口不畅,存在涝水漫堤隐患。”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在这种情况下,补齐防汛短板已刻不容缓。据了解,沈阳将通过三年时间,在2020年使全市排水河道、雨水干线、泵站达到国家三年一遇标准,发生三年一遇以下降雨时,实现地面不积水,发生五十年一遇以下降雨时,配合非工程性措施,实现城市不内涝。“我们将通过三年行动,构建‘源头减排、管渠提标、排涝除险’等工程设施和非工程设施相协调的‘3+1’排水防涝体系。形成沈阳东部拦蓄、南部强排、西部北部扩容的排水防涝总格局。”市建委城建处工程师邢景明对记者说。(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于海)
新闻链接
易涝点周边小区将实施“海绵”改造
记者1月13日获悉,沈阳将通过推广海绵工程,实现排水防涝的目的。目前沈阳正计划对易涝点周边一百米范围内的居住小区实施“海绵化”改造,通过建设改造停车场,建设下凹式绿地来实现初期雨水的就地消纳。

防范校园欺凌 护航青少年成长
开展“三城同创”建设甜甜的怀化丨曝光台:鹤洲路与人民路交汇处部分市民乱穿马路
【精准扶贫在三湘】双峰土地整治为脱贫“提速”
昌赣客专建设忙(多图)
西安市节能监察监测中心深入企业开展2018年节能宣传周活动
沈阳三年补短板行动治疗“城市涝病”
完善机制 主动服务 推动军民融合加快发展
明溪县“三措并举”提升审批服务质量
曹立军在市政府工作调度会上强调:全力确保“双过半”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杨扬在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扩大)学习会上要求把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
扫雪清障 安全出行
恩施市板桥镇“三个坚持”抓好统战工作
嘉善县“五个进一步”全面筑牢企业安全生产“防护网”
青龙建成首个“普通干线公路服务区”
三亚增殖放流5万余尾鱼苗
厉害了!德保参加百色市第五届农民工技能大赛成绩喜人
省气象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申敏一行来保慰问基层干部职工
抚远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第五届国际教育交流会议在抚远市召开
丽水市图书馆推出移动阅读APP
衡水爱尔眼科医院将于4月22日正式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