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民生账本”深圳小一学位告急 这四个区新增最多

2017年十区共增加中小学学位69740个,今年还将继续增加,其中龙岗、南山、宝安、龙华四个区增加最多,新增学位上万个。
民之所盼,政之所为。
记者梳理2018年深圳十区(新区)政府(管委会)工作报告发现,2017年,各区聚焦热点民生、底线民生,加大投入,为市民派送民生“大礼包”,扎实补齐民生短板。
从资金投入来看:2017年九大类重点民生支出中,宝安364亿元,龙岗242.81亿元,罗湖223亿元,南山196.7亿元,福田165亿元,龙华135亿元,光明新区115亿元,坪山81.6亿元,盐田53.11亿元,大鹏新区47.7亿元。
由此可以看出,宝安民生投入最大,占该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6%,高出全市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
深圳民生欠账最多的是教育和医疗。
2017年十区共增加中小学学位69740个,今年还将继续增加,其中龙岗、南山、宝安、龙华四个区增加最多,新增学位上万个。
医疗方面,深圳名校名院办医项目逐渐增多,原特区外优质医疗资源逐步得到充实。
■教育
深圳去年新增中小学学位近7万个,宝安约占1/3
补教育短板,首要任务是增加学位,让孩子有书可读。
从各区公布的数据来看,2017年十区共增加中小学学位69740个,分别为:罗湖1110个,福田2700个,南山1.34万个,盐田1680个,龙岗7200个,宝安2.4万个,龙华8400个,坪山2160个,光明4830个,大鹏4260个,新增的学位中有公办,也有民办。从项目来看,各区都采取新建和改扩建的手段,增加增加学位供给。其中,学位增加最多的是宝安、南山、龙岗、龙华四个区。
一些区还想方设法增加幼儿学位。比如,福田区新开办3所幼儿园,新创建16所普惠性幼儿园,新增幼儿园学位1300多个。宝安区新设幼儿园23所,新增学前学位8800个。龙华区新开办幼儿园15所,改扩建17所,新增幼儿学位7320个。坪山新增幼儿园学位1000个。大鹏新区新增幼儿园学位450个,公办幼儿园比例全市最高。
深圳今年小一学位缺口6.1万个,龙岗将增1.5万个
尽管去年深圳新增中小学学位69740个,但根据统计,2018年深圳公办小学小一学位缺口将达到6.1万个,公办初一学位缺口0.32万个。
2018年,十区将继续补上学位的缺口,预计新增学位66550个以上(罗湖3600个+福田4200个+南山1.3万个+盐田未知+龙岗1.5万个+宝安1.2万个+龙华11160个+坪山2700个+光明4890个+大鹏未知)。
根据各区公布的计划:
罗湖区将高标准完成7所学校新改扩建工程,新增中小学学位3600个。
福田区将新增学位4200个,新增幼儿园学位800个。
南山区将增加公办优质学位1.3万个,新增一批新型公办幼儿园。
盐田将增设1-2所普惠性幼儿园,继续加大学位供给。
宝安将新增幼儿园15所、学前学位5000个,新增中小学位1.2万个。
龙岗区年内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1.5万个以上。
龙华区将新增公办中小学位11160个,新增普惠幼儿园20所、幼儿学位3600个。
坪山区将新增义务教育公办学位2700个,新办5所新型公办幼儿园,增加学位1200个。
光明新区全年新增学位4890个,新增普惠性幼儿园不少于10所。
盐田和大鹏新区暂时未公布新增学位的数据。
从以上数据来看,今年学位增加最多的仍是龙岗、南山、宝安、龙华四个区。
国际化大学聚集龙岗,罗湖要办粤港澳城市大学
高等教育方面。在龙岗,一批国际化的大学聚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不断发展壮大,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招收首批本科生,深圳墨尔本生命健康工程学院筹备有序推进。坪山区深圳技术大学(筹)完成首批招生。光明新区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也招收首批研究生。这些大学的落户,无疑会带来高端人才的集聚,为深圳乃至周边珠三角地区的企业做大做强提供强有力的智力和技术支撑。
此外,结合区域产业需求,举办高等院校、特色学院和职业教育在各区也形成你追我赶的态势。
2018年,罗湖区将申报创建以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为主的粤港澳城市大学,深化校城融合、产校融合。
宝安区将深化中德“双元制”办学,推进宝安城市学院(一期)工程建设。
龙华区也将加快引进综合性高等院校、国际版画学院,力争实现高等教育、特色教育零的突破。
一直被视为高等教育“洼地”的深圳将迎来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春天。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福田、南山、宝安、龙岗将持续优化集团化办学模式,筹建新的教育集团、学校联盟、办学联合体。同时,各区还将继续实施“名校名师”工程,比如福田区建立优质名校师资流动机制,南山区建设120个名师工作室等。
■医疗
名校名院办医项目增多,原特区外优质医疗资源逐步充实
作为人口急速增长的一线城市,深圳医疗资源总量不足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与北京、上海、广州有较大的差距。
从各区(新区)政府(管委会)工作报告来看,十区增加医疗供给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增加改扩建和新建医院,二是强基层。龙岗、宝安、龙华、坪山、光明、大鹏等原特区外区域是深圳医疗薄弱地区倾斜,因此,这些区域加快新建医院和改扩建医院,增加医疗资源供给。比如,宝安总投资60亿元的区人民医院(二期)扩建动工,龙华区综合医院开工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原特区外,一些与国内外名大学和名院合作办医的项目纷纷落地或投入使用,越来越多的优质医疗资源涌向原特区外。
龙岗引进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深圳)、南方医院深圳消化病诊疗中心、哈佛医学院华南国际教育中心等一批优质医疗资源等等。
大鹏新区与诺贝尔奖得主马歇尔及其团队共建胃肠道疾病国际诊疗中心,与哈佛大学附属斯波尔丁康复医院共建的脑重塑康复实验室等一批顶级医疗机构。
在强基层方面,罗湖、福田等区域做强做大社康、做实家庭医生服务。比如罗湖区建成一类社康中心5个,社康全科医生达336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300个,社康中心诊疗量占到55%,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覆盖率达95.4%。
龙华将新建3家医院,南山将与5家大学合作办医
2018年,医疗资源供给继续增加,一批新建院将开业投入使用,包括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罗湖中医院莲塘新院将开业、南山医院国际诊疗中心、北京中医药大学坪山国医堂、健宁医院等。龙华区的市新华医院、第二儿童医院和龙华区中医院等3家新建医院也将开工。
南山、龙岗和光明等区域还将继续加强与高水平医院、医学院校的合作,提高办医水平。比如,南山区将加强与南科大、华中科大、中南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作。
龙岗加快推进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临床医学院建设,不断提升大型综合性医院实力和竞争力。重点发展优质专科医院,高标准建设区骨科医院和区耳鼻咽喉医院,在内分泌、生殖、消化等领域合作共建专业化医院,逐步打造专科领域的“单项冠军”。
宝安区将创建中医综合改革示范区,新建一家2000床的中医院和一家纯中医治疗医院,加快建设区域中医药大数据中心,完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
坪山区将发挥平乐和国医堂两块特色招牌优势,打造中医药特色示范区。
大鹏新区将利用优良的空气和生态环境,推动生命健康、高端医疗、康养等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探索建立“医康护养”相结合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未来大鹏新区无疑是深圳人康复疗养的最佳去处。(记者 向雨航 统筹 张东方 摄影 朱洪波)

昨日大寒未觉寒下周雨雪送寒来
蓝田县召开庆祝第34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
谭君铁到大埔现场巡河和检查防汛备汛工作
市委政研室赴颍上县开展“四送一服”帮扶工作
宁波17个就业创业“红包” 可随时申报
解读“民生账本”深圳小一学位告急 这四个区新增最多
技术改造促进产业提档升级
放大减负效应 助力五大发展地税部门全年减税15.5亿元
铁警破获7起“借钱买票”诈骗案
惠景社区建成立体式帮扶网络让温暖“无死角”
3个公积金提取事项6月底网上办理 17项民生事项年底“一证通办”
男子违章太多分不够 求助“网络黄牛”被骗惨
吃螃蟹那些禁忌 有几个是真的?
来汉参加复试证书准考证全掉 环卫工捡到接力找到她
沁水农信社“两大模式”助力扶贫攻坚
王玉峰带队到颍州区调研危房整治工作
因为会管钱,十堰这个地方火了!被国家点名激励表扬!
观山湖区金岭社区白鹭湖居老旧小区换新颜
守护舌尖安全 加大食安宣传
永州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打通就医即时结算“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