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鲁


人物简介
  李光鲁,63岁,定海环南街道大猫岛驻岛医生,自17岁成为大猫岛的赤脚医生以来,守护一方百姓健康至今。
  因为平淡但不平凡的事迹,他获得了多项荣誉: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优秀责任医生、市劳模等。
  大猫岛往返定海的船班,一天4趟,最早一班清晨5点从大猫岛小南岙出发,依次停靠大猫岛的其他3个码头,最后到达定海。
  小岛上的人醒得早,这个季节正是岛上好吃的马铃薯上市的季节,老人们挑着马铃薯去定海赶早市卖。
  记者坐早上9点从定海到大猫岛的船班出发,和船员说去岛上找一位医生,他说:“你找阿鲁啊,第3个码头下,医疗站就在社区对面。”
  随着小岛迁大岛建,曾经有2000多名常住人口的大猫岛,现在只剩下300名左右,而且绝大多数是老人。
  他们需要一道基础医疗屏障,而李光鲁对岛上的老人来说,就是保护神一样的存在。
李光鲁说,这个岛上的百姓,不是他的亲人,但胜似亲人。
  赤脚医生
  上世纪60年代,大猫岛有家医院,就建在梅湾,医院有两个医生,有一个据说还是作家三毛的亲戚呢。
  大猫岛挺大,不同村子之间得爬山,我们所在的庵基港没有医院,属于医疗盲点。
  1971年,为了响应全国合作医疗一片红的号召,每个行政村都要建立一个合作医疗站。我的文化程度在村里还算可以,再加上踏实肯学,村里推荐我去舟山卫校学习医疗知识。7个月的学习,针灸、草药、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科目我们学了个遍。我一边学习,一边在舟山医院实习。
  1972年春,位于庵基港的“先锋大队合作医疗站”正式对外开放。
  因为我参加过专业培训,所以医疗站把我当主力,还配了两个人帮我一起摘草药、晒草药。17岁,我成了一名赤脚医生。
  岛上的老百姓,一般的伤风感冒能忍就忍,只有得了腮腺炎、麻疹等传染病,熬不过去才会来看医生,所以来看病的人寥寥无几。
  我这人性格还算稳重,刚开始接诊也没有吃慌。有一位开采石头的村民,被铁锄敲击胸口,一下子呼吸困难,他的朋友吓坏了,把他送来就医。我看他肋骨骨折不严重,而且没有出血,马上给他做了人工呼吸,很快,他就缓过来了。
  以院为家
  上世纪80年代初,合作医疗一片红工作结束,“先锋大队合作医疗站”和其他行政村的医疗站都撤销了。
  这段时间,我种过田、做过木匠,但是老百姓有什么病痛还是习惯来问我,我会给他们建议,该配什么药,遇到紧急情况还会一路陪他们去梅湾就医。
  当时位于梅湾的大猫岛医院还有4位医生,后来因为大猫岛地处偏僻,留不住医生,乡里决定培养本地人。
  1991年,乡领导把我叫回去,继续当医生。
  自从进了梅湾的医院,我白天在这儿工作,晚上就住在这儿,领导和我说:“以院为家,辛苦你了。”
  2001年前后,大猫才开始修路,在此之前,我出诊大多得爬山。
  当地老百姓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病从口入,大半夜突发急性肠胃炎是常有的事儿,不管落雨刮风,我都得赶去。
  急性肠胃炎的病人必须挂盐水,我一直陪他们挂完。
  有一次,病人挂完盐水已经半夜一两点了,我回来的路上,一只獐飞快地从我眼前蹿过去,吓得我半个魂都没有了。
  没电话的时候,都是病人家属来医院叫,我过去的时候还有个伴,后来有了电话,我得一个人壮着胆,半夜翻山头。
  不过能爬山,说明路还算近的,那种路远的,连翻山抄近路的机会都没有。
  一个人的医疗站
  上世纪末,大猫并入定海环南街道。之后的10来年,是我最辛苦的时候。小岛迁,大岛建,岛上的年轻人都走得差不多了,医院变成了医疗站,整个站就剩我一个人。来就诊的病人不多,加上来买药的,一天也就10来个人。一个人孤独倒不怕,就怕有危重病人,我没有帮手,甚至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有一天晚上9点多,我接到一个电话,庵基港有人脑血管破裂,一下子就不省人事。电话这头的我,一听情况这么严重,说实话内心也有点担心的。
  赶到的时候,病人瞳孔缩小,呼吸微弱,好在血压还算正常,我连忙用了急救药,病人慢慢恢复,等情况稍稳定一些,我们赶紧叫船连夜把他送到舟山医院就医,经过诊断,竟然是血管瘤。
  除了岛上老百姓的电话,我最熟悉的是开小船的船员电话,一年里面总有那么几次,得让他们紧急送病人去本岛大医院。
  虽然医院病人少,但一旦忙起来,我一个人分身乏术。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医疗站病人盐水还没有挂完,那边又有人让我赶去出诊。
  有一年流行性感冒爆发,我一整天都在外面跑。这里的病人大多比我年纪大,我不跑过去,难道让他们感冒发烧还跑到医疗站来?
  那些年,也有遗憾的事情。因为小岛的闭塞,也因为这儿缺少年轻人,很少接触新事物,我觉得自己越来越笨了。
  第一道“保护屏”
  这些年,我们大猫岛的医疗环境不一样了,新的年轻医疗人员不断加入,大概是前年吧,我们还安装了远程网络医疗,只要打开电脑和摄像头,我们就可以和舟山医院的专家面对面。遇上我们吃不消的病例,可以直接向专家讨教。上次有一位关节痛的病人,通过远程网络医疗,直接和舟山医院的骨科专家“面对面”。
  我们虽然没有什么先进设备,但是岛上老百姓求医问药的第一道“保护屏”,有我们在,老百姓发生一些紧急情况就可以采取措施,为下一步抢救争取时间。
  我刚来梅湾没多久,一位中年妇女割稻时感觉不舒服,刚走进医院,整个人就不行了。我用了急救药,并打电话给舟山医院的专家,请他们赶紧包船过来。
  后来舟山医院的专家告诉我,这位病人心脏三道阻塞,说句不好听的,在那种情况下,人什么时候走都不知道。好在我们的急救措施,为后续送医争取了时间,把她从鬼门关拉了回来。后来这位病人在舟山医院安装了心脏起搏器,健康地活着。
  现在,岛上多老年人,我们以治疗常见病为主,比如高血压、糖尿病、气管炎、感冒等。
  我3年前就退休了,现在返聘继续在这儿当医生,我喜欢这份职业,因为感觉自己还被老百姓需要。
  【作者】黄燕玲;李光鲁

椒江区民防局和区气象局签订共建防灾减灾预警体系合作协议
淮北市人大财经委与对口工作联系单位座谈会召开
雨天路滑 车辆失控酿事故 “蝎子摆尾”堵塞交通
第二届世界西商大会将于6月29日-7月1日在西安举办 西安再次向世界发出邀请
成都绿色经济全面提速 到2022年低碳制造业收入超3千亿
李光鲁
荥经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柯国富带队到县投资促进局督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
惠州加强对高潭革命旧(遗)址红色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
助春耕促脱贫
红马甲护航 校园周边交通安全
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暨卫生应急工作会议召开
探求治理良方 练好城市管理"绣花功" 让背街小巷靓起来
市政协召开四届七次常委会议
天回暖 二一九公园里健身锻炼的人明显增多
周口周末公益剧场元宵节相声专场邀你一起乐哈哈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赋予AI系统迁移学习能力 智能医生能看眼也能看肺
高恬波:广东第一位女共产党员 身受酷刑坚贞不屈
宁波开展出租车专项整治
不用跑腿了! 6年内免于上线检测的车主可网上申领年检合格标志
5000元电动三轮车被盗次日就找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