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杜辉
为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中共大连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报告提出要“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这里有两个主题词:一个是“创新体系”,它主要是由创新主体、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外界互动等要素组成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指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目前,大连已经基本形成了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技术创新支撑服务体系四角相倚的创新体系。另一个主题词“整体效能”,是指创新体系各主体、各环节、各方面形成相互支撑、高效互动的格局,在新技术新知识创造率、新技术成果转化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推动方面有显著提高。
根据全会部署,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核心是要聚焦东北亚科技创新创业创投中心建设,形成更有针对性科技创新的系统布局和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安排。
其一,要强化创新空间载体的支撑作用。要构建以高新园区和金普新区为核心,以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中科院大连科技创新园、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大连都市科技园、大连金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重点创新基地建设。要大力实施大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充分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要推动大连沈大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双自联动”,发挥大连的开放和口岸优势,大力推进国际合作,重点加强与日本、韩国、俄罗斯、乌克兰、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的创新创业合作,积极吸引国内外人才、资金、技术、创新型企业、研发中心等创新要素向大连集聚。要积极创建国家军民融合改革创新示范区,大力鼓励“军转民”和“民参军”,加快建立军民两用技术项目实施、信息交互和标准化协调机制,促进军民创新资源融合发展。
其二,要加强创新平台建设。要积极推进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申请和建设,大力支持中国科学院大连能源学院、大连理工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大连干细胞与精准医学研究院、中石化大连研究院、大连大学无人集群智能系统研究院、东软集团生命健康管理与医疗学院建设。支持有条件的领军企业创建特色服务平台。建立面向全社会的开放式第三方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建立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重要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要搭建创新孵化平台。通过网络孵化、境外孵化、众筹孵化等多种孵化形式,建立“行业龙头企业+孵化”的工作模式,引导和鼓励国内资本与境外合作设立新型创业孵化器。建立国际创新创业中心和国际孵化器,举办国际创新创业合作的展洽活动,真正使大连在东北亚地区担纲创新创业创投中心的作用。争取到2020年新设立国家级科研机构20家以上,省市级科研机构100家以上,每万人发明专利达到17项。
其三,要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明确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主体在创新链不同环节的功能定位,引导龙头企业整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力量,建立创新联合体,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激情。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计划,力争今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家,初创型中小科技企业要突破3000家。要采取系统工程的方式推进创新创业。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到2020年,形成1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00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性服务业企业、100家创新型领军企业。还要实施高校院所支撑工程、产学研协同创新工程、众创空间建设工程、科技创业活动促进工程、产业化基地汇聚工程、创新创业金融保障工程、“科技指南针”平台工程、“科技创新券”创业服务工程等。
其四,要大力推进“创投中心”建设,重在构建创新融资引导机制。要争取设立东北首家全国性的技术交易平台,开展股权otc、专利交易、债权交易、创业小公司产权交易等业务,拓宽科技中小型企业融资渠道。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补偿、科技保险补助和科技贷款贴息等试点,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科技创新。设立创新创业金融专项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中小科技企业。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鼓励科技企业债券融资,支持科技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推动企业“新三板”和“四板”市场挂牌交易。鼓励高新园区探索开展互联网股权众筹融资试点,增强众筹对大众创新创业的服务能力。建立创新创业项目和投融资机构数据库,定期举行项目融资评估会,实现项目和资本的对接。
其五,要强化创新机制建设,着力破解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制造、市场模式、产业发展“一条龙”转化的瓶颈,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集聚创新资源,关键在于构建政府引导、市场导向的创新机制。要按照四个90%的目标:即90%的创新人才集聚在企业;90%的研发机构集中在企业;90%的r&d投入来自企业;90%的创新专利来自企业,努力推动市场取向的科技体制改革。大连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高地,也是创新创业的先导区。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大连在全国建立了第一个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软件园以及沈大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重大国家创新载体落户大连。如今要做的事,一是重塑激励创新创业的商务环境。在现有商事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向先进城市看齐,加快实施“一址多照”集群注册,放宽“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市场准入管制,促进产业跨界融合发展。二要加快推进知识产权折股、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抵扣等政策落地。调整优化现有各类科技计划(专项),完善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三要构建知识产权保护、评价、交易和运用体系,完善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机制。
(作者系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

厦门市统一展开除四害 居民可到居委会免费领消杀药物
新房交酒店管理 负责人却玩失踪
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落户光谷
北京限价房转共有产权房政策拟出炉 对房价有何影响?
南通市港闸区举办青少年法治文艺巡演
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太原两所外国语学校小语种今年继续提前单独招生
[秭归]三峡翻坝高速“茅坪收费站”更名为“秭归收费站”(图)
这群志愿者为小区做了次大扫除
“阳泉民主法治建设四十年”征文活动启事
石家庄市公交三公司开展防汛应急演练
工信部:5G终端最早将在明年下半年推出
工农区召开民主生活会议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参展规模创历史新高,将携六大领域251项产品参展 享装备视觉盛宴 观山猫集群演示
中法企业家委员会成立东风成为中方理事会成员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展专项检查保障节日期间食品安全
马坝镇积极落实“五个一”标准提高社区矫正管控能力
返程高峰来临 今年宜宾高速主线车流增长两成
随县财政局五方面发力提质效
诏安县交通运输局:霞葛运输站即将竣工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