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下水管时常出现倒灌 工农新村社区协调重新铺设污水管道
黄瑞仙(左)和吴加毅(右)上门看望谭惠筠与高永山夫妇,聊起社区帮的这个大忙,两位老人很激动
谭奶奶写信委托晨报感谢社区
“以前一到下雨天,厨房里的水管经常会冒污水,现在这种情况再也没有了。谢谢临平街道工农新村社区工作人员帮忙协调。”近日,87岁的谭惠筠带着感谢信找到晨报热线记者,希望借助本报感谢社区工作人员,为她家解决了困扰多年的难题。
厨房污水流到楼梯口影响邻居 谭奶奶独自打扫2小时
昨日,记者来到谭奶奶家,她指着楼房外墙的白色水管告诉记者:“这个就是污水管,是后来改装的,很粗,改装后污水倒灌的情况没有再发生。”
关于污水倒灌这件事,还得从去年说起。谭奶奶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他们都生活在临平,为了便于他们照顾,谭奶奶于2011年买了一幢位于朝阳西路约64平方米的房子。住进来后,谭奶奶才发现家里厨房下水管道经常出现倒灌。为了这事,她自己请了专业人员前后疏通了5次,但每次都维持不了多长时间。
2017年2月的一天,厨房又发生了污水倒灌,而这一次是发生在晚上8点左右,直到邻居来敲门,谭奶奶才发现污水已经流到门外的楼梯上。“客厅里都是污水,天气冷,我们在房间里看电视,我老伴91岁,听力不好,加上空调的嘈杂声,没有留意到外面的水声。”
谭奶奶这一单元楼住的大多是老人,她不想影响到邻居的生活,也不想麻烦儿女,于是自己用扫把、簸箕连续清理了两个小时。“老伴帮不上忙,我一个人弄完后精疲力尽。”为了不让木地板被浸湿,谭奶奶连续开了三天的空调。
社区协调 烦恼事彻底解决 谭奶奶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第二天,小区的小组长黄瑞仙听说谭奶奶家的事后,和谭奶奶一起向工农新村社区反映此情况,社区工作人员非常重视,表示将立即帮忙协助解决。记者从社区了解到,谭奶奶所居住的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污水管网设施老旧,容易出现该现象。社区工作人员吴加毅接手谭奶奶家这事后,根据实际情况,和黄瑞仙一起帮忙协调。“谭奶奶家的下水管道直通楼下的店面房,商家在装修时包装了管道,这样弄起来也不方便。”吴加毅说,经过大家同意后,他们找来专业人员将整个单元的污水管道从墙外重新铺设,污水倒灌的事彻底解决。
记者带着谭奶奶的感谢信找到了社区书记沈娟娟,沈书记说,他们是社区的“大家长”,居民反映的事情会尽全力帮助,这是本职工作,不用感谢。
社区的大家庭是温暖的,谭奶奶的小家庭也非常和睦。采访当天,是谭奶奶的子女每周固定回家的日子。谭奶奶的大女儿高慧敏说:“我们每次回家就帮父母打扫卫生,陪他们说说话,给他们烧饭,一直到他们吃好晚饭我们才回去。”
高敏娟说,父亲高永山有50多年的党龄,平常除了家人的关心外,社区的党支部也非常关心他们,时常有年轻党员来上门慰问。“父母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家庭里,我们做子女的也很放心。”高慧敏说,她的父母结婚58年,从来没有红过脸,也没吵过一次架,子女们受父母的影响,一家人相处得很和睦。
中行晋城分行精准扶贫 高平4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首获分红收益
他的脸黑了,群众的心暖了
时评:“深入访”不妨建立“亲民地图”
含山:弘扬高尚师德 潜心立德树人
利用互联网手段创新营销模式 海南旅游营销创出品牌效应
87岁谭奶奶:在这样的“大家庭”真幸福
15个项目签约2037万元 长沙-长沙学院政产学研对接活动成功举行
厦门要建特色渔港经济区 对台渔业基地获国家重点支持
台风作怪厦门这几天先热后雨 "玛莉亚"可能在闽浙沿海登陆
6个国资项目集中开工
创文专项整治行动让朝阳街道实现华丽转身
蒋超良在十堰检查指导抗灾救灾工作时要求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用党为民情怀温暖群众的心
京口开展端午节食安专项检查
省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 为建设中国幸福第一城建言献策
以为喝米酒隔夜了就没酒精 一男子隔夜酒驾被记12分
北京市门头沟区委书记张力兵与入区医疗企业领导座谈
荆门电网2017年迎峰度冬新闻发布会暨社会公众舆情信息直通车启动会举行
钦北政策下乡学子求学有福音
致公党沈阳市委举办活动纪念“五一口号”发布七十周年
大众齐创富 圆梦新时代 ——2018年邮储银行大众创业创富赛总决赛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