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路路中的榕树。 西江日报记者 杨永新 摄
江滨三路路中的木棉树。 西江日报记者 杨永新 摄
端州区人民北路开通后,路中三棵榕树依旧挺立着。西江日报记者吴威豪摄2
人民北路路中三棵榕树依旧挺立着。 西江日报记者 吴威豪 摄
阳春三月,植树时节。然而,新苗要种,大树也要保。近日,记者走访调查发现,在端州城区新开通或者扩建的道路中央,有不少树木挺立不倒、随风摆动。城市道路建设者不挖走、移走它们,相反还采取措施保护它们。据端州区农林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这些路中树能保留下来,主要是因为它们是古树或古树名木的储备树。记者采访发现,每一棵路中树背后都有一段故事。
人民北路细叶榕:曾是避暑圣地
端州区人民北路开通后,原本位于道路中段拐弯处的三棵细叶榕树依旧存在。政府部门为了保护这三棵榕树,专门设置了花基,为了保障道路通行能力,又征用两边更多的土地。这三棵榕树因此也被称为“路霸三兄弟”。
“以前,这三棵榕树像空调,能带来凉快,陪伴村民们度过一个又一个夏季。”端州区城西街道下瑶社区居民黎志才告诉记者,今年他73岁了,可是那三棵榕树中有两棵的树龄比他还大。
以前,西侧的两棵榕树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树下都很热闹。黎志才回忆,白天举办庆宴活动在树下,正常乘凉歇息也在树下,晚上特别是炎热夏晚,村民们还是选择在树下睡觉。“那时候没有风扇,每晚有30多人,不分男女,围在树下的土地上,有的拿张草席垫底、有的直接睡在石块上,那真是凉快。”
“东侧的那棵榕树主要是为了遮阳。”黎志才说,当时村里唯一一个取水点是在那棵树下,村民们都过来取水。人多需要排队,阴天还可以,炎热天气排队那叫苦。于是,有人提出种植一棵榕树,用来遮阳。
江滨三路木棉树:曾是往返“驿站”
端州区江滨路正在扩建改造当中。记者走访发现,路边一些树木已被砍伐或者迁移,而位于江滨三路路中的一棵木棉树依然挺立着,迎风摇摆。
“木棉开花时火红夺目、漂亮,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吸引人群聚集。”端州区城西街道阅江社区居民伍振光告诉记者,他今年80岁了,可是这棵木棉树比他还大。
伍振光回忆,从记事起,他就看到有这棵木棉树。那时候,这棵木棉树生长在路边,后来,江滨路扩宽了,木棉树才变成了路中的“路霸”。以前,因为这里有棵大树,经过的群众都会停留歇息。后来,群众习惯了来这里歇息,无论是路过的、外出务工的、务工归来的,还是居住在附近特意出来听八卦的人,都会停留一下。
“这里非常聚人气,一些表演粤曲、舞蹈的人也喜欢来搞活动。人气旺的时候,附近村民有些人端着饭碗夹上菜,就跑出来观看了。吃完菜,有的回家再添、有的吃白饭,直至演出结束。”伍振光说。
龙安路榕树和梨树:村口的“地标”
记者在端州区龙安路路口看到,两侧人行道上矗立着两棵大树,位于高楼大厦间,格外显眼。
“这两棵树,一棵是榕树、一棵是梨树。位于村口位置,是我们村的‘地标树’。”端州区城西街道下瑶社区南安村小组居民陈先生告诉记者,他今年56岁了,他母亲嫁过来的时候,这两棵树就存在。这里属于村口位置,是居民的主要出入口。因为树大好乘凉,所以经常吸引群众聚集。“以前,大家有什么事情要谈论,到这里来,准会有一番激辩。村民有什么要咨询的,也会到这里来找人询问,基本上能有个答案。”
陈先生表示,几十年过去了,如今人们不需要在这里聚集讨论问题,也很少在树下乘凉,很多事情在变,不变的是路口的树依然存在。“每次回家,远远地看到这两棵树,感觉特别亲切。因为这里有我的家,有我的回忆。”陈先生感慨地说。
西江日报记者吴威豪
加强环保监测和监督 不断提升企业环保水平 四川石棉工业园区持续推进园区环保工作
满载客车高速上抛锚 交警紧急救助护送维修
五通桥区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
微信建群组织麻友“卡五星”赌博获利,丹江口市两人被拘
奋力建设主城功能核心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宜居宜业示范区
城区新改造道路上一批大树得以保护下来每棵“霸道树”背后都有一段情怀
南京上调老军工老知青老职工社保待遇
西安市交通运输局西安城投集团召开李永兰同志先进事迹表彰大会
盐田区委政法委到海山街道调研基层协管队伍改革运行情况
镇江交警发布清明小长假出行提示 清明期间绿色出行更方便
市知识产权局调研东丽区知识产权双创工作
莽张镇加强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万元起购”银行理财来袭 市民投资理财又多新选择
中山市工业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设备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洪江市开展安全法治知识进校园活动
金盆小学:规范教师行为强化作风建设
各地掀起学习曾翙翔同志先进事迹热潮
环保部将制定蓝天保卫三年作战计划
牡丹文化节期间100辆客车应急
农融在南宁会见多家知名企业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