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店强制消费陷阱让人防不胜防


理发,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
不过,不少消费者抱怨,理发时免不了被服务生“轰炸”式推销各种项目和产品,付钱时又少不得被游说办张会员卡,简简单单的理发有时候却是套路满满。
理发市场真的如一些消费者投诉的那样,满是陷阱吗?《法制日报》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节日性涨价”现象普遍
3月18日,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民间素有在这一天理发的传统民俗。
当天中午,尽管到了吃饭时间,但在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上的一家理发店内,4名理发师依然在忙碌着,沙发上还坐着3名等候理发的顾客。
“二月二,龙抬头。按习俗,这一天要理发。”正在等候理发的市民刘先生笑着说,按传统说法,春节前理发辞旧迎新,正月里理发不吉利,农历二月二理发是“剃龙头”。
刘先生告诉记者,相较于农历二月初二这天理发,春节前理发的人更多。不过,“二月二”这天理发的收费还算合理,春节前理发的价钱说涨就涨。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消费者在理发时都遭遇过“节日性涨价”,而且大都只能选择无奈接受。
今年春节前,家住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地区的李明,到小区里经常去的一家理发店剪发。见老顾客来了,老板热情接待。理完发,李明像往常一样掏出15元递给对方,没想到对方将钱退了回来,告知李明,“要过年了,理发涨到了25元”。
尽管心里不舒服,李明还是给了对方25元。他觉得对方应该在理发前就告诉他涨价的事情,这样他可以有重新选择的机会。
遇到类似情况的还有赵玲。1月31日,家住北京市朝阳区左家庄地区的赵玲习惯性地来到家附近一家美容美发店,店员告诉她,店里涨价了。
“平时女士理发60元,现在一下涨到了80元,染发的价格也涨了。”尽管对此价格不满意,赵玲仍然在这家店做了美发。
记者走访调查发现,“节日性涨价”的现象很普遍。
“每年都这样,而且大家都在涨价。”一家理发店老板说,不少理发店平时客流量不多,春节前是理发行业全年客流量最大的时候,这段时间成了增收的重要时期。
一名业内人士透露,美发行业的旺季是从9月中旬到年底,这段时间大多是盈利的,春节到元宵节是小旺季,这时候很多回家过年的员工还没返岗,依旧是需求大于供应。过了元宵节,整个行业都处于淡季,会持续到五六月份,大多店会出现持续亏损或持平,春节前的收入甚至占到全年收入的40%,需求大于供应,必然涨价。
层层推销忽悠顾客办卡
据北京工商12315热线介绍,去年春节前,美发服务就成为投诉热点。
北京的12315、96315两条热线接到的美发服务类投诉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安全问题,因美发设备老化损坏、美发产品质量不合格给消费者造成人身伤害;质量问题,因美发师操作不规范,导致染发、烫发后达不到预期效果;预付费纠纷,经营者因经营不善关店、转让或恶意卷款逃逸,导致消费者无法继续接受服务。

职工医保单位缴费费率降至10%
燕赵儿女兵团情 ——我市援疆干部人才忠诚履责的感人事迹
开工不能任性,依法施工是根本
屏山县综合施策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中国建设银行开展“悦缴充值享优惠”专题营销活动
理发店强制消费陷阱让人防不胜防
西充推进食品、保健食品虚假宣传专项治理
天长以项目建设强后劲促发展
【深入学习贯彻市“两会”精神】晋城市人大机关传达学习市“两会”精神
你好,老乡丨湖南省发改委:搭平台 兴产业 优环境
盐田街道东海社区开展预防登革热宣传活动
男子酒驾摩托车出事故 自信报警反被查
逻楼镇新增种植桑园2000亩
亚布力位列国内冰雪游最火目的地第三名
今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增6.5%
矿区国寿开展“3.15”宣传活动
“双11”网购真能抢到实惠? 同款取暖器线下比线上便宜近500元
蓟州区着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
延寿县与内蒙古亿利新中农牧业有限公司签订框架协议
到今年底 武汉市办税窗口实现国地税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