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新农合工作连续三年领跑全省

    整体运行指标平稳有序,基金使用安全合理,医疗机构监管到位,支付方式改革初见成效,取得了“政府得民心,农民得实惠”的良好社会效益,受到参合群众的积极拥护。2017年,全市实际参合人数1301470人,共筹集资金78088.2万元,新农合受益2186477人次,新农合基金支出74388.36万元,占2017年当年应筹资总额的95.26%,占新农合累计可用基金的70.11%。
    2017年,我市参合群众在新农合正常报补后,自付1.5万元以上部分,由中国人保淮北财产保险分公司按照新农合大病保险补偿方案,按不同费用段,不同补偿比例,给予再次补偿,全市新农合大病保险赔付4346人次,大病保险共计补偿金额为3312.84万元,目前赔付进度为99%。我市新农合继续扩大按病种付费范围,现有267个病种,按病种执行率达50.23%,实行按病种收费105种。同时,在县二级及以下38家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全面实施按床日付费制度,建立了医疗机构自我费用约束机制和风险共担机制,达到了“病人更受益、医院更积极、基金更节省”的三重效果。
    为保障新农合基金运行安全,在过去的一年里,市新农合管理中心出动监管人员623人次,开展全市新农合督查2次和日常督查196次,入户随访269人次,电话回访17130人次,约谈65家定医疗机构负责人。在全市二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及全国三级甲等医院全面开展跨省就医联网结报,我市参合人员只需持身份证,支付自付部分,便可享受新农合医疗费用的即时结报,减轻了参合患者的经济负担,避免了回户籍所在地报销的遥远、误时、不便,全市跨省就医及时结报共偿4283人次,补偿2975.39万元。为确保精准扶贫,全市共补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7923人次,综合补偿比例达到90.39%。
    近年来,我市不断创新新农合管理措施,完善规范制度,其市级统筹、平台联网、跨省结报、物价联控、报账点建设、“一站式”服务、按病种付费、二代身份证替代ic卡、大病保险、首创新农合“医讯通”、贫困人口综合医保等工作在全省处于领先位置,连续三年荣获全省新农合综合目标考核第一和全省医保基金预决算第一的好成绩,切实减轻了广大参合农民的住院医疗负担,有效缓解了“因病致贫,因病反贫”现象。据介绍,2018年,我市参合人数1303055人,今后将持续做好大病保险和意外伤害报补业务,扩大按病种付费病种范围,加强新农合监管,做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综合医疗保障,有序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六统一”,千方百计让参合群众享受到更多优惠便利政策。

我市到温州开展系列招商活动
计划投资约10亿 南充“筑梦小镇”将怎样打造?
张鹏调研宜昌市交通保畅工作要求 强化安全观念
丹东市质监局加强标准化建设新增一项团体标准
中考期间多雨降温凉爽天气助力考生发挥
淮北市新农合工作连续三年领跑全省
“转型升级 我们蛮拼的”(中国有我)
我市职业教育宣传周活动启动
我市开通全省首批廉政文化示范公交车
丈夫突然去世名下房产起纷争 法官介入调解公婆与儿媳握手言和
融合多方资源 振兴传统工艺
西安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组织党支部书记述职述评
考生注意!26日开始填高考志愿 重庆市教育考试院解析填报“三步曲”
登封“六村”联创促乡村振兴
科技局:举办2018年度江苏省知识产权工程师培训班
市委书记、市长扶贫领域服务热线电话热线公布
市公安局全力以赴参与全市创文工作
市司法局“四个到位”推进法律援助民生工程
中共保定市委办公厅 保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征求2018年为民办实事工作意见和建议的公告
惠民县推动健康产业发展释放服务业发展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