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马顺利冯军兵)“每月工资3000多元,年底分红600元,再加上土地租金,一年少说挣4万块哩。”在大名县峪口小优鸡公司,说起一年的收入,元寨村村民朱红强露出满意的笑容。如今,该县已形成“产业园区带动一片、示范园区到乡、微工厂到村、手工业到户”的四级扶贫产业体系,架起了全县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桥梁。
近年来,该县积极搭建产业扶贫平台,引导龙头企业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建立了“县级扶贫产业园区+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入股分红”等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脱贫。截至目前,该县已引进小优鸡、唐人神生猪、胎牛养殖等大型扶贫龙头企业8家,带动18万农户、9000多贫困户增收。
每个乡镇均培育建设了集生产、加工、扶贫开发、促进就业等功能于一体的扶贫产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蔬菜、林木瓜果种植和畜禽养殖等特色产业,贫困户通过入股分红、进企打工、收取租金等形式实现稳定增收。目前已建成64个种植类特色产业园区,带动6735名贫困群众脱贫。
由乡镇牵线搭桥,选择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和贫困村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对贫困村闲置工厂、宅基等进行改造,建设扶微工厂、扶贫车间。目前已建成扶贫微工厂110余家,带动25000多人就业,带动贫困户3100多户、年均增收1.2万元。
发展壮大藤椅编织、衣服加工、箱包加工、传统草编等以贫困户为生产单位的特色家庭手工业,目前,家庭手工业已覆盖120个村,发展专业户6500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00多人,户均增收6000元;对贫困劳动力实施技能培训,并通过租金补贴、小额贷款等政策,扶持贫困户创业,现已帮助贫困劳动力5284人实现稳定创业、就业;大力发展村级光伏电站、光伏扶贫户站,目前已建成村级光伏扶贫电站27个,总装机容量8100千瓦,带动1628户平均增收3000元,建成分布式扶贫发电项目3400户,户均增收1500元。
我国第一次在国家层面出台科学数据管理办法
南京林业大学学生赴来安县水口镇开展校外实习
市编办: 坚持学以致用 坚持真抓实干
舟山航海学校和浙海大成为首批“3加4”试点
无锡文化企业评选活动报名踊跃 网络投票两天突破"10万+"
扶贫产业架起脱贫增收桥梁
北京人艺经典剧目《茶馆》60年演出700场
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ART综合实训基地启用
[民盟]民盟烟台市委批复“民盟烟台市委企业家联谊会”成立
鹿马桥中学启动“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我市启动“世界湿地日”宣传活动
被困“孤岛” 如此抱树能救你一命
武汉:一个中国“超大城市”的绿色实践
王敬林主持召开市委办公室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
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今天停办业务
怀化市检察机关民行工作(南片区)推进会在芷江召开
湖南发布省级河长和湖长调整后名单
“我是小小的劝导员”
外国友人遗落珠宝箱,出租车司机主动归还
黄岩宁溪灯彩小镇人气爆棚 旅游大幅拉动当地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