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芝麻墩王学兰照顾瘫痪丈夫23年 从没想过放弃


为了引导街道上下党员干部群众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讲文明、讲道德、守规矩、重家风,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日常生活,营造街道上下家风好、民风纯、党风正、政风清的良好氛围,全力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常态长效化,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芝麻墩街道现推出“身边好人”系列之二:
  照顾瘫痪丈夫23年 她从没想过放弃
  57岁的王学兰是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芝麻墩街道滨河社区的村民,是远近闻名的好媳妇。23年来,她独自照顾下半身瘫痪的丈夫,从未离开过病床一天。王学兰给人第一印象就是身材瘦小、皮肤黝黑,眉眼间掩盖不住的沧桑,却也是个开朗、好客的人。
  1995年,在工地打工的刘永占从脚手架上摔下,自此下半身瘫痪,神经断裂,没有了一点知觉。自那天起,王学兰感觉天塌了。两人育有两个儿子,出事时大儿子7岁,小儿子才满4岁。王学兰用瘦弱的肩膀撑起了这个家。
  没有经济收入,王学兰只能靠种几亩薄田度日,即便如此,照顾刘永占和两个年幼的儿子,让王学兰每天都疲惫不堪。刘永占下半身不能动弹,而且没有知觉,大小便都是在他无意识的状态下发生,王学兰在丈夫身下垫起了尿布,即便这样,床褥和被子经常被弄脏。“这些年不知糟蹋了多少床被子了。”王学兰说,每天她都要洗几十块尿布,刘永占就像一个“婴儿”一样被照顾着。
  王学兰一人苦苦支撑,可她依然觉得对不起孩子和丈夫。刘永占因没有知觉,后背起的褥疮常年不愈,王学兰为了给丈夫治病,骑自行车几十公里,到外县去买中药,每天给刘永占熬药、涂抹和清洗。“现在伤口反复的少了,如果能每天不离身的照顾他也不会这么严重。”王学兰愧疚于自己照顾不周,才让刘永占生褥疮。可谁又能知道,她一边种地,一边照顾丈夫和孩子的艰辛。“两个孩子跟着我们也受罪了,经常吃不上热乎饭,很对不起他们。”王学兰现在已经养成每晚都要起来三四次的习惯,到丈夫屋里看看,帮刘永占翻身。23年来,王学兰没睡过一个踏实觉。王学兰把家里收拾得干净、整洁,刘永占住的屋子里没有一点异味。
  临近中午,王学兰做好饭以后就先伺候刘永占吃饭。王学兰不在家时,刘永占侧身后刚好能碰到床边的小桌,可以自己吃饭。看电视、看书和听广播几乎成为了刘永占生活的全部。“哪怕有人能陪我聊聊天也好啊。”刘永占至今仍感到悔恨,“就算我瘫痪了,能让我下半身有知觉也好啊,我还能去路边支一个修鞋摊,也不用像现在这样,躺在床上不能动了。”刘永占说,刚出事时,他就曾劝王学兰带着孩子改嫁,“不想拖累她。”听到丈夫这样说,王学兰脸上挂着泪,却笑着回道。“我要是走了,你可能早就死了,我没这么想过。”
  2007年,村民搬入还建社区,村委照顾王学兰家特殊的情况,分的楼房是一楼。最开始的几年,王学兰还可以自己扶着刘永占坐上轮椅,出去看看。现在两人年纪大了,刘永占下半身肌肉萎缩严重,也越来越没劲,瘦小的王学兰一人根本无法抬动刘永占。搬进楼房的11年里,刘永占只下过一次床,出过一次门。
  如今大儿子已经成家,“我这个样子也连累了孩子找对象,哪家姑娘不想找个父母健康的人家啊。”如今小儿子的婚事成了刘永占和王学兰最大的“心事”。王学兰说,如果不是好心人的帮忙,他们也撑不过来。“我现在身体还不错,能多照顾他一天算一天。”王学兰和刘永占都反复对记者说,像他们这样的家庭千千万,没有人有责任和义务一定要帮助他们。“好心人的每一次爱心我们都很感激,会一辈子记住。”王学兰说。
通讯员 丁一 张鹏 陈凯

郴州市国税局优化调整市局6.0版绩效指标
市禁毒委:我市举行农村集中禁毒宣传垄上行启动仪式
市规划局组织召开退休干部迎春慰问座谈会
今年新改扩建一批学校 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衡水市七旬老人为衡水火车站售票员点赞
临沂芝麻墩王学兰照顾瘫痪丈夫23年 从没想过放弃
北京市积极推进首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构筑“四大服务平台”实施六大民生工程
2010:龙舟竞渡沱水欢歌首届中国内江·大千龙舟经贸文化节回眸
外国留学生在丽水游玩时手机丢失 情急之下他们出现了……
国际宇航科学界最高奖获得者刘纪原来雨花台拜祭父亲
警方提示: 网上购买商品,要走正当渠道
山城区人社局加大扶贫政策宣传助推脱贫攻坚
副市长喻丽君现场督导东坑镇水污染治理工作
“全民向尚·我为昆明代言”中期颁奖仪式分享会在871举行
公交站上“捡”孩童 驾驶员送还其家人
安监总局调研我区安全生产工作
网传南宁一幼儿园老师把孩子衣服脱光关在门外?与事实不符
11号起报名!东莞2018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啦
全面激发社会力量 共筑大扶贫格局
【房地局】5月2日起三环内商品房实施限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