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原来在南海创业有这么多补贴!”参加完“儒乡新锐”特训营,私立华联学院学生黎景泉最大的感受就是“振奋”。虽然只是即将步入大二的大学生,但过去一年校内外创业大大小小的比赛让他明晰了自己未来发展方向,如今的他正为一个公益义卖的创业项目上线做着紧锣密鼓的准备。上完创业政策解读课,他的创业大本营又多了一个选址——他的家乡,南海。 “‘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理念,与广州比邻的地理优势,都让我看到了家乡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黎景泉说,特训营创业心理学、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礼仪等让自己收获颇丰,“短短两天的学习,熟悉了大环境也更好地认识了自我”。
吸引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生来南海创业就业,是南海区的一项重点工作。正值南海青年回乡旺季,今年7月起,团南海区委举办或指导开展了一系列技能培训、区情教育、暑期实习、社区实践、团队拓展、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南海大学生暑期实践季”,汇聚五湖四海青年人才在南海提升能力、实现价值,最终的目标是回归南海,建设南海。
缘由
创新发展推动政策升级
当前,南海正积极抢抓粤港澳大湾区、一环创新圈等历史发展机遇、全面推进全球创客新都市建设,大学生人才作为就业创业的生力军,是未来促进南海创新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此背景下,采取各种举措更广泛、全面地吸引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生人才,无疑将有利于为南海汇聚更多创新、鲜活的力量。
在此情况下,今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南海大学生就业创业引导计划,积极组织南海大学生游历南海,提升对家乡的认知度和归属感,吸引本地优秀人才回归南海创新创业。”为加强南海学子的乡情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南海深化改革、持续发展提供优秀人才保障,今年4月,南海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南海区大学生就业创业引导计划》,对原有的大学生服务进行升级,由团南海区委牵头汇聚多部门力量推动南海大学生人才工作。
升级后的《南海区大学生就业创业引导计划》,比原有的工作链条更完善,汇聚部门的力量更广泛,全方位针对大学生乡情融入、实习实践、就业创业等需求精准发力,相信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人才与南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
“南海大学生暑期实践季”就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团南海区委负责人表示,实践季将通过加大对南海大学生的乡情教育力度,树立南海的城市品牌形象,并为他们搭建好实习、就业、创业的实践创新平台,为他们回归南海营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吸纳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人才。
展望
为大学生回乡创业搭建“预科班”
相比往年,今年的南海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更成系统、更为丰富多彩。其中,集中在7、8月份开展的子活动多达15项;在内容方面,与《南海区大学生就业创业引导计划》提出的“重点实施以‘一库一网三平台’为核心的工作措施”(即建立南海青年人才信息库,搭建南海大学生联系工作网络,建立南海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平台、南海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平台、南海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具有很强的配合度,让大学生不仅记住了乡愁、拓展了见识,也增长了本领。
例如,为建立好青年人才信息库、搭建大学生联系工作网络,团区委将面向广大南海大学生开展南海区青年人才联络组活动,在完善各地南海区青年人才联络组架构的基础上,继续物色积极的青年学生担任联络组骨干,配合开展见面会、综合拓展活动等,增进组员之间的交流。在昨日开展的南海大学生座谈会上,主办方组织联络组组员分享了对南海就业创业瓶颈问题、人才工作的意见建议,释放了发展新潜力。
认识南海,才能融入南海、热爱南海。为此,团区委借助暑假黄金期拟组织开展“魅力佛山”南海线活动、走读南海和大学生进企业活动,邀请大学共同参观区内隐形冠军企业、品牌企业、产业园区,以及名胜古迹、教育基地、城市地标等,一探南海城市发展成果,了解家乡的人才发展环境和未来规划。同时,发动开展一连两场的“大学生区情模拟推荐比赛”,引导大学生为南海区的人文、历史、经济、生态、社会等特色项目“代言”,提升他们对家乡发展的认同感。
在社会实践平台搭建方面,实践季保留了每年的“例牌菜”——“暑期实习”。今年,团区委在政府部门、区内企业、社会组织和村(社区)共计挖掘实习岗位近千个,接受全区大学生报名实践,为大学生职业发展引路。而对于有创业意向的在校大学生,激发广大参与者头脑风暴的“模拟商战”活动便是最好的选择了。
此外,为助力加快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暑假期间,团区委还将对全区260多名村(居)团支部公选大学生副书记进行中期考核,了解他们深入体验村居管理工作、解决村居问题的实际成果;携手社工委,发动青年大学生围绕“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主题,结合村居治理中的实际问题开展社会观测、行动研究及反思评估,帮助社区解决实际问题。
声音
绽放美好梦想建设美丽家乡
近五年,团区委联合区大学生成长促进会每年举办暑期活动12~13场,加上各镇街团委举办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五年共计覆盖人次多达2万。
今年暑假,准大四学生麦康婷通过大学生英才计划,成为区经促局(经贸)经济运行科的实习助理。事实上,早在2016年7月,麦康婷便通过该计划成为南海区团委的实习助理。“英才计划为大学生搭建了暑期实习的平台,提供了多元化的实习机会。”麦康婷说,暑期实习锻炼了她的适应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让她在待人接物的方面得到不少提升。
与麦康婷一样,梁肇智也早早地计划好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回到南海,服务市民。梁肇智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大一学生,自2017年起担任狮山镇塘中社区团支部公选副书记。从策划预算、物品购置、沟通联系再到场地摆设,梁肇智一步一脚印地学习。“看到参加活动的人开心,自己也特别开心,感觉到自己的工作有意义。”梁肇智说。中学时期担任班长的他,一直以来都以为他人服务为己任,组织社区团员运动会、慰问社区老人活动之家、为环卫工人送清凉等活动,他忙得不亦乐乎。
“这里的街坊很热情,平时在大街上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喊一声,街坊都会伸出援手。”梁肇智8岁时初到南海,便深切地感受到当地人对“新南海人”的关心。社区团支部公选副书记一职增强了梁肇智对社区的归属感,“工作期间认识了很多朋友,也得到了很多街坊、同事的帮助,不舍得离开社区。”梁肇智说,南海区为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成长、生活的环境,同样,他也希望能为建设更好的南海、更好的社区出力。
文/珠江时报记者苏绮玲 梁雅诗 通讯员袁华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佛山新闻网无关。其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万年投资评审把好“四关”
外媒:政府工作报告释放中国扩大开放信号 力度“超预期”
本科普通批志愿明起填报 两批次首次实行平行志愿
全省宗教工作会议在哈尔滨召开
倡导文明低碳祭扫 让逝者回归大自然——我市推行节地生态葬式葬法17载纪事
实践一“夏”点燃大学生建设南海热情
我县贫困村“双扶双树”宣讲活动正式启动
鞍山今年高考15871人报名 比2017年增加638人
经开区房屋征收中心积极组织开展“网上祭英烈”主题活动
做文明城市的“护卫队”——公交人将“创城”标准融入日常工作
哪里有隐患,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华阴市完成旅游特色名镇和乡村旅游示范村评选工作
青岛啤酒(马鞍山)有限公司新增3.6万罐/小时易拉罐生产线竣工投产
鸡西市地税局深入推进“练兵、比武”
河北将招百名退休教师加入“银龄讲学”计划
7月31日建宁县级专项储备粮轮换竞价销售交易会公告
宿州市工商局以专项整治为推手 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安福县引入一投资2.5亿元大健康产业园项目
天气转冷儿科患者增多 听听专家的建议
本市启动13大项节能专项监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