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国税局勇当惠民强企的【过河卒】


为打造惠民强企的营商环境,通化市国税局把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以落实税收政策、提升执法水平、优化纳税服务作为彻底放、有序管、服好务的三大措施,在简政放权中一步接着一步走,在依法行政中一件接着一件干,在创新服务中一项接着一项成,以一往直前、奋楫争先的实践行动,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政策惠民生,一鼓作气拱到底
  为打造惠民优商的税收政策环境,市国税局在落实国务院六项减税政策中,要求各基层单位政策宣传不留“死角”、政策培训不漏一人、服务措施不缺一项、政策落实不落一户,确保各项减税措施顺利落地,持续推动全市实体经济降成本、增后劲。2017年,落实国家各项税收优惠政策13.6亿元,占国税全口径税收收入三分之一,持续推动全市实体经济降成本、增后劲。
  ——政策优惠助力企业“轻装上阵”。为形成税收“政策洼地”,用足用活现有税收优惠政策,市国税局采取“线上+线下”搭建立体宣传平台,充分利用“税之翼”微信公众号,税企qq 群等网络“微平台”,持续加大税收优惠政策宣传力度,全面释放政策红利。2017年,为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减免税26214万元;为改善民生减免税8041万元;为鼓励高新企业技术研发减免税7173万元;为支持全市文化教育体育减免税8572万元;为支持服务“三农”建设减免税21897万元;为鼓励“走出去”企业,办理出口退(免)税16202万元。通过一系列“放水养鱼”的优惠政策,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
  ——政策杠杆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为扎实做好营改增后续管理,充分发挥政策调控作用,全面释放税制红利,借助全市纳税人网上学堂、税企座谈会、减税政策发布会等活动,提供点对点、一对一的优惠政策涉税辅导,确保纳税人对减税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2017年召开营改增纳税人座谈会36场,召开集中辅导会38场,参加2658人次,深入487户重点纳税人提供个性化服务辅导,全市5076户纳税人增值税税率由13%降为11%,增值税简并税率政策落实面达到100%;为促进全市企业“绿色转型”,节能环保减免税9095万元;为支持金融市场发展,按政策减免税36420万元。
  ——政策服务推动经济提质增效。组织下发符合六项减税条件的纳税人基本情况调查表,分类统计“1+4+6”纳税人底数,实施分类辅导。同时,依据不同备案项目要求,准确把握政策界限,摸清企业资产总额、经营情况、从业人数,确保减税政策备案准确无误。结合通化“大健康产业”布局,国地税部门联合对全市医药业、餐饮业、旅游业等实体经济行业,按经济类型构成、户籍、收入、缴税等情况分类统计,实现科学控管,重点打造税收分析“拳头产品”,献计企业发展、服务政府决策。
  法治促规范,一把尺子量到底
  为打造亲民公正的税收执法环境,市国税局内强规范,外促遵从,进一步建立健全内控机制,采取重点抽查、专项检查、执法督察等手段,推进“放管服”改革各项政策落地见效。持续规范税收执法裁量权,在全省范围内首次实现国地税行政处罚裁量“一把尺子”执法,积极实践“信用管税、信息管税、合作管税”新模式。
  ——实名办税,信用管税维秩序。2017年全市共采集27291户纳税人,采集76935条实名办税信息。实名制实施以来,纳税人只需要携带身份证,通过指纹或者“人脸”识别验证后,直接办理相关涉税业务,不再要求企业出示税务登记证件、身份证复印件等材料,最大程度方便了纳税人。同时,实名办税制系统可以有力打击盗用、冒用他人身份或者利用虚假身份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税收违法行为,对潜在的违法犯罪分子也起到震慑作用。
  ——风险防控,信息管税促发展。以风险管理为导向,抓好事中事后管理,对重点税源企业,及时获取动态税收数据,分析税负变化趋势,实行个性化、专业化涉税管理服务,不断提升纳税人税法遵从度。充分利用金三系统,实现网上申报、减免审批、监督管理信息化。同时,把税收信息化建设融入“智慧通化”大布局,积极与政府各部门保持互联互通,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自助开发了“票流分析系统”,加强税收风险管理,增强信息共享共用,市国税局获得2017年度全国智慧城市创建优秀方案奖
  ——加速国地税合作升级,合作管税提质效。2017年,通化市国地税局成功创建出全国百佳国地税合作市级示范区,一年来,双方累计为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12556户,变更登记25028户,对56076户个体工商业户开展了定期定额核定工作,累计完成对1130户纳税人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工作;协同税务稽查,让税收执法更有序。实行联合进户检查、共同取证、联合审理和协同执行,实现了纳税人和稽查部门“双减负”,避免了执法“多头查”和处罚“多标准”的问题。2017年,联合税务稽查共查补税款1985万元。协同信息管税,让税收共治更有力。双方联合对145户纳税人的欠税情况进行了公告,共清理欠缴税款2833万元;联合开展房地产一体化征收管理,建立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登记制度。全市国税系统共为地税代征相关税费950万元,全市地税系统为国税代征增值税2245万元,既夯实了税收管理基础,又提升了税收共治能力。
  服务接地气,一个杆子插到底为打造便民高效的服务环境,市国税局多层次简化办税流程,进一步扩大即办事项范围,精简办税流程及税务表证单书。全面推行二维码一次性告知服务,让纳税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快速、便捷、准确地了解业务办理的资料准备、基本流程等信息。同时,还实行首问负责制、领导干部值班制、免填单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等,把一系列创新服务推送到纳税人最需要的地方。
  ——只来一个大厅,所有涉税事项一次成。以市国地税联合办税大厅为龙头,全面升级各县(市、区)级办税服务厅,用“进一家门、办两家事”的常态化进一步提升纳税人的“获得感”。全市14000余户纳税人在“多证合一”的基础上,16项国地税业务通过“一窗一人一机双系统”,实现“一窗通办”,真正做到涉税事项一次成,全覆盖。
  ——只需一个确认,随时领购“线上票”。通化家成建筑安装工程处财务会计于女士在自助发票领用区仅用1分钟时间就完成了20组发票领用。她满意地说道:“现在领用发票太方便了,自助办理时间快、不用预约、不用等,想啥时候来就啥时候来。”2017年,通化税务24小时自助办税服务中心正式启动,纳税人只需通过一次确认,就能够在自助办税服务区实现自行办理发票认证、ic 卡报税、网上申报、发票领用、发票开具、信息查询、表单打印等业务,实现了标准化的7×24小时自助办税,目前已受理业务157000余次,网上代开发票280多万份,为全市纳税人提供一条全天候、全自助的绿色办税通道。
  ——只发一个地址,在家坐等“邮寄票”。地处通化医药高新区的通化德济参药业有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表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往返车程就要一个多小时,加上排队等待,一次购票要花上一上午时间。国税推出发票寄递业务后,既省时又便捷。”发票网上申请领购系统是市国税局在2017年推出的一项便民服务新举措,既为纳税人节约了办税成本,同时打破了时空限制,缓解了发票发售窗口的工作压力,让“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再升级。
  ——只点一下鼠标,网上获取“电子票”。市国税局推广电子发票以来,实现了“三方”利好。对企业而言,其领用、开具和查验等都能通过电子发票管理系统在互联网上进行,大幅节约了使用成本;对消费者而言,电子发票更方便保存和使用;对税务机关而言,电子发票促进税务部门规范管理。“企业开具电子发票后,数据实时连接到税务部门,可以对纳税人开票数据进行查询、比对、统计、分析。
  ——只凭一个诚信,办理信贷10分钟。为解决企业贷款难、手续多,时间长的问题,市国税局积极联合地税局、银监部门与全市5家商业银行签订税企银互动协议,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拓宽线上信息交易渠道,完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以与建行开展“小微快贷”推介会为例,凡是取得a、 b级纳税信用等级的小微企业,只凭纳税信用就可进行无抵押贷款,贷款网上签约一次到位。活动当日,就为15家小微企业贷款890万元,彻底解决诚实守信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真正实现税企银三方共赢。
  通化市国税局把打造“惠民、法治、高效”的营商环境作为贯彻十九大精神的新要求和新气象,必将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通化经济新一轮发展为目标,锐意进取,勇往直前。

我市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优惠多多
我市参加全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集中督察工作会议
市商务局(粮食局)、市军粮供应站开展双拥互办实事和夏季送清凉活动
粗心女摊主万元现金放在车篮,小偷一路尾随跟进家门
【封面人物】老党员段志信照顾患病老伴28年无怨无悔
市国税局勇当惠民强企的【过河卒】
会同县开展“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禁毒宣传活动
市国资委对重点领域突出问题进行深入排查
关于“6.23西安楼市新政”的9个问题 西安市房管局这样解答
陈光义率队考察福建南平奶牛养殖项目
7月7日起填报中考志愿 天津生源招生计划75968个
银川电视台9月19日部分节目预告
撑起农民羊肚蘑种植“致富伞”
瑞丰路五中路段布满积冰 过往车辆、行人通行困难
营口开发区公安局破获微信群赌球案件
【文明城行动】便民出行 万余平米破损路已修复
镇江安全产品已建立良好产业基础
绘就“互联网+农业”新图景
这支中国男足拿了世界杯季军
沅陵:工业战线召开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动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