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报传媒集团记者 罗东哲 报道组 柳婧 江玥
近5年来,衢江区已多次成为受瞩目的焦点。常常有领导、专家、设计师慕名来访,不仅因为这里正在进行康养衢江乡村振兴工作,他们更想看看建筑大师王澍,究竟在这里“折腾”出了什么名堂。
黑t恤、黑裤子、黑皮鞋,配上圆脸、寸头、黑框眼镜和满身的书卷气,每次见到王澍,他都是一副标准的文艺中年范儿。前不久,在“浙江衢江生态公厕国际建筑大师设计营”方案发布会后,他接受了衢报传媒集团记者的采访。这位被誉为“中国最具人文气质的建筑家”,为我们呈现了当下中国建筑界代表人物的赤诚,以及思想与行动相结合的力量。
人物小传
王澍,1963年生于新疆,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他擅长书法和山水画,执着践行中国本土建筑学理念,享有“中国最具人文气质的建筑家”美誉。曾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2014年起,他带领团队多次赴衢江区开展合作,用设计的力量开启了康养衢江乡村振兴的新阶段。
“你等等,我来想办法!”
2017年夏天,王澍以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及规划学院教授anton garcia abril一行,来到衢江区黄坛口乡开展三校联合国际乡建工作,试图通过改建,将黄坛口打造成一个新型集镇。
时值6月,天气已十分闷热。在烈日下走了一个多小时,密密麻麻的汗水已经布满王澍的脸庞。他没喊休息,只是拿出纸巾擦了擦,继续带领学生穿梭在乡间小道。大家边走边看边讨论,王澍也边走边拍。
“这房子很老了,我们打算在这次改建中拆除并在原位上设计建造一座公共厕所。”有人突然指着一座明显老旧的平房,告诉王澍。王澍走近仔细打量了一番,“不能拆啊!”他拍了拍那人的肩膀,沉思了一会,“你等等,我来想办法!”走至一幢有着200多年历史的民居前,王澍又感叹:“我太喜欢这样的建筑了,所以希望这样的老房子一定要好好保留下来。”
对于普通乡村的关注是王澍一贯的坚持。早在2002年,他就和妻子、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实验中心主任陆文宇,决定对浙江的乡村做初步的调研。十多年对浙江乡村的观察和理解,让王澍有惊喜也有遗憾。“浙江的古村落里,有一大批代表很高建筑水平的江南民居,但大家向往高楼洋房,这些民居也难逃被拆的命运。”王澍说,他在衢江看到了很多浓缩着农民智慧的建筑,让人兴奋。
在衢江一次探访之旅中,立于湖南镇破石村的一个小山坡上,大量明清时期古建筑依山而建,尽收眼底。听说该村有以明代为主的古建筑28处,为省历史文化名村,孝文化源远流长,王澍显得十分振奋,“这些古建筑是历史与现实的融合,更是今后大发展的基石。”临别每一家古民居,他都叮嘱住户们“一定要好好保护”。
在经济飞速发展和城市疯狂扩张的前几十年,建筑师们把城市作为他们大展拳脚的舞台,一幅幅蓝图变成了拔地而起的摩天高楼。而王澍,没有把目光放在现代城市建设上,他主张城市向乡村学习。这也是他和妻子陆文宇创建的“业余建筑工作室”一直在探索的主题。“不同于大多数的事务所,我们用研究性、实验性的方式做建筑,建造方式决定了我们要控制建筑的数量和质量。”王澍坦言,他相信思想的力量,“这个时代的问题都是新问题,碰到这些问题,思想没有力量是不行的。”
“把诗意筑进衢州乡野”
“我不是简单地去做乡村保护,我是带着感情,这差不多是中国文化最后可以被挽救的机会。”在王澍看来,本土建筑在城市中已经踪迹难寻,唯一的希望在传统村落中。所以,当衢江区政府向王澍发出邀请,他当即提出要选出适合的村子,并试图给出一个令他自己同样满意的答案。此后的每一年,王澍都会带领他的学生,来到衢江进行实地探索。于是,衢江不仅是王澍的尝试,还被赋予了更加复杂的社会意义和更加厚重的冀望。无论是曾一度上了纽约时报的“幸福源公厕”还是“黄坛口集镇改造方案”,当地政府都希望更多的人会来“王澍设计的地方”看一看。
在全旺镇幸福源村,王澍指导设计的公厕沿袭“就地取材”理念:用当地的卵石及毛竹作为主要材料,门口还配有景观水池、毛竹座椅,供游客休憩。
不可否认的是,乡村建设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不能仅关注艺术。“让真正的农民生活在其间,有许多问题和挑战,包括土地政策,邻里关系,经济发展,等等等等。”王澍坦言,尽管这项工作极具挑战性,但他仍然不断试图“在不同地方中做出不同的东西”。
“生态好,鹭鸟归。这里不仅吸引了白鹭,也吸引了我们啊!”6月中旬,在衢江区横路办事处贺邵溪村的村间小路上,一群人边走边看,说话的正是王澍。
生态好,环境佳,是王澍愿意多次来到衢江,并为此地的乡村建设把脉的主要原因。2015年,他在考察乌溪江仙霞湖时,就曾兴致高昂地脱口而出,“衢江让我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还氤氲着乡愁。”在他看来, 好山好水好空气是衢江当前的宝贵财富,更是后发崛起的强大动力。”他曾认真断言,“环乌溪江这条线路,可以打造成世界级的休闲旅游经典路线,绝不亚于欧洲美景!”
衢江的民居古建筑和非遗文化让王澍心动不已:“衢江,基于传统又面向未来,这里有人、有物,有文化。希望我能以建筑为衢江加分。”
于是,由旧砖瓦和陶片组成的“瓦爿墙”、具有江南特色的竹片清水混凝土墙等,这些王澍标志性的建筑,开始在衢江出现。还有倾斜的屋檐、竹制的围栏、厚重的木门……王澍说,他喜欢那些旧砖瓦带着的时间和雨水的痕迹,也喜欢那些看似粗糙、接近天然的材料带来的朴素的趣味,“朴素是中国文人的一种价值观”,而且它们造价低廉,易于维护。
王澍对这些设计解读说,这里除了具备完全合乎规范的纯功能性,还有一些情趣会吸引大家。果然如此,这些有情趣的建筑在还未完工时,就迎来了大量游客和专家。他们赶至衢州寻找王澍的足迹。一些对衢州从无了解的人也来了,欣赏过大师的建筑,他们游览了衢州,感叹:“王澍没有选错地方!”
“公厕,也体现着建筑师的社会责任心”
“建筑师应该担负起社会责任。”这是王澍在采访时一再提起的话题,也是他为何愿意进行生态公厕国际建筑大师设计营活动的原因。他甚至不怕麻烦地促成了十多位国际一线建筑大师相聚衢江,将建筑设计的前沿理念和先进技术运用到衢江的“厕所革命”实践中来。
这些建筑师们在打造了一批具有相当品质性和标杆性的建筑作品的同时,还将策划一系列配套于公厕建设的文化活动,扩大影响力,以期促进公众参与到这一意义深远的事件中来。无怪乎有专家认为,这次“设计营”系列活动是一种对文明的探索和回溯,也是衢州进行文明城市创建和美丽大花园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
“厕所革命的重要性已经无需多言了。这次设计营活动是衢江推行“厕所革命”的深化和实验,是讨论如何推动文明发展、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王澍说,“城市发展过程中,如何延续乡土文化的生命力?”王澍表示,从“生态、文化”角度出发,以小见大,通过公厕来延续乡土文化,使公厕不仅是公厕,更是城市发展中的细节补充。
“如今的厕所,已经不再只是厕所。”在王澍看来,厕所不仅影响市民的生活体验,更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涵养与文明。他以全旺镇幸福源村的公厕为例。近年来,这一初涉旅游的小村落,在游客遭遇如厕问题上犯了难。是王澍带领学生破解公厕难题。他在指导、设计中更主张采用当地毛竹、石块等材料,有双坡顶设计,既具有民族的审美,也有时代的创新和表达,不仅让建筑与植物、河流、村民保持良好关系,且能有效控制成本。如今,这一厕所不仅具备着最原始的功能,也成了村口的标志性建筑。
“保护农村,我倾向保护传统乡村中的那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生活状态,这对中国的未来至关重要。”王澍说,中国14亿人口能高密度地生活在一起,还能保持和谐的礼仪和处理群体关系的方式,体现的就是文化的力量。
“我们聊这些,其实就是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如何让文化力量重返乡村,如何让乡村拥有高质量的教育水平,这些都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内容。”王澍认为,城市化绝对不是单向地把农民推到城里去,真正的城市化应该是双向的,还应该有大量的文化人到乡村去。而作为中国极具代表性的建筑师,他也有自己对这一称号的理解,“建筑师光为人服务是不够的,想要真的对社会有所贡献,就必须要变成一个文化战士。”
光谷一路路口禁左带来不便 交警:周末调整
高伟: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推动朝阳全面振兴发展
我们好着呢!特朗普亲口证实:不会炒掉米勒
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回应教育热点问题
内江将聘请60名监督员“紧盯”领导干部“生活圈”“社交圈”
致敬建筑大师王澍: 建筑师想要对社会有贡献,就必须要成为文化战士
大朗开展“八一”慰问活动
31家香港文创企业“抱团”考察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
连续多日昼夜温差超10℃ 一进寒露,市区天凉好个秋
北京市怀柔区委书记常卫带队调度北京国际电影节整体筹备工作
市城市更新局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培训
首套利率上浮20%少数银行暂停接单 房贷收紧为哪般
褚集镇“四化”焕发文明新风
一封被耽误47年的信现身指北针盒底!如今他想替信寻主
鱼化寨环卫工因烟头被罚900余元 已叫停考核管理办法
【大使看上合】巴基斯坦驻华大使: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内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视频)
车管处:个人购买出租车经营权须具"首车"等资格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计生协志愿服务走进社区
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融合发展 全面提高卫生服务水平
今年宁波中心城区将新增近千座公厕 而且全部网上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