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50亿元的京东集团长春亚洲一号项目效果图
总投资10亿元的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项目效果图
总投资22亿元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园项目效果图
总投资37亿元的普仁国际医疗健康城一期项目效果图
总投资10亿元的晰晰农业发展中心项目效果图
总投资36.8亿元的长春北湖新城吾悦广场项目效果图
总投资25亿元的长春铁路综合货场项目
总投资54亿元的航天信息产业园项目
总投资63亿元的龙翔国际商务中心A区项目
总投资20亿元的长德智能装备产业园项目
总投资35亿元的欧亚北湖购物中心项目
总投资94.5亿元的天都国际商务中心项目
产业是强国之基、兴国之本,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近日,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在长春新区调研时指出,长春新区在全省振兴发展全局中地位特殊重要,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入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推进全省走出振兴发展新路和长春市“打先锋、站排头”进程中当尖兵、作表率。要以数字化智能化引领转型升级,着力推动产业、模式和体制机制创新。要加快全方位开放,进一步加强通道和平台建设、加快产业和贸易发展。要优化人才环境,全力引进、培养高端人才和顶尖团队,切实注重基础型、应用型人才队伍培养建设,特别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新一代创新企业孵化器在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和人才培养上的重要作用。要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切实把项目建设好、把招商引资引智实施好、把“三抓”“三早”开展好,以亮丽的成绩单,给全省作出表率。
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王君正在长春新区调研时指出,长春新区要以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培植新兴产业、做强实体经济,着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见成效。要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在推动转型升级上见成效。要强化创新驱动,着力在培育发展新动能上见成效。要深化改革创新,着力在优化发展环境上见成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在建设宜居宜业城市上见成效。
打造一个创新繁荣的新区离不开项目建设和产业支撑。长春新区始终坚持“项目立区、项目为王”的发展理念,一批批重大项目正在热火朝天地推进当中,真正做到了储备一批、开工一批、达产一批,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今年,长春新区计划全年开工项目406个,其中,新建180个,续建226个,总投资达到2500亿元,当年计划投资790亿元,其中产业项目占比61%。大项目建设对新区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强,在引领城市创新发展的同时,也为长春全面加快振兴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近年来,随着国家密集出台一系列促进东北经济增长的政策,新一轮东北振兴正鸿篇开卷。作为全面振兴发展的“领头雁”、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宜居宜业的“示范区”,长春新区重担在肩。未来,将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强化有效投资第一、项目优先的发展理念,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干事创业,全力以赴地推进各项重点任务,切实在新区形成大抓项目、大上项目、大建项目的浓厚氛围。
以创新繁荣经济,以项目立区引领打造东北创新繁荣“新样本”。我们深信,在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中,长春新区一定会再创“新区速度”,试出“新区经验”,走出创新发展新路,成为吉林创新繁荣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长春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在发展方式、发展路径、发展目标上,都追求高质量发展,提高发展标准和项目准入门槛,坚持“高端化定位、大项目支撑和新产业带动”。围绕转型升级,狠抓新兴产业培育和招商引资工作,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狠抓实体经济项目和扩大有效投资。贯彻落实省市“抓环境、抓项目、抓落实”精神,围绕促进项目“早落位、早开工、早见效”,4月20日,长春市组织开展2018年春季重点项目开工活动,长春新区56个项目集中开工,拉开了项目建设的大幕,掀起了项目建设的热潮。在长春新区,每一处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都令人感受到跨越奋进的足音;每一个重点建设项目,都描绘着新区磅礴发展的壮美蓝图。
项目数量多规模大 全力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项目是立区之魂,决定着新区发展的未来。今年,长春新区春季集中开工项目56个,总投资390亿元,年内预计完成投资153亿元。从投资规模看,亿元以上项目38个,亿元以下18个;从产业类型看,工业项目22个、服务业项目18个、基础设施项目14个、社会事业项目2个。
在项目建设上,长春新区新区全面展现了“新区速度”,此次开工项目总体呈现出数量多、质量好、速度快的特点,对于新区迅速提升发展实力、加快赶超先进,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总投资50亿元的京东集团长春亚洲一号项目,总投资37亿元的普仁国际医疗健康城一期项目,总投资36.8亿元的长春北湖新城吾悦广场项目,投资12亿元的中庆集团装配式建筑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项目,总投资7亿元的晰晰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心项目,总投资6.4亿元的金赛生长激素项目……这些引领性、带动性都很强的大项目开工,一批集聚性、标志性强的项目纷纷落地,这些实实在在的项目,为长春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将在做大经济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发挥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通过这些龙头项目的发展带动,将大大提升新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对于拉动全区经济增长、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助推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推动吉林省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建设数字新区 争当吉林新一轮振兴尖兵
当今,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成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支撑。做大做强数字经济,不仅是传统产业打破技术要素产业周期壁垒、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的必然选择。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发展“数字经济”,面对呼啸而来的数字经济大潮,吉林省提出打造“数字吉林”,长春提出建设“数字长春”,长春新区作为创新发展的试验田和排头兵,必须有更大作为,更要加快建设“数字新区”,利用区内大数据及先进制造业良好基础,研究如何推进“互联网+制造”,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为建设“数字新区”提供产业支撑。
在长春新区华为云计算中心,干净整洁的机房内,云平台已搭建完成,一台台崭新的云服务器进入工作状态,各司其职……华为云计算中心的投入使用,不仅会拉动长春市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长春智慧城市建设从理想变为现实,使数字长春建设实现质的飞跃。围绕长春已有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诉求,结合华为公司云技术资源优势,长春新区正与华为公司联合打造四大产业中心,即东北亚高端智能制造支撑中心、东北亚大数据产业聚集中心、东北亚现代服务业支撑中心和区域信息消费中心。利用“互联网+”模式完善产业配套,营造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助推长春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长春区位优势、成本优势和华为在大数据领域的全球领先技术优势,将长春打造成大数据存储及处理中心;利用华为云计算,重点服务于现代汽车、物流仓储、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产业,吸引一批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来长春发展,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在长春,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这样一个项目正拉动一个产业快速发展。
京东集团长春亚洲一号项目也在此次开工项目之列,京东长春亚洲一号项目是集物资集散、仓储加工、多式联运、城市配送、信息处理、配套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内一流电商营业(吉林)中心。京东在长春新区的落位,为长春新区发展数字经济再添助力。
除华为与京东外,长春新区航天信息产业园在卫星信息技术应用上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卫星及应用等产业的智能制造水平。北方化工灌装设备依靠自主科技研发、发展成为我国化工灌装行业自动化智能装备领域的龙头企业,装配式建筑产业园、长德智能装备园等项目发展前景无限。长春新区这些项目和企业在数字化、智能化方面风生水起,未来,长春新区将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弄潮儿。
建设开放平台 打造开放型经济体系
立足吉林看新区、放眼全国看新区、走向世界看新区,长春新区是吉林省融入“一带一路”、面向东北亚开放的先行区和桥头堡。
成立以来,长春新区建设以物流为先导、以贸易为龙头,通过国际空港、国际陆港的建设使开放平台更加完善、经济外向度不断提升,2017年10月,长春国际港开通,中欧班列首发,这是新区在对外开放迈出的关键一步。长春新区以此为突破口,加快物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面向东北亚和欧洲的国际物流,真正让新区成为“一带一路”北线多式联运的重要枢纽。
当前,在长春新区,铁路综合货场、龙嘉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国际物流园、商务区等重点基础设施和开放平台正不断加快建设进度,提高建设质量,尽早发挥效用,为长春新区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提供硬支撑。当前,长春新区重点抓好“两港、两通道、一国际商务区”建设。“两港”即国际陆港和国际空港,国际陆港坚持招商引资和项目落位同步推进,加快物流园核心区10平方公里“九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年底前引进落位5个功能性、加工类项目,国际陆港作业区海关和商品检验检疫监管场所,在长春海关和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正在积极争取;国际空港重点实施龙嘉机场二期扩建及配套基础设施工程,今年完成投资12.8亿元,预计7月投入使用,同时积极研究增加新的国际航线。“两通道”即国际物流通道和国际数据通道,国际物流通道依托已开通的中欧班列,尽早实现常态化运营,以物流为先导,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贸交流与合作,促进我省更好地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争取年内实现运行,为长春新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国际通信服务,进一步促进外向型和数字型经济发展。“一国际商务区”指龙翔国际商务中心,着眼于提升国际商务服务功能,重点推进龙翔国际商务区A区建设,包括龙翔国际大厦、创投中心大厦、科技馆、五星级酒店、金融大厦等标志性建筑,今年完成百米以下结构封顶,同时采取市场化手段,积极推进B区建设。
风物长宜放眼量,未来,长春新区将依托禀赋优势,以更宽视野、更高目标、更实举措推动全面开放,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成为吉林省对外开放新高地。
项目科技含量高 为区域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长春新区的“新”贯穿规划、体制机制等各个方面,在项目建设上,也同样确保建设的项目都是高质量、无污染的,可持续的。一批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即将建成投入使用,一批科技项目集中开工,促进新区走出一条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
航天信息产业园一期项目全部投产后,将达到年产30颗卫星能力,依托吉林省科技研发力量及国家级新区长春新区先进装备制造、光电及卫星技术发展优势,航天信息产业园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以卫星研发与生产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以及空、天、地一体化的遥感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对下游产业形成巨大的龙头带动作用。华阳玄武岩纤维项目采用世界最先进的纤维生产技术,投产后生产的超细玄武岩纤维、单丝玄武岩纤维将填补国内空白,摆脱对国外高强度玄武岩纤维产品的依赖,可以让国家生产技术进步20年左右。建成后年产高强度玄武岩纤维及制品3万吨,可实现产值15亿元。长春金赛药业生长激素二期项目的开工建设标志长春金赛药业向着全球最大的生长激素生产企业迈进,向着百亿级规模迈进,向着国际化发展道路迈进。将有力推动长春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对于优化新区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水平都将起到重要作用。东北亚国际科创孵化中心项目主要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新区重要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和双创平台。长春中白科技园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孵化厂房、综合服务楼、产品展示中心及其他附属配套设施等。另外,北方化工灌装机器人生产线项目、长光宇航航天结构复合材料件项目等科技含量高的项目也在积极建设中。
围绕这些科技含量高的项目,长春新区加快培育新兴产业,紧盯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着力引进人工智能、新材料、光电信息、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卫星和大数据上下游等新兴产业。通过不断引进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带动产业优化升级。
“一年打基础、两年成规模、三年见成效”。新建项目拔地而起,续建项目渐成规模,项目建设有效拉动了新区经济快速增长,为长春新区建设成为改革排头兵、开放最前沿、创新最亮点、发展新动能奠定了坚实基础。长春新区将以奋斗者的姿态把各项事业不断推进,为推动吉林省高质量发展、走出振兴发展新路交上一份亮丽的成绩单。
北戴河家风故事展拉开帷幕
我市出台矿山复绿“最严”考核办法
祁阳县自来水总公司冒雨抢修保供水
消防演练进医院 普及知识送安全
我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专项督查
长春新区:打造数字新区 在振兴发展新路上当尖兵作表率
采茶之乐
省公务员考试中山市现场资格审核地公布,考生可以上网查询笔试成绩
市民防办开展人防工程维护管理标识牌试点观摩暨“人民防空进社区”宣传活动
潍坊市科技局赴安丘市核查“温比亚”台风灾情房屋倒损情况
上海化工消防率先完成现役力量与企业专职队换防交接
西宁大十字型高速网骨架建成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局开展电气火灾综合治理专项检查
【高考进行时】爱心矿泉水赠给“爱心送考”司机
三部中国影片将亮相2018年威尼斯电影节
万年投资评审把好“四关”
外媒:政府工作报告释放中国扩大开放信号 力度“超预期”
本科普通批志愿明起填报 两批次首次实行平行志愿
全省宗教工作会议在哈尔滨召开
倡导文明低碳祭扫 让逝者回归大自然——我市推行节地生态葬式葬法17载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