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岁的詹求锋是六安江淮永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数控班班长。自2003年进入公司以来,他一直在生产一线从事数控加工工作,秉持“精益求精,坚守智造”的精神,他在工作中学习成长,在实践中钻研创新,为公司解决和攻关了一大批加工及技术难题,成为公司技能创新性人才的优秀代表。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安徽省劳动模范”、“六安市劳动模范”、“安徽省技能大奖”、“安徽省技术能手”、“六安市技术能手”、“安徽省青年岗位能手”、“六安市首席技师”、“安徽省技能大奖”等荣誉。
苦练本领,在岗位上成长
15年前,刚进厂时詹求锋对数控车床一无所知。当时车间仅有的三台高效数控车床不仅加工精度高,而且效率是普通车床的三到四倍。“我一定要学会操作数控车床!”詹求锋一头钻进数控车床操作中。
从没操作过数控设备,他一边干一边借来专业书籍和机床说明书,一个指令一个指令的琢磨,不懂的地方就向老师傅请教,一天没弄明白,就两天、三天……直到弄懂弄会为止;没有实践操作经验,他借来电脑,安装模拟编程软件,一遍遍尝试运行。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月后他便开始单独编程操作。一年后,他被车间提为数控班班长,并开始新品试制工作。
试制件品种多,产品复杂,技术要求严,对操作者的加工工艺水平、技能水平是极大考验。詹求锋一点一点地摸索,逐步积累经验,新品交验合格率不断提高,有效地确保及时交样,受到客户的好评,也为公司赢得了市场。
敢于革新,解决生产难题
2013年,江淮永达签订一个月产4万件汽缸套订单。为此,公司专门购置了8台高效自动化数控车床组成生产线。在产品加工过程中,总是有铁屑缠绕在工件及刀具上,影响产品质量和机械手正常上下料,降低了生产效率。怎样提高产量及效率在詹求锋脑海中萦绕。
说干就干。詹求锋一点一点地尝试优化程序,一点一点地改善刀具,通过加装钩屑装置,调整机械手程序,终于解决了难题,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单班产量由80件提高到140件,满足了月产4万件的订单。同时,还降低了人工成本,原来需要10台设备11人才能完成的产量,改进到只要6台设备6人就可以完成,为公司每月带来150多万元的产值效益,获得公司的mcu项目奖励。
2016年11月,江淮永达承接了一军工研究所某型号设备加工订单,技术要求极高,之前在其他公司加工成品率只有10%左右。詹求锋接到任务后,反复的试验,整天加班加点泡在车间,终于找到有效加工方法,将加工的成品率提高至95%左右,满足了军工研究所的装机需求。
不断钻研,持续创新攻关
2014年10月,詹求锋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现被认定为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该工作室在他的主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攻关,解决了企业实际生产中遇到的一系列困难。
把员工从繁杂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公司的自动化滚齿机需要改变机械手路径。如果寻求外援,需要6多万元的设备改造费,詹求锋接受此项任务。他和工作室成员耗时6个多小时趴在设备前手工抄写程序,把程序时刻带在身边,一有空就琢磨程序,再反复试验,经过半个月的奋战,终于完成机械手动作的设计,并顺利应用到生产中。
近几年,江淮永达立足于做好基础产业,向整机领域迈进的思路。设计研发高精度数控拉刀磨床。该项目先后获发明型专利、“安徽省新产品”、安徽省首台套项目,目前已研发到第三代。詹求锋在该项目组中担任着重要角色,负责系统母程序的编写与调试。经过他日夜反复调试与完善,该设备实现自动测量、自动生成程序、等量磨削,拉刀的使用寿命提高约50%。目前该设备已投放市场,并形成销量。
苏成玉 孔庆好 皖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储勇
王小鸿:新型政党制度的根与魂
五通桥区农业局积极开展2017年“廉政宣传周”活动
4月1日起 市交管部门对8个非灯控路口“车不让人”行为实施电子抓拍
生命无返程,安全记心中
88家农企农场拟获692万元扶持
精益求精 坚守智造
宣城干部群众坚决拥护宪法修正案通过
安阳市妇联来林调研基层妇联工作开展情况
能聊天能卖萌 市医院来了几个机器人
流转冬闲田种植景观花
资本市场担当社会责任的生动实践 中原证券:金融创新助力脱贫攻坚
我市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着力提升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质量水平
省质监局检查组莅衡督查节前特种设备安全工作
市文广新局召开党支部书记述职大会
郸城:脱贫攻坚再推进协力打赢攻坚战
灵武市餐饮单位“煤改气、煤改电”完成89%
相山区获评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
东山县市容局:依法拆除违建物,拆违控违不放松
十二年,走出技术中坚路
首届无锡好桃品鉴活动举行 评出10个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