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湿地守护和建设者”的一天

黄河湿地美,实干见真章。4月17日,笔者走进黄河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指挥部,爬坡、下滩,带您感受“黄河湿地守护和建设者”的一天,体验他们工作背后的艰辛和付出……
  黄河湿地美,实干见真章。4月17日,笔者走进黄河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指挥部,爬坡、下滩,带您感受“黄河湿地守护和建设者”的一天,体验他们工作背后的艰辛和付出……
  黄河滩边敬业的拍鸟人
  早晨6点,像往常一样,指挥部工作人员杨永锋身穿一身休闲运动服,脚踩运动鞋,驱车不到十分钟,来到黄河滩边。
  春日早晨的黄河滩,雾气朦胧、乍暖还寒,穿上羽绒服也不觉得暖和。河面上、天空中、树林里,不时有鸟儿扑棱着翅膀飞过,鸟叫声不绝于耳。
  “早晨和傍晚是拍鸟的最佳时间,这时候光线柔和,人类活动少,鸟儿都出来觅食了。鸟儿警惕心很强,拍照人要尽量穿深色衣服,不能大声说话。”杨永锋边说边拿起相机,背着三脚架,越过草地砾石,步行到河边,在一处有河心岛的地方停了下来。
  “听,从那个小石堆上传来的鸟叫声,就在那儿,有两只灰头麦鸡。”杨永锋边调整相机边指着不远处小声说道,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
  “刚刚钻水里的是普通鸬鹚,抓鱼去了。快看那儿,在柱子旁边,游着一对鸳鸯,鸳鸯可是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呢!……你不知道,前几天我还抓拍到了一只逮到鱼的鹗,这是一种猛禽,也是国家二级保护鸟类。”说话间,为了捕捉鸟儿最动人的瞬间,杨永锋手持相机调整角度,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站立、一会儿趴下,拍摄间隙,不时搓手哈气取暖。有时为错过的鸟儿感到遗憾,有时又为抓拍到的瞬间而兴奋。待到8点,收拾器材,准备离开时,杨永锋的裤腿和鞋子已经被露水打湿了,沾满了泥土。
  杨永锋是专门负责黄河湿地影像资料收集的,记录湿地建设过程和生态变化,拍摄湿地鸟类是其中的一项工作。今年以来,他已经拍到了45种鸟类,为湿地生态的恢复与建设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昼夜巡查的执法保护小组
  上午8点30分,阳光明媚,天气暖暖的。吉利湿地管理站站长关自利在办公室召开碰头会,对指挥部上午的工作进行分工。
  9点左右,由湿地巡查小组、湿地派出所、吉利黄河河务局、区国土资源局组成的黄河湿地执法保护小组开始对保护区进行巡查,主要职责是及时发现并制止私搭乱建、非法捕捞等违规现象,对阻碍工程建设等违法行为进行处理。每天巡查2次,每次2小时左右,夜间巡查一周2-3次。
  一辆警车、一辆黄河湿地执法宣传车,行走在高低不平、狭窄曲折的小路上。
  “白天,迎着大风,吃着沙子,俺们早就习惯了。晚上巡查,处理违法行为,有几次都是熬到凌晨。”执法小组组长黄丙章介绍说。
  一路颠簸一路行,车辆停在了南陈村黄河桥下。“桥下有私建收集池的情况,这些收集池都是用来储存废水的,会造成环境污染,前段时间刚刚拆除了4个。”小组成员王建民边说边走到一处已经拆除的违建水池前察看情况,确定没有续建后才放心。
  在南陈滩,几个高大的红色警示牌树立在黄河边,提醒人们不要打鸟、捕鱼,要爱护黄河湿地。“这儿有渔网,像是昨天刚下不久。”突然,小组成员张勇指着河边一段绳子大声喊道。大家齐心协力,剪掉绳子,收回4个渔网,放掉了被捕捞的鱼虾。
  车辆一路东行,进入了黄河滩白坡村东大门区域,这里的鱼塘已经被政府收回。在一处干塘边,巡查人员发现几个人正在往鱼塘里放水,及时上前制止。
  “为啥只针对俺们嘞?那边也有人放水养鱼,还种菜呢......”一位准备放水养鱼的人叼着香烟蹲在地上抱怨道。
  “师傅,看你说的,这儿收回的鱼塘都不能再放水养鱼了,这是黄河湿地保护区,大家都一样,没有特例......”经过几番劝导,直到这几个人拆掉了相关设施后,工作人员这才放心离开。
  在处理完3起违规采砂事宜后,已是正午时分。“你还没见过这场面吧?巡查中见的人啥样都有,早已习惯了,挨骂受气太正常了,我们都准备好作长期战斗。”湿地派出所所长康亚杰边说边拿起水瓶咕咚咕咚喝了几大口。
  中午11点40分,执法小组回到办公室。黄丙章总结汇报了上午的巡查情况,特别对出现的个别砂石厂违法运作情况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在巡查记录本上作了详细记录。
  据了解,今年以来,黄河湿地执法保护小组共撤走渔船5条,拆除捕鱼设施4处,强制清理黄河河道内船只8艘,拆除冶戌滩跑狗场1处,拆除彩钢房2个,处置违法采石挖砂5例,处置3起乱倒垃圾现象,劝诫驱散烧烤和钓鱼人员50余人次,有力地维护了黄河湿地生态面貌。
  繁忙的黄河湿地项目工地
  “明天几点到洛阳?我们到时候去接人。”
  “规划设计院要过来汇报方案,好好准备下。”
  ......
  下午2点30分一上班,关自利的电话就响个不停,在接连协调了几个事儿后,关自利带着工作人员下滩督查项目进展。
  小车行驶在坑坑洼洼的泥路上,路过白鹤洲科普教育基地,推土机嗡嗡作响,正在进行路网绿化提升。
  在生态保育区,波光粼粼的黄河水清澈见底,几只白鹭在河边漫步,蛙声、鸟声此起彼伏。长长的木栈道旁,一个月前刚刚种植的鸢尾开出了蓝色的小花,在高大的翠柳和杨树下,柽柳、香蒲和芦苇已抽根发芽,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向地面,微风徐来,闪闪发光,风景如画。
  “别人看到的是现在的美景,我们经历的是整个修复建设的过程。”关自利边走边指着周边的沼泽地说。
  越过遍地的鹅卵石,在“万里黄河第一清”观景石现场,一名工人正在巨大的石头上刻字,摄像师站在一米多高窄窄的基座上对刻字过程进行实录。为了记录下这一纪念性瞬间,杨永锋时而爬上脚手架、时而钻到草丛中进行拍照,出来时,杨永锋的裤腿上沾满了柳絮。
  “有一段排水沟两侧土方有塌陷,鸢尾花歪七扭八的,需要抓紧培土。记得提醒工人们不要乱扔垃圾,保护好湿地环境。”返回路上,项目负责人韩宁一边与施工队负责人交谈,一边顺手把木栈道旁的塑料瓶捡起。
  一路上,关自利的电话不断,对他来说,一天接打百十个电话是正常的。刚出生态保育区,指挥长还打来电话询问进度,督促工程进展。
  白坡村地段的小路上,几十名村民聚集在地边,工作人员张少锋正在现场督查丈量土地,这是经过多次协调后准备收回的滩地。路过精品区植物园,几名工人正在植树,不远处挖掘机、卡车来回穿梭,挖土垫岛,整理水系。“要重新测量河道,对接吉利黄河河务局。”临走前,关自利对施工负责人交代。
  下午4点,关自利到政府办参加生态红线划定会议。韩宁带人来到河清园,了解项目签证汇报方面的情况,协调相关事宜。
  下午5点30分,张少锋回到办公室向关自利汇报完工作,又下滩去了,直到晚上8点才回家。听完汇报,关自利向市里发送了相关文字材料,随后又给区委副书记、黄河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指挥部指挥长孙毅辉通电话,汇报一天的工作进展,提出存在的问题,孙毅辉对工作提出了要求。
  待忙完一摊子事儿,已经下午6点多了,关自利这才坐下来抽空翻看《中国绿色时报》,察看相关政策,了解各地湿地方面的新闻动态。而杨永锋,已经坐在办公桌前,开始整理照片,直至深夜才回家。
  目前,正在实施的黄河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河清园项目、白鹤洲西大门项目、保育区项目、三合亭项目、木栈道延伸项目、“万里黄河第一清”景观石设置项目均已完工,其他项目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
  采访手记:跟随湿地指挥部工作人员只跑了一天,笔者就已经觉得口干舌燥、腰酸腿痛、体力不支,脚掌也脱皮了。而对于湿地指挥部工作人员来说,他们整天在湿地来回奔波,还要处理招投标、收地、工程建设、执法巡查、协调有关单位、记录生态变化等各种事务,干的是不折不扣的体力活儿,更是马虎不得的操心事儿。白天下滩,夜晚伏案,加班是家常便饭。不论春夏秋冬,风雨挡不住他们匆匆前行的脚步;“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他们平时工作的真实写照。
  黄河是母亲河,黄河湿地是大自然赐予吉利的珍惜资源和宝贵财富。保护好黄河,守护好湿地,湿地指挥部一刻不停歇;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大美景观的渐次呈现,少不了湿地指挥部工作人员的执着和敬业。向“黄河湿地守护和建设者”致敬!(周慧婷)

农贸市场“蝤蛑绳”卷土重来 116斤蝤蛑44斤绳
洛阳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局地伴有短时强降水
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央第1督导组赴石家庄、保定、邯郸及定州、辛集开展下沉督导
新宁朱元冲村村民自愿保护生态 充当民间“河长”
平和推进县城垃圾转运站建设
“黄河湿地守护和建设者”的一天
汽修危险废物 该如何处置?
芷江机场28日启用冬春季航班时刻表 部分航线时刻班次有变化
滨州上半年药品市场监督检查情况通报:稳中向好但仍存在这些问题
为新时代新变革凝魂聚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述评
市油田艺术中学举行"颂中华 庆国庆"手抄报展示活动
2018长春国际马拉松央视直播开启
公共广场竟有人收停车费 提醒:遇到有人乱收费可报警
奋力谱写新时代唐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上)
推动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全市各地各部门积极开展宣讲活动
深圳宇宏集团十亿投资铜盆水森林旅游康养项目
烟台芝罘区殡仪馆将翻新骨灰寄存处 将分两期施工改造
天气渐暖 花卉热销
市邮管局对快递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督查
宿松县:王华主持召开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