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下“摇钱树”致富千万家 ——黎川多种模式助推香榧产业快速发展纪实


  9月3日,笔者走进黎川县宏村镇千亩香榧示范基地,只见满目青翠,郁郁葱葱,一棵棵香榧树迎风摇曳,细长的叶子在阳光照耀下泛着绿光,一枚枚即将成熟的香榧果挂在枝头,惹人喜爱。据陪同的香榧办干部介绍,这片香榧林栽种于2012年,去年开始挂果,今年预计能采摘青果1万公斤,俨然是一座绿色宝库。
据了解,香榧被黎川县列为“十三五”六大产业之一,目前全县流转山场3万亩,种植香榧2万余亩,形成了以岩泉国家森林公园周边8个乡镇为主、其他乡镇为辅的种植区域。香榧全身是宝,果子可食用可酿酒,青皮可提炼精油也可做化妆品,目前干果市场价每公斤320元。香榧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但由于种植周期长,10年以上的树龄方可挂果,加上种植成本高,从种植到挂果每亩成本高达8000元,想要在一段时间大面积推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该县自2012年引进冠军集团发展香榧产业后,为何能在短短6年发展到如此规模,且不断有农民主动种植,呈现出一派喜人的发展前景?日前,笔者走进各乡镇一探究竟。
宏村:“以地换树”破解林地流转难题
在引进香榧产业后,宏村迅速成立香榧合作社,社员主要为在职或退休村干部,他们对各村情况了解,且个人素质比较高,又有大量与村民打交道的经验,既通晓政策,又能很好地协调香榧公司和当地农民之间的关系。
建立产业基地最重要的是林地流转。起初,企业选择的是一次性买断林农40年的林地经营权,但农民担心日后利益受损,心存疑虑。为打消农民的顾虑,宏村镇政府、企业、林农三方反复算经济账和生态账,经过比较,汇聚集体智慧的“以地换树”模式应运而生:林农每提供一亩林地给企业种植香榧,企业送给林农一棵香榧树的收益作为林地租金,并按挂果时间的递增效益核算林农收入。如此,以40年计算,林农每亩林地可直接从香榧果中收获保底租金6280元。目前,该镇流转林地1.2万亩,种植香榧1万余亩。
樟溪:造林大户引领助推香榧产业发展
余小玉是樟溪泉隆合作社的一名理事,长得瘦瘦黑黑,言语不多,却很有想法,是当地有名的造林大户。今年,他种植了30亩香榧,并套种了西瓜、大豆、芝麻等农作物,既改良土壤,又增加了收入。“我打算明年再种植50亩,由于有我们带头,流转林地的工作就好做了。”
樟溪乡2015年开始种植香榧,起步较晚,但势头很猛,目前已流转林地近8000亩、种植香榧3000亩,同样以“以地换树”模式,借助合作社推动香榧产业发展。但与宏村合作社主要成员是村干部不同,樟溪香榧合作社的主要成员是造林大户。这些造林大户对当地土壤、气候、山场情况一清二楚,多年的造林经历以及造林成果,使得村民对他们的话语信服。他们为企业流转林地的同时,个人也种植香榧,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
厚村:能人返乡示范带动千家万户
因有事未及时赶回家参加浙江农业大学戴文胜教授的香榧讲座,8月29日,厚村乡三源村村民涂高祥,拉着黎川县香榧办负责人,奔赴杭州找到戴教授,就香榧的种植、产业前景等有关问题请教了大半天。戴教授的话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心,回到家后他更加积极着手流转山场,与林农签订合同。
涂高祥在外打拼多年,积攒下一定资产,目前他已流转林地1500亩,计划今年种植香榧400亩。该乡把鼓励、引导当地外出创业能人返乡种植香榧作为快速发展香榧产业的切入口,以能人示范带动千家万户共同种植。
刘霞

截至19时20分 海口市区无积水点路段
李克强在第20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全文)
轨道交通1号线西-孔区间左线盾构首推100环
永定区开展创建省文明城市(区)“传承好家风 文明千万家”主题讲座
第三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将迎“期终考”
种下“摇钱树”致富千万家 ——黎川多种模式助推香榧产业快速发展纪实
市领导来区调研村和城市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南谯关工委“五老”志愿者开展助学活动
潜山县脱贫攻坚社会兜底、乡村旅游扶贫工作会议召开
全省危化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在常召开
长春市消费者协会发布2017年消费维权十大案例
2017“世界城市日”主题活动践行低碳理念
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
昆明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生活垃圾分类今年覆盖主城3成街道
洛川县检查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当场交办问题整改任务
马宫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治”行动
内江每年将评选“现场管理先进企业”10户
食药监局:规范销售处方药 严格监管有保障
观察:为何南京某区少数干部对落马书记表同情
5月21日起公交34路临时调整的补充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