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讯(长江日报记者黄洁莹 通讯员王丽)3月23日下午4时,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徐涛教授来到华中师大一附中,给学生们上了一节“工程技术和生命科学的汇聚”的讲座。这是华师一附中“院士课程”请来的第16位院士,课程开办4年,请来了施一公、黄旭华、张俐娜等一批中国学术界泰斗级大师来跟高中生面对面交流。
徐涛是湖北宜昌人,出生于1970年,这个“70后”科学家也是中国目前最年轻的院士。“在讲座的开始,我想跟同学们分享一下我的求学和研究经历。”徐涛点开ppt,聊起了自己的求学故事。1988年,这个宜昌伢来到华中科技大学自动控制工程专业读书,因为当时这个专业“最热门”。但在学习期间他开始对医学和生物学有了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同济医科大的生物医学实验,并在研究生期间参与到北京医科大的实验项目,“我经常到学校里蹭课,学习一些免疫学和神经学的知识。”
这些跨界学习带来的综合能力,为徐涛赢得了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得主埃尔温·内尔教授的青睐。1995年,他受邀到德国参加研究。“内尔教授把他的实验台‘传’给了我,让我接替他做实验。”徐涛说,在重新搭建的实验台中,他充分感受到了多学科研究素养的重要性,“我的数学、物理和生物、医学知识都派上了用场。”
这位年轻院士的学习研究经历,让现场的高中生除了钦佩,更多是启发。“当下,跨界学习是一个必须的能力,我也希望自己能把基础学科打牢,为以后跨界学习做准备。”高二(22)班的龚旭阳说。徐涛也借内尔教授的一句话“喜欢一件事,就不会觉得累!”鼓励孩子们在学习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2014年,华师一附中开设“院士课程”,每学期会邀请4名左右的院士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校长周鹏程介绍,施一公、黄旭华、徐杨生、郭光灿、张勇传等院士都曾受邀来学校讲学。“通过院士课程,我们能在宏观层面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他们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和人生道路形成较为明确的规划。”
蚌山区召开2017年第42次创城周调度会
"隐形翅膀"小天使长大啦!加盟省游泳队成小运动员
加大执法力度顺利推进环境卫生整治
七台河市在连招商推介
南阳市工商部门发布五一消费警示 增强防范意识 谨防权益受损
中国最年轻院士给武汉高中生开课 求学经历让人叹服
文明和谐社区行传递青春正能量
一场特别的演讲比赛 亮出了吉安这家医院有颜有品!
孩子因病休学,这些老师竟做出这个大胆的决定,惊呆众人!
前8个月我市空气质量排名全省第五
沈信信面部伤疤植皮手术成功
美舞之育 以舞绘梦:南宁学子全国舞蹈大赛上喜获佳绩
川在线:香港基湾小学代表团访问乐山实小
全省首个保险创新发展示范区在禅城落地
资兴市州门司以考促学见实效以学促干助脱贫
我十岁啦!
彭伟会办城市管理相关工作时强调 完善城市功能 打造精品城市
雅安中院迅速学习传达贯彻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和四届市委常委会第44次(扩大)会议精神
防闯红灯喷水神器走红网络 红灯时一越线就喷水
《中国闽菜》首发大师签名会举行 助力闽菜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