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三件木雕作品入选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


  “作品运用了线雕、透雕、浅浮雕、高浮雕、立体雕等多种手法,将鸟、禽等十余种动物、四十来位人物和十余种树木的造型刻在长83厘米、宽40厘米、厚5厘米的楠木上,内容层次分明,多达九层。作品再现了仕、农、工、商、读书者安居乐业、国泰民安之景象,是典型的徽派高浮雕作品,也是迄今为此徽雕作品中层次最高的作品。”8月23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非遗项目“婺源三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俞友鸿正向参观者介绍徽雕代表作《皇帝狩猎图》。
  近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工艺美术馆承办的第四届“弘扬经典铸造辉煌——2018·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在入选参展的作品中,婺源还有两件木雕作品《丝绸之路》和《香山九老图》则由国家级非遗项目“婺源三雕”代表性传承人俞有桂亲自创作雕刻。
  俞有桂介绍说,作品《丝绸之路》以古老的“陆上丝绸之路”为设计灵感来源,将徽派雕刻技法与现代立体根雕技法相结合进行创作。以经典的驼队、行商带观者带到了莽莽黄沙之中,耳边回荡着驼铃声、胡琴声,仿若置身于东西文明交流的繁荣与兴盛之中,作品承载着岁月的积淀,反映了时代的旋律。而作品《香山九老图》是在长60厘米、厚20厘米、高18厘米的檀香木上,以精湛的徽雕技法再现了唐代白居易等九位志趣相投的老者吟诗赏画、对酒品茗、抚琴畅谈、悠游自在的场景,人物神采飞扬、景物刻画入微,构图精巧、形神兼备,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据了解,作为中国当代工艺美术最高水平的国家级公益型制度性展览,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自2012年开始已成功举办三届。其入展作品均经过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专家委员会严格评审。此次展览遴选了全国各地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优秀中青年工艺美术创作者以及院校工艺美术创作人员创作的约900件优秀作品,分两大篇章展出。
  近年来,婺源县实施徽文化乡土人才传承工程,修订完善了《“非遗”人才管理办法》等系列工作机制,促进非遗传承人培养制度化、规范化;同时以人才为引领,加快“三雕”“歙砚制作”等产业化非遗项目发展。俞有桂创办了集“三雕”现场制作、展示、研究、销售于一体的华龙徽雕厂,培养了“三雕”传人200多人,年产值达8000万元。如今,婺源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5个、省级非遗项目12个,培养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6人。(胡支远 余林峰)

为社会组织提供更好服务
通城县四庄乡设立精准扶贫工作站服务异地贫困户
市园林处党员赴新四军第七师纪念馆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内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郑华率队赴西北工业大学考察
游学,一个无法替代的成长课程——记2018年鹤湖学校师生赴泰交流研学之旅
婺源三件木雕作品入选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
云海社区:开展文艺演出 丰富居民文化生活
常德市领导督导一季度新开工亿元工业项目建设
柘城县长江新城街道办事处“四到位”加强信访维稳工作
唐山限行提示:10月25日限行尾号“5”和“0”
经开区信访局开展基层信访工作平台应用培训
赣江新区临空组团国土分局招聘合同制工作人员3名公告
三级联动 重拳拆违
市农业局:市农业局召开“两区”划定工作推进会
市林业局:红叶杨铺开桐柏扶贫致富新路子
两千师生才艺大比拼 潇湘大地文艺教育成果精彩纷呈
普及反诈骗知识 共建平安观山湖
信州不让“病根”变“穷根”
筑牢民生保障网 补齐养老服务“短板”
暖心!村干部帮贫困户收麦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