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度我市实有市场主体总量突破34万户


    江门日报讯 (记者/陈丝柳 通讯员/陈日胜)昨日,记者从市工商局获悉,2018年第一季度,江门市工商局认真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部署,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营造了良好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取得成效。第一季度,全市共新增市场主体33940户,同比增长247.11%,全市实有市场主体总量突破34万户。新增注册资本129.93亿元,同比增长33.25%。    市工商局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牵头推进、落实第一批分类改革,破解“准入不准营”成效初显。截至今年2月底,全市已办理首批改革事项业务18294宗,惠及企业18304家,累计至少为企业节省17.26万个工作日,压减率71.92%;减少申请材料5.1万份,压减率52.53%。推进第二批审批分类事项改革,拟将83项审批市权纳入第二批分类改革(取消1项,改备案4项,实行告知承诺制14项,优化准营管理64项)。
    今年以来,市工商局继续深化便利化改革。一是推进商事登记直通车服务。在全市及港澳地区共开通商事登记直通车服务375个银行网点的基础上,再与澳门江门商会、香港五邑总会签署《商事登记直通车服务合作协议》。支持港澳商会为其会员或当地投资者回江门市投资经商办企业提供商事登记代办服务,让投资者就近办理商事登记业务。第一季度共办理业务75宗。
    二是提升开办企业便利度。市工商局推动协调相关部门进一步优化刻章、涉税信息确认、银行开户等办理环节,将开办企业时间压缩在5个工作日内,力争4个工作日内完成。优化商事登记办理流程,商事登记全流程办理时间压缩至2个工作日内。实行业务咨询和办理“一站式”服务,统一制定开办企业全景式、全流程办事指引在相关政务网站、登记窗口公开,便于企业咨询、办理业务;将开办企业相关部门政务网站的业务办理入口集中到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江门分厅,让企业上“一个网”即可办理所有业务,并利用手机短信、网上查询、微信推送等手段及时公开业务办理进度和结果,增强群众对开办企业的可预期性。

兴平干部学法律补齐能力“短板”
南充成全省唯一纺织服装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市机关作风整顿领导小组深入市质监局进行调研指导
为躲人撞树男司机被困伤势较重 消防员救出
我市新增公交快线并对11路公交线路进行调整
第一季度我市实有市场主体总量突破34万户
1.3万人“摘穷帽” 奋力开创新时代大安全面振兴发展新局面系列报道之一
市公安局:集中整治“脸难看事难办”
哈拉乌苏冰雪乐园精彩多 每天接待游客数千人
市卫计委扎堆“人海”宣传健康滁州
运动带来健康和快乐
富阳打好“治堵”组合拳
西乡街道严查火灾隐患
华安:财税收入实现首季“开门红”
丰南区司法局做好服刑人员信息核查工作
“送医药上门”打通健康扶贫“最后一公里”
碑林区五所民办学校开始面谈招生
海盐沈荡蹄疾步稳开展年报工作
贴心!残联上门办理残疾人证
雪天观景“红背心”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