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在线讯( 记者黄湄 )执笔尽言合肥景,满纸尽道庐州情!最近,“美丽合肥”诗文征集大赛正在火热进行中,精品佳作纷至沓来,其中作家洪放的作品更是大气磅礴,华彩飞扬,以独特的视角展示大湖名城今日新貌,尽显创新之都魅力风采。4月27日,本网记者专访了洪放,听他讲述创作时的心路历程。
作家洪放
大湖名城快速发展激发创作激情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洪放开始创作,现在已出版长篇小说12部,发表了大量的中短篇小说、诗歌和散文。部分作品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新华文摘》等转载,获得过省政府文学奖、浩然文学奖等。
“中篇小说《菩萨蛮》是迄今为止我最满意的小说作品,曾被《小说选刊》头条选发,并被《新华文摘》转载。”谈到自己的作品,洪放侃侃而谈。
“去年,我曾写了散文《合肥记胜》,发表在《人民日报》,亦是我看重的一篇作品。它选取了‘科学岛’、‘天鹅湖’、‘滨湖湿地’等意象,呈现了当下的合肥之美。这篇散文在《人民日报》发出后,被多家国内外媒体转载,并被制作成有声版,还在科学岛文艺晚会上被科学家们现场朗诵。”洪放表示,这就是一个作家,对于所工作和生长的城市的奉献,也是最大的快乐。”
“到合肥这两年来,合肥的快速发展与日渐深厚的人文气息,常常让我感到有创作的激情。美丽合肥是一个养人的地方,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洪放充满感慨地说。
采访中洪放的一句话令记者印象深刻。“创作的过程就是融入这个城市的过程,就是热爱这个城市的过程。”洪放说,今年,在受邀参加合肥城市推介语创作中,他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合肥近些年来的变化。特别是合肥的创新。不仅仅是科技创新,还有制度创新、理念创新。
放弃公务员职位受人才政策吸引来肥
2016年之前,洪放在桐城任职,后作为人才引进至合肥市文研所,这是一次很大的转变,从行政走向了专业,从公务员走向了事业单位。
“当下社会,人才决定了城市发展的高度和未来。合肥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吸引了大批人才。我本人也是这政策的受益者。这将是合肥发展的新动力。”洪放由衷地说道。
没有人才,城市就难以实现创新;没有人才,城市就难以营造更加具有特色的人文气息。“政策对人才的吸引,解决了人才‘来’的第一步;但如何使更多的政策落地,则是留住人才、让人才扎根并有所作为的重中之重。”洪放称,对社科类人才包括文艺人才的认定与待遇,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佳作频出欲写透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就在昨天,刚刚收到出版社寄来的长篇小说《井中人》的样书。这是我来合肥后创作的一部以当代百花井为原型的长篇小说。述说了百花井边两代人,在时代的变迁与变革中的悲欢离合。”洪放介绍道。
记者了解到,目前洪放正和另外两位作家一道,在创作全面反映合肥科技创新的报告文学《领跑者》,已完成初稿,正在修改之中。这篇文章将会发表在国内最有影响的文学期刊上。同时,他也正在构思关注引江济巢工程和反映改革开放的小井庄的非虚构作品。
“作为一个作家,关注这个时代,反映这个城市,是我们真正融入这个城市、建设这个城市、为这个城市的人文建设贡献力量的必要举措。”洪放表示。
作品展示:
一座有湖的城市——湖水中曾映照古逍遥津的刀光剑影,曾镌刻包青天的清正眼神;曾浣洗姜白石的幽远情思,曾见证淮军八百里樯橹及近代史的沧桑风云;曾汹涌渡江战役的红色旋律,曾激荡改革开放的第一声春雷……
一座有湖的城市——不忘初心!在新时代的春天,这湖水涵蕴着中国科大的矫健身姿,荡漾着科学岛的智慧光影;这湖水站立着拨节的城市,明媚着振兴的乡村;这湖水澎湃着创新之都,挺举着长三角副中心……
一座有湖的城市——砥砺前行!八百里大湖,八百万儿女,以科技为浆,以智造为帆,造就这新时代的创新高地;以文明为经,以实干为纬,划动这新时代的大湖名城!
新时代,新启航!
新合肥,新征程!
常德市社会科学原创文艺作品评审公告
肥乡政府区长李书平实地调研脱贫攻坚、冬季供暖和散煤清零工作
从“凭票购买”到“刷脸支付”
潮团实务交流协作平台新春联谊会在潮州举行
一年用掉百根笔芯!浚县语文教师4年写30余万字书稿
一位作家心声:美丽合肥激发灵感 愿写透大湖名城前世今生
南宁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开展2018年“3·15”食品安全宣传进社区活动
息烽县“三夯实”升级校园安全管控
省人大调研组来莆开展大气污染 防治立法调研
潍坊北站站房钢桁架已完成近八成
《中国医药报》头版头条报道雁塔区“路长制”监管并配评论文章
战斗英雄麦贤得重游故里
宿州市粮食局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传达贯彻市委史翔书记关于粮食安全工作指示精神
兴平干部学法律补齐能力“短板”
南充成全省唯一纺织服装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市机关作风整顿领导小组深入市质监局进行调研指导
为躲人撞树男司机被困伤势较重 消防员救出
我市新增公交快线并对11路公交线路进行调整
第一季度我市实有市场主体总量突破34万户
1.3万人“摘穷帽”
奋力开创新时代大安全面振兴发展新局面系列报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