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代代相传》,正式拉开浙江戏曲产教联盟戏曲进校园活动大幕
金华艺术学校带来的婺剧《断桥》。
昨天下午,2018浙江戏曲产教联盟戏曲进校园系列活动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实验艺术剧场拉开帷幕。首先亮相的是浙艺2013年招生的昆剧订单班全体学生表演的《代代相传》。这批浙昆时隔17年后再度向全国公开招收的第六代——“代字辈”传承人,在浙艺老师的精心培养下,为观众呈现了圆场、一字马、把子功、毯子功、腿功等戏曲基本功。紧接着浙江最受欢迎的地方剧种越剧亮相,一曲经典的《红楼梦-葬花》,仿佛带观众回到上世纪80年代越剧电影《红楼梦》上映时万人空巷的场景。还有婺剧《断桥》、绍剧招牌的“猴戏”……一场开幕展演,一网打尽浙江的优秀戏曲剧目。
中国戏曲传承发展数千年,岁月的浩荡沧桑、命运的起落承合,都凝聚于舞台之上,可谓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而培养青少年儿童对传统戏曲文化的认知与认同,校园是最好的平台。去年由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倡议发起的浙江戏曲产教联盟,首批委员单位包括浙江音乐学院、绍兴艺术学校、嵊州越剧艺术学校、金华艺术学校等院校与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浙江越剧团、浙江昆剧团、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等戏曲表演院团以及浙江胜利剧院、杭州红星剧院、绍兴大剧院等演出经营机构共23家,未来浙江戏曲产教联盟将形成合力,将最经典、最具特色的剧种、剧目推广到大中小学校。
当然,戏曲如何更好地进校园,是每个戏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就在昨天上午,一个关于加强青少年戏曲教育教学暨校团合作推进戏曲进校园工作研讨会在浙艺召开。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浙艺特聘教授汪世瑜表示,早在20多年前他就很重视戏曲从娃娃抓起的问题,也曾尝试做过戏曲进校园活动。“当时我们和朝晖一个学校建立试点,但是很可惜,始终没有形成气候。”不过在与白先勇一起合作打造青春版《牡丹亭》时,汪世瑜发现当他们推出和观众同龄的年轻演员,还原昆曲至情至性的美之后,喜欢昆曲的年轻队伍在不断增多。
中国戏曲学院继续教育部主任、北京市学校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会秘书长姚志强分享了北京的教育经验——“北京在戏曲进校园工作上扶持力度很大,除了拨出每个学生一年5000元的扶持基金之外,试点学校一周有三堂戏曲课程,包括唱腔、形体和审美的课程。另外,在普及的基础上,我们还开设了兴趣班式的社团课,在下午3:30到5:00的时间段让学生自由选择。”
浙昆副团长王明强也介绍了浙昆这些年做的昆曲推广活动——幽兰讲堂的昆曲知识普及,三期免费“跟我学”的昆曲培训,以及和育才等教育集团建立的试点,这些尝试,让浙昆的票友群逐渐扩大。“以前浙昆演出,票都送不出去;如今我们建立自己的观众群,5·18我们的《牡丹亭》演出,票价都被黄牛炒得翻了好几倍。”王明强透露说。
浙江省教育厅体卫艺术处处长李建章表示,戏曲进校园,除了要克服音响、舞台设备不足等问题之外,更需要演出单位认真系统地做好戏曲的“备课”。“比如要上一堂戏曲知识课,要甄选出一批适合传播的经典剧目,要在学校办戏曲培训,尤其是让音乐老师首先了解戏曲。”
挡风玻璃破碎 大货车冒雨跑高速
宁德市领导赴蕉城开展春节慰问活动
就让这美永驻 ——“公园城市 大美成都”系列评论之一
7000余名市民热情参赛 群众才艺大赛决出胜负
莱城区2018年征兵宣传进校园启动仪式举行
专家在浙艺为戏曲更好地走进校园出谋划策
2018景园星空音乐节|听说门票很抢手BUT我们有,手慢无!
葫芦岛边防支队举办庆祝建军91周年文艺晚会
地板床、迷你家具、阅读角……“蒙氏儿童房”正流行
和平插秧工作有序开展 早稻种植面积约15.6万亩
搬进新家园 搬出新天地——黎川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纪实
“越警管家”谱写平安新曲
不惧高温酷暑 园林局机关“红马甲”走在志愿奉献第一线
全市统一战线举办纪念“五一口号”发布七十周年观影活动
我镇组织收看国土绿化、森林防火和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重振“上海制造”的雄风——论全力打响上海“四个品牌”之三
宿州市统计局传达学习全省统计工作座谈会和全省统计法治工作会议精神
异地住院就医可直接划卡结算
3月13日-14日停电通知
辽宁农垦果业联盟在绥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