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神秘的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华光璀璨的金沙遗址金冠带、代表古蜀“王之遗物”的新都马家乡“邵之飤鼎”铭青铜鼎……7月19日,“古蜀华章——四川古代文物菁华”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揭幕,210件(套)珍贵文物,揭开了悠远神秘的古蜀面纱。
在西汉扬雄的《蜀王本纪》中,古蜀人“不晓文字,未知礼乐”,然而此次展览却以文物为证,勾勒出古蜀文明的华美,以及在华夏文明生成过程中的重要贡献。
古蜀文明首次整体呈现
19日上午10点,展览在国家博物馆北9厅正式揭幕。步入展厅,迎面而来的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很快将观众带入遥远神秘的古蜀王国。从三星堆到金沙,再到青羊宫文化时期,来自古蜀的青铜、金器、玉器等精美文物,吸引着观众眼球。赴京旅游的广东观众张晓娥惊叹,“以前我只知三星堆,没想到古代四川人拥有如此悠久绚烂的历史!”
这正是此次展览值得关注之处。国家博物馆展览策展人黄一介绍,“古蜀华章”首次将古蜀文明不同时期的考古发现进行了一次综观展示,展览的5部分脉络清晰:序章简述成都平原自然地理环境,综合介绍古蜀文明发展历程,第一章“伴月三星”展示古蜀文明发展的第一个时期——三星堆文化时期。这一阶段大约从公元前18世纪初延续至公元前12世纪中叶,大体相当于中原王朝的夏代晚期至商代晚期。随着1986年三星堆两个祭祀坑的出土,包括青铜大立人、青铜神树、金杖等一系列造型奇诡的器物出土,它们与同样在3000多年以前的其它考古出土的器物风格大相径庭。此次展览中,包括青铜纵目面具、青铜鸟首等大部分文物,就来自这两个祭祀坑。
“古蜀华章”第二章,聚集了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古蜀文明第二个时期的文物。黄一说,这个时期,相当于中原王朝的商代晚期至春秋晚期,它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就是金沙遗址,而这一章节的展品,也主要来自金沙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
古蜀文明首次综观展示的一大亮点,在于将青羊宫文化时期的文物纳入了此次展览。这是古蜀文明发展的第三个时期,大体相当于中原地区的战国至汉代早期。这一时期出土的文物,不仅有新都马家乡出土的极可能是一代蜀王墓中的青铜礼器和兵器,也有彭州竹瓦街窖藏的嵌错水陆攻战纹铜壶等文物,它们不仅工艺复杂、器形精美,大多还是首次离开四川参加展出。在展览尾章,公元316年以后秦并巴蜀、古蜀文明融入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也通过文物进行了展示。这一时期著名的青川木牍、成都矛等文物,成为古蜀文明谢幕的历史见证。
独辟学术视角 文物讲活古蜀历史
然而,此次“古蜀华章”绝非以往偏重于文物审美而轻史论的一次展览。210件(套)文物,不仅有视觉上的震憾和美感,更在于通过文物的挑选和组合,让古蜀文明的面貌更加清晰。
四川博物院是此次展览的参展方之一。博物院副院长谢志成说,关于古蜀文化,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写道“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说明早在唐代,古蜀文化的记忆已非常朦胧。但这次展览的210件(套)古蜀遗珍,证实了古蜀文明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是中华文明宝库中一颗独特而璀璨的明珠。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令人叹为观止的精美青铜、金器之外,有大量修补痕迹的三星堆出土陶器也成组亮相。但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介绍,这些“不好看”的文物,却是三星堆文化时期的代表器物,因为陶器外形的演变,是对时间的记录。“这一时期,小平底罐、高柄豆、鸟头勺把是此时陶器的基本组合,但随后的十二桥文化时期,可以看到出现了瓮、类底杯等新的陶器,说明二者在文化上既有传承,同时注入了新的文化,这也说明古蜀人的族群构成在此时添了新的血液。”
黄一表示,从1986年三星堆祭祀坑发现至今已超过30年,古蜀文明考古成果十分丰硕,历史的脉络已渐渐显现,有些悬置和有争议的学术焦点,专家也开始形成共识。因此这次展览大胆吸纳了一些学术界新的研究成果,“比如从发型、发饰角度解析三星堆、金沙遗址发现的青铜人头像、金面具等,力图提供给观众更深层的历史信息,阐释在文化更替中,古蜀统治族群的更迭。”
【直击观展现场】
观众:古蜀文明令人叹为观止
19日上午9点过,国家博物馆熙来攘往的观众,已有不少被三星堆戴金青铜面具巨幅展览海报吸引,在展览前驻足等候。当展览大幕开启,翘首以盼的观众一涌而入。当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率先映入眼帘,不时有观众发出“哇”的一声惊叹。
精美!神秘!是大多数观众对“古蜀华章”展览的直观印象。三星堆不同造型的青铜面具和头像、金沙遗址镇馆之宝的金面具、金冠带、种类繁多的玉器,以及四川博物院等馆藏的嵌错水陆攻战纹铜壶等国宝级文物,无不吸引着观众注目。三星堆、金沙出土文物早就曾在国家博物馆进行过展出,没想到这次仍然倍受追捧,尤其受到历史爱好者们的关注。
记者在现场看到,新浪微博专门组织了历史类的数十个“大v”前往观展。拥有481万粉丝的博主康晨在展后连声感叹,“实在太震撼了,这些文物之精美,让人叹为观止。”康晨说,古蜀文明最遗憾的是没有文字,因此缺乏公众广泛认知,“不过这些出土文物佐证了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源流之一。正是这些涓涓细流,共同绘成了华夏文明的灿烂辉煌。”《战争史研究》丛书主编、知名博主阎京生以前仅从媒体报道上知道过三星堆和金沙,“如今看实物和看资料获得的观感完全不一样,尤其是纵目面具和太阳轮造型之神秘,难怪还有人猜是外星文明。”阎京生说,古蜀文明身上还有太多未解之谜,“不过这正好可以激发起大众深入探讨的兴趣,从而让四川古代文化为更多人所知。”
川报观察记者 吴晓铃 摄影 李向雨 7月19日北京报道
原标题:210件(套)古蜀文物在国家博物馆展出 观众赞“令人叹为观止”
太王镇全力打造优质示范乡镇
2017年开封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圆满完成总量减排目标任务
同心助困见真情 红色七月免费乘
广深港高铁列车内饰曝光 所有车厢实现Wi-Fi全覆盖
河东区多举措维护两节期间文化市场安全稳定
210件(套)古蜀文物在国博展出 观众赞“令人叹为观止”
揭东区启动堤围防汛道路工程建设
市法制办就产权保护制度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眉山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2017年度法制工作总结
[蒸湘区] 驻蒸湘区市人大代表开展联组视察活动
黄山市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环境保护工作
市青少年宫“让文章活起来”公益文学讲座圆满结束
固镇县人社局开展春节双拥慰问活动
做菜盐放多了怎么办 加点它健康又美味
汪莹纯参加指导2017年度怀远县委常委会民主生活会
2018昆明·晋宁第三届滇池开渔节暨古滇渔文化旅游节开幕
华安县持续推进特色小镇项目建设
我市教育收费网上支付工作进展顺利
【农安县】市督查组到农安县督导检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
商丘市盐业体制改革推进会议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