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记者来到新闻中心准备开始工作。当日,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新闻中心正式开放。新华社照片
青岛日报讯 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新闻中心昨日上午正式开放,为境内外媒体注册记者提供包括媒体接待、采访、通信、交通、医疗、安全等全方位保障。
记者在现场看到,新闻中心场馆一层、二层和场馆外侧分别设置了14个功能区域,场馆内无缝覆盖高速网络。一层主要设置了综合服务区、媒体公共工作区、采访区、MCR运行区、演播室、静思室、茶歇区、媒体集结区、公共服务区等功能区域。二层主要设置了大、中、小三个新闻发布厅、媒体专用工作区和采访室。结合新闻中心建筑特点,在楼顶观景平台设置新闻现场报道单边点和室外茶歇区,这也是新闻中心的新特色。
“新闻中心在设计上借鉴了之前几次主场外交中新闻中心设计的成功经验,展示了节俭、环保、创新、科技、特色等理念。”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新闻中心副主任刘禹同表示,已经到新闻中心工作的境内外媒体注册记者均表示新闻中心的服务功能很全面,人性化设计细致入微,各项服务保障工作扎实到位,功能区设置能够满足需求。“我们相信新闻中心能够为境内外媒体提供良好的保障服务,及时传递峰会信息,将峰会的重要成果和理念传递出去。” 刘禹同参赞说。
新闻中心完善的硬件设施与周到细致的服务,也赢得了境内外媒体注册记者的一致好评。来自塔吉克斯坦的记者Niyozi Sulton在进入新闻中心后,连连用“beautiful”称赞青岛和新闻中心。第一次来青岛,Niyozi Sulton表示青岛很美丽,新闻中心的设施很完备。他在咨询台和公共工作区都得到了志愿者的热情帮助。“因为刚刚进入新闻中心,对这里的整体情况还不了解。但是我相信在热情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帮助下,会顺利完成采访任务。”
中国国际电视台记者俞江一进入新闻中心,就被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的剪影所吸引。“太棒了,一分钟不到就可以拿到自己栩栩如生的侧脸剪影,中国传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俞江说,新闻中心第一天开放,各项工作就已经做到了极致。“服务工作热情周到,硬件设施完善便利,尤其是这些能够体现我们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更是为新闻中心加分不少。”
据介绍,新闻中心总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作为新闻中心主场馆,媒体工作区域可使用面积为10500平方米,可为3000名注册记者提供完善服务。新闻中心场外区域还设置有卫星车、电力和通信应急保障等车辆停放区。根据运行需要,新闻中心共设立取证中心、咨询台、公共工作区、新闻发布厅、会议采访、通信保障等29个工作小组,职能涵盖媒体接待、采访、通信、交通、医疗、安全等全方位保障。
养胃,您还在迷信这些食物吗?
首届斗南花卉采供对接会 23家龙头花企共促产业升级
安乡出口洲中学:筑梦九月 拼搏未来
注意!台风“摩羯”要来了 周末天气有大变化
武汉春节期间4人因交通事故死亡 另有9人受伤
上合青岛峰会新闻中心启用
“学霸村”!今年出了逾百名大学生
开封市义工协会携手爱心人士为百户困难家庭送温暖
山东公布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 7月起施行
昆明晋宁区开展七十二行技术大练兵活动
市审计局 转变作风 推进审计质量提升
巴中移动人全力以赴筑起“通信保障网”
强化价值引领提高阳江市民文明素养
昨日最高温37.6℃ 沈阳史上第二“热”
上官吉庆主持召开市政府第四十六次常务会议 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市政府副市长姚丽璇到市人民来访接待厅公开接访群众
“徽风京韵•丹青相城”第二届中国 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暨淮北京徽画院揭牌仪式在市体育馆举行
梁子湖“三长三员”队伍建立
5月16日澜湄航空开通广州直飞金边航线
李新元参加桂平港南代表团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