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10时20分讯(记者 林楠 实习生 张静 通讯员 刘嘉)6个月-3岁的孩子会对任何能接触到的物品感兴趣,拿到东西就往嘴里塞,每年因误食异物就医的宝宝不在少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专家提醒,为了宝宝的安全,父母一定要防患于未然,为宝宝消除异物隐患。
2岁宝宝吞食异物 后随大便排出
近日,家住黔江区的2岁小宝躺在床上玩放在身旁的指甲刀,突然小宝一阵持续地咳嗽,妈妈和奶奶闻声进屋一看,发现小宝手里的指甲刀少了一块东西(指甲刀上面那层可以翻转的片片),下意识妈妈觉得可能是被小宝吞下去了,赶紧询问小宝是不是吃进肚子里了,还不太会说话的小宝点点头。
着急的小宝家长在尝试拍打孩子后背无果后,带着小宝赶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后异物随着小宝的大便排出。
专家提醒:警惕孩子吞食异物 勿用偏方医治
据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胃肠外科主任王佚主任医生介绍,儿童消化道异物在儿科中很常见,尤其是6个月到3岁的孩子。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对什么都很好奇,又没有很强的安全意识,常常是拿到东西就往嘴里放,大部分异物都是硬币、纽扣、发夹、电池之类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而这些都属于意外伤害,需要家长们引起重视。
同时,王佚主任还提醒到,在儿童吞食异物后,家长不宜自行相信一些民家的“偏方”,比如自行给孩子催吐、泻药导泻等,以免加剧对孩子的伤害。如吞食的是尖锐的物品,自行使用泻药或者是过分加剧肠蠕动,会增加尖锐物品对孩子肠道的伤害。在确认孩子吞食了异物后,或者是怀疑孩子吞食异物后,最好及时就医。
另外,王佚主任强调,儿童吞入异物造成伤害的最重要原因是家长疏忽监管,因此,家长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监督工作。一是要经常叮嘱教育宝宝不要随便将东西放入口内,家里的小东西:比如电池、硬币、药品、扣子、小发夹、钉子、枣子、玻璃珠、指甲刀、剪刀、针、等不要放在宝宝随手可以拿到的地方;二是在玩玩具前,要先检查是否有零部件松散易脱落的情况;三要尽量将食物切小切碎让孩子食用;四是在进食时应避免嬉笑、讲话、打闹或行走、跑步。
重庆:追逃追赃防逃三管齐下
一只追寻幸福的狗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贸易、投资与创新司司长卡萨迪拉·伯纳多:厦门越来越国际化 愿助闽企提高竞争力
濮阳市:春节期间谨防13种价格欺诈
海门调整75项行政权力事项
2岁宝宝吞食异物 安全警钟再敲响
郴州市国税局严格执行车购税征收政策标准
苍南比看项目:印艺小镇·彩虹智慧创业园项目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李希主持
城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效
沈报集团与东北大学、辽宁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薛波召开全区生活垃圾处理调度会
市供销社在京与中国供销电商公司进行项目对接
飞机上一女士突然胸闷、气急 余杭一医生万米高空徒手施救
上海金融法院将于今年8月底前挂牌成立
武冈市云管处开展“保护环境 爱我云山”主题活动
岱庙街道市场社区整治元宝商场
天全县召开交通大会战2018年度第一次会议
18项任务清单里看“扶贫+养老”
省法制办徐发成主任赴萧县作十九大精神宣讲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