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如果我不在了,请不要将我埋在土里,请将我放在一个明亮的罐子里,因为我怕黑。”
谁能想到,这段话出自一个十岁孩子的口。为什么这个孩子要说出这番话呢?小小年纪的他又经历了什么呢?
眼前这个正在朗诵的男孩叫周亦和,虽然口齿不太清晰,语速也很慢,但他很努力的在读着每一个字,正如他五年来努力和病魔作斗争一样。
2007年9月12日,伴随着一声啼哭,周亦和来到了这个世界。小亦和的出生,给家住荆门城区的周文虎、李玉兰一家增添了许多欢乐,一家三口快乐的生活着。然而,在小亦和六岁时,突然开始毫无征兆的呕吐。
最初周文虎以为孩子得了胃病,可是吃了很多药都不见好转,经过医院检查,小亦和确诊为“髓母细胞瘤”,也就是俗称的“脑癌”,是儿童颅内恶性程度最高的胶质瘤,发病率只有两百万分之一,可恰巧周亦和就是这“两百万之一”中的“一”,这个结果对于周文虎一家来说犹如五雷轰顶。
2013年11月,周文虎带着小亦和在武汉同济医院做了开颅手术,本以为做了手术小亦和就能康复,但是结果小亦和身体各项功能严重退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为了让小亦和恢复平静,周文虎和妻子在试了很多种办法后,发现只有开车带他玩的时候,他的状况才会好一点。
除了睡眠时间短,焦虑时间长外,小亦和连最基本的吞咽、排泄功能都丧失了。
在照顾小亦和康复期间,有很多人甚至医生都劝他们放弃这个孩子,说这个病没法治,投入再多钱和精力结果都是一样的,但是夫妻俩实在舍不得丢下孩子。
周亦和完全无意识的状态一直持续了近三个月,突然有一天,奇迹出现了。“有一天夜里十二点多钟的时候,我发现他突然笑了,呵呵笑了,从那个时候开始才慢慢好起来。”
看着孩子再一次咿呀学语时的可爱,周文虎和妻子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也从此开启了漫漫求医路。武汉、北京、上海、烟台所有有希望的地方都被夫妻俩跑了个遍,最终他们选择在北京给孩子做放化疗,放化疗的同时,周亦和还要吃很多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随着去北京治疗的频率越来越高,小亦和只能告别学校,配合治疗,但是在学校的日子仍是他最快乐的时光。
除了学校的学习,周亦和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做手工和画画,在周亦和的书房里,贴满了他在学校获得的奖状和各种手工画。
由于小亦和康复治疗的效果不理想,去北京放化疗的时间也由最初的两三个月一次变成了21天一次。在周亦和家的茶几上,堆放着到各地求医的火车票。
去北京的求医路是漫长而艰难的,周文虎和妻子轮换着带孩子去北京接受治疗,为了让孩子尽量舒适,夫妻俩吃尽了苦头。
三十多次往返于北京,几十次的放化疗,小小的身躯,承受着成年人都很难承受的痛苦。
尽管与病魔斗争的日子很难熬,年幼的小亦和依然很懂事,很坚强,看到爸爸妈妈为自己的病奔波劳碌,他也经常说些话来安慰爸爸妈妈,有时候甚至连病痛也尽量忍着,害怕爸爸妈妈会担心。
从最初确诊时的惊恐与无助,到接受残酷的现实。从武汉同济的开颅手术到不间断的放化疗。一家人齐心协力共同抵抗病魔,他们从不曾有过放弃的念头,只为小亦和期待的眼神,只为了让他好好活着。新的一天,就会有新的希望。但是几年治疗花费了近百万。高昂的治疗费用将这个本不宽裕的普通职工家庭击打的千疮百孔,负债累累,精力与资金都处于崩溃的边缘。
一个刚年满十岁的孩子,当病痛折磨的日子几近占了他人生一半的岁月时,小亦和也和父母一样痛苦不堪。
出租车可在这些区域上下客
暗流镇“四个强化”助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新厂社区:开展“计生健康礼包”派送活动
泉州中心市区多个项目考评方案调整
市委统战部到金川县调研眉山市对口帮扶工作
荆门患癌男童:如果不在了 请将我放在明亮的罐子里
独家调查:近八成大学生受访者想当“毕房族”
肥胖症容易 引发多种疾病,一定要重视!
市领导看望参加省第八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代表
雨城区上里镇B1-03号宗地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公告雨国土资土告字【2018】01号
市实验小学科技航模表演精彩纷呈
评论:用清新文风书写时代新风
我市全面整治船舶非法违法行为
九江市长虹小学支教老师为贫困生献爱心
津南区启动春季开学学校卫生专项监督检查
市民扎堆办理入户 民警建议错峰办理
西安市12345市民热线管理办公室一行到市政务办考察交流12345政府服务热线工作
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强化措施保障粮食质量安全
从“多头跑”到“码上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