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规则 文明旅游必修课


树立规则意识,才是文明游客该有的素质
近日,几则不文明旅游现象的新闻让人看了挺闹心:4名游客擅自踏入丹霞景区内未开发的保护区,踩坏了几千年才形成的特殊地貌,事后还传到网上炫耀;一对父女在山顶翻越护栏,背对万丈深渊开心拍照……
都说风景中的人会让风景更美,但这些人的行为实在是大煞风景。
对于规范旅游行为,相关部门做了挺多规定,但为啥不文明的旅游行为还是屡禁不止呢?简单梳理之后可以发现,这些不文明的旅游行为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无视规则。有些游客一到景区就完全放飞了,只顾自己玩得痛快,怎么刺激怎么来,全然无视规则的存在。殊不知,规则的设定不是没来由的,很多都是过去经验教训的总结,甚至还有人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漠视规则往往是不尊重生命的体现。
第二,挑战规则。这次闯入丹霞景区的游客,还有之前在陕西大爷海野游的那几位,都属于明知故犯,甚至还把这种行为称为“挑战”,当作炫耀的资本。挑战规则对他们来说可能能带来所谓的“快感”,让他们感觉是自己在“征服自然”。这算哪门子挑战?分明是肆意妄为。舆情一边倒,纷纷谴责这些游客,足以说明我们整体的旅游素养已经提升了不少,这也是一种有力的社会监督。
第三,小看规则。对不文明旅游的惩戒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很多不文明行为在发生时很少能得到及时制止。这让有的人心生侥幸,心想规则就是个摆设,反正也逮不着我,爱谁谁吧。
这些特征的本质就是缺乏规则意识。对此要对症下药。首先,要加强旅游安全、规范旅游行为的宣传工作,不能浮于表面,多采取些生动不生硬的手段,让游客入耳又入心。其次,还是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游客扎堆易生乱象。如何避免监管死角,运用新技术及时发现并制止不文明行为,值得思考。最后,要让规则“长上牙齿”,量化破坏规则的成本,并能及时反馈到行为人头上,给不文明旅游行为通上电,触碰不得。
对游客来说,旅游是件放松身心的趣事,自己享乐之余,也别辜负了这一方美景。树立规则意识,敬畏自然,这才是文明游客该有的素质。
《 人民日报 》( 2018年08月31日 13 版)

粤“上岗退费”教师留任率超过98%
榆次区安新社区 开展节前慰问活动
第三届全国“万步有约”职业人群健走激励大奖赛铜陵赛区启动
市文化馆:创新文化推进 拓展文化推广
平安课堂 公安民警教妇女预防犯罪
敬畏规则 文明旅游必修课
我市今年交通建设开展“五大行动”
以雪为令 清雪工作及时有效
南平市延平区Y051大坑村(乃洋)至大坑村三级公路改建工程答疑纪要
百日攻坚在玉田
峨边县:“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田园综合体项目规划落地落细势在必行
涵江区:多举措推进企业减负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勇扑烈火被烧烫伤 响水籍的哥王兵直言“不后悔”
无锡二院医改经验在全国交流
快速响应高效服务
鞍山教育部门提醒家长:官方并未发布任何特殊短信
佳木斯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督导组来同江开展督导检查
建阳国寿举办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风险专题讲座
向阳区集中收看省十三届人大第一次会议
叶集区政府办抗雪救灾一线浴“雪”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