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客张玉宾:“13把刀”传承真功夫
做精修脚手艺,热心公益关爱老人
1989年出师,47岁的张玉宾从事修脚行业已29年。使用13把刀修脚的手艺,师父传给他,他又亲传给7人,如今已有千余人学到了这门手艺。2006年来到邢台市,坚持到养老院、社区为老人免费修脚,张玉宾不变的初衷是:希望这个行业的从业者能够受人尊重。
■记者 刘晓英文/图
传承13把刀精湛手艺
“皮刀、锛刀、清刀、肉刀,有放血泡的刀,还有上药的药刀……”在修脚店铺里,张玉宾抚摸着自己用的发亮的修脚工具,一一介绍。
修脚,老手艺人传下来13把刀,而现在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很多人都没见过这些刀。“这些刀是手工做的,在以往,学艺出徒前要学会自己做刀。”张玉宾介绍,一套刀,从做到磨好至少要半个月时间,市面上买不到。自己做的刀,厚薄、长度,是最适合自己的。
“现在多用一次性修脚工具,但是不能完全代替这13把刀。”张玉宾介绍,比如鸡眼刀,这种特制的刀具,能够在脚上开很小的口子,从而把里面的东西切除掉。“如果是做手术,就要留疤了。用老手艺,不会留疤。”张玉宾自豪地说,他从业至今,用坏了4套刀。
“老手艺,到任何时候都需要。”张玉宾感慨地说,这13把刀,他要传承下去。
憋着一股劲儿要把手艺做精
张玉宾是安徽亳州人。小时候,他在村里庙会上看到修脚的老师傅,修脚一次5毛钱,治疗鸡眼等脚病两元。“一天能挣好几十块钱。”张玉宾说,他连着3天看老师傅操作,师傅也注意到他。后来,在父亲的见证下,张玉宾跟随老师傅学习修脚。
在沈阳,有一个场景至今烙印在张玉宾的脑海。“刚开店不久,一个30多岁的男士,领着一个四五岁的男孩儿来修脚。孩子淘气,大人说‘你要好好上学,不然,长大了就得跟这个叔叔一样修脚。’”张玉宾说,他憋着一股劲儿,要把手艺做到最精,要让这个行业的人受人尊敬。
“我爱人是邢台人。”张玉宾说,2006年,因爱结缘,张玉宾从沈阳来到邢台,开了一间小店。
热心公益为老人修脚
张玉宾刚到邢台时,邢台市没有一家正规的修脚店,本地手艺人对这个行业信心不足,都去了北京等地从业。张玉宾一点点用他的手艺站稳了脚跟。
2007年,他就主动联系去做义工。养老院、光荣院、老年养护中心,以及各个社区,张玉宾经常带领员工去为老人们免费修脚。
“在敬老院,老人自己不能剪指甲。子女即使有时间,对于灰指甲等一些脚病也不会处理。”张玉宾说,他们用自己的手艺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十多年来,他们参与的公益活动达400多次。
举报毒品违法犯罪 湘潭市47人共获得17万元奖励
江阳区成为川菜直供港澳试点基地区
利川全面启动自然村(撤并村)公路数据采集工作
巴州区新建优质粮油产业基地2.2万亩
铜川市养生茶文化协会成立
刀客张玉宾:“13把刀”传承真功夫
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产生中央领导机构 习近平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
强力净化停车收费环境
南宁在全区率先实现企业开办5个工作日办结
广元四季度羊价格环比上涨3.94%
市老龄办举办高龄补贴提标扩面工作暨湖南省老龄业务管理系统培训班
李振涛:唱歌最重要热爱
尤溪这伙人为讨高利贷,非法拘禁他人,最终多人被判刑
防城港市工商局2017年度消费投诉报告
智慧公交 让市民出行更便捷
日照街道农业补贴发放到户
宁德市防止4起公证假证错证发生
制造业单项冠军:巅峰之路的启示
摩拜共享单车“卡壳” 地区负责人称为系统故障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质监阎良分局积极开展建党97周年党课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