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青岛将实现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30件。
青岛新闻网10月9日讯(记者 任俊峰)今天,记者从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工作部署,近日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青岛市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是围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主线,突出海洋科技特色,聚焦六大重点任务,加快构建“源头供给—转化服务—产业培育”一体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链条。
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市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30件,pct国际专利年申请量达1000件,国家级技术转移机构15家以上,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200亿元,其中,海洋技术成交额25亿元。
《实施方案》包括六个方面、21条措施。
一是增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源头供给。
加快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等平台建设。推进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航空产业创新基地、中船重工海洋装备研究院等高端研发机构落地发展。推动高校院所服务地方,加快科技人才集聚发展。
二是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建设。
建设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形成“一总多分”架构。统筹推进区域分市场、专业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建设,构建技术市场服务体系。依托青岛大学等高校院所共建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壮大技术转移服务队伍。
三是深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开放协同。
开展产学研对接专项行动,实现科技成果供给端与企业需求端精准对接。建设军民融合技术交易中心,推动军民科技成果双向转化。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构建国际技术转移通道。
四是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能力。
增强科技金融服务,通过股权、债权、股债联动等方式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完善知识产权服务,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强化科技综合服务,促进大型科学仪器和科技成果信息共享。
五是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承接。
实施科技企业培育“百千万”工程,壮大科技型企业队伍,打造更多创新型领军企业。推进孵化载体提质增效,引导孵化器专业化发展,加快科技成果孵化培育。聚焦重点高技术领域,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创新示范基地。
六是创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制机制。
实行知识价值导向分配政策,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支持大学和科研院所以创办企业、转让许可、合作开发、作价入股等形式开展科技成果本地转化。深化科技管理“放管服”改革,优化科技计划体系,创新科技计划组织方式。推进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突出科技成果转化本地贡献。
下一步,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将全面统筹协调示范区建设工作,建立示范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统计和报告制度,定期检查督导各地方示范区建设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各区市(功能区)和各有关部门也将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形成工作合力,确保示范区建设及时全面完成。
连接朝阳与副中心交通廊道建生态公园
高考期间阳江将有持续强降雨
公交集团维修员工参加比亚迪车辆技术培训
2018年上半年淮北市政府向省政府备案规范性文件目录
市民政局部署2018年“962200”热线工作要求提高服务效能、助力“上海服务”
首发:到2020年 青岛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30件
生态环境改善 新安江一江清水“流出”百姓收获满满
王会勇听取市属企业改制改革和企业退市进园遗留问题解决进展汇报
观山湖金华园社区:法律服务重精准 “五化同步”促和谐
畲乡之味“浓”博会 农特产品和文化齐聚民族风情馆
公安局宽甸县局大川头派出所在镇政府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演出现场进行“扫黑除恶”宣传工作
举报毒品违法犯罪 湘潭市47人共获得17万元奖励
江阳区成为川菜直供港澳试点基地区
利川全面启动自然村(撤并村)公路数据采集工作
巴州区新建优质粮油产业基地2.2万亩
铜川市养生茶文化协会成立
刀客张玉宾:“13把刀”传承真功夫
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产生中央领导机构 习近平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
强力净化停车收费环境
南宁在全区率先实现企业开办5个工作日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