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洲讲坛挖掘长沙记忆 述说湘绣大师杨应修的故事


(长沙图书馆橘洲讲坛述说已故湘绣大师杨应修的故事。)
  (杨应修走兽代表作品豹子、狮子、老虎。)
  星辰在线9月30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罗建勋)9月30日长沙新华书店“知了读书会”微信社群热闹非凡,星辰全媒体记者观察到,许多书友在津津乐道已故湘绣大师杨应修的才情与担当。这源于长沙图书馆和长沙市新华书店邀请湖南商学院教授、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特聘教授、湖南省文史馆特约研究员——李湘树教授,于9月23日在长沙图书馆为广大长沙市民朋友讲述“一代大师杨应修”的故事。
  杨应修(1912——1993),字可宾,号慎斋,湖南宁乡硃石桥人。先后就读于长沙长郡中学和宁乡师范学校,因贫辍学。曾拜著名画家粟子稀、曾醒樵、文澜、刘松斋等为师。他是一代湘绣大匠,是湘绣史上第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著名书画家。终身从事书画和湘绣绣稿创作,工山水、花鸟、走兽、人物,兼修书法诗词,其全面书画造诣和修养,标志着以绣画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湘绣的历史高峰。
  “绣花能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世人将这样的美誉赠予湘绣,可见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湘绣技艺之精湛。当今湘绣界人才辈出,杨应修先生是湘绣新局面的开创者,是泰斗,是大匠。知师者莫若徒,李湘树教授从师徒传承与人生细节的角度讲述了一个技艺精湛全面、个性鲜活率直的杨应修大师。  
  (活动主讲人、著名画家李湘树曾师从杨应修大师研习中国山水画。)
  1972年始,李湘树就师从杨应修大师研习中国山水画,书画家,湘绣史专家,著有《湖湘刺绣》《湖湘民间杂艺》等。李湘树认为但凡艺术家都是有些皮顽的却是认真而严谨的,杨应修也是如此。李湘树从回忆几件“小癖好”趣事开始,带领观众走进杨应修的起伏人生,体会大匠人的品趣。“艺成不觉自敛手”,杨应修一旦创作起来也时常就收不住手。
  李湘树表示,杨应修的书画作品,重传统是最突出的特点。杨应修眼光四顾,多方吸收,并不止于笔墨形式的继承,更主要在借助前人的经验认识和领悟艺术的规律,探求新的意趣和表现形式。因而能渐渐达到“得于心应于手”的境界,孤姿绝状,触豪而出。  
  (杨应修的女儿受邀来到长沙记忆系列讲座之“一代大师杨应修”活动现场。)
  杨应修从事湘绣设计五十多年,在此过程中知名扬世。他对湘绣的贡献与此也不可分离。他几十年书画技艺探求及其修养,推进并完成了湘绣风格的中国画化,提高了湘绣精品的欣赏格调。
  数十年中,杨应修创作了数以千计的绣稿,绝大部分是精品。这些设计也并非完全撇开湘绣风格而单纯书画化,而是把二者结合在一起,互相溶化。他本人的从艺活动和名声,给湘绣带来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他在技艺上的全面造诣,标志着湘绣历史的高峰。
  (杨应修湘绣花鸟代表作。)
  (杨应修湘绣花鸟代表作——《屏开花艳喜东风》。以上图片均由星辰全媒体记者 罗建勋/摄)
  随着时间的流逝,长沙作为第一批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24座古城之一,在时光与经济的车轮辗压之后,长沙太多的文化记忆都早已被人淡忘在钢筋水泥尘土中。由长沙图书馆主办,长沙市新华书店承办的橘洲讲坛·长沙记忆系列讲座第二期——“一代大师杨应修”旨在挖掘城市记忆,传承长沙文脉,唤起长沙人“生于斯长于斯”的文化自豪感,弘扬长沙精神。

书写好冰风雪雨下的“民生答卷”
阿里京东去哪儿网发布大数据 昆明上榜老年人最爱目的地前十
西安美食正在征服全世界的味蕾
2018大连国际大樱桃节昨日启幕
王景武率团赴静海考察学习
橘洲讲坛挖掘长沙记忆 述说湘绣大师杨应修的故事
今朝花胜去年好 料是明年花更红
尹乃明出席和顺县脱贫摘帽重点工作现场推进会
市技师学院梁海伟一行考察广州里工实业有限公司
蒋善生领衔督办重点提案:让“生态+”引领永州绿色发展
唐河县苍台镇第一中心幼儿园:举行“传承红色基因、向国旗敬礼“升旗仪式
查干湖渔乐新村荣获2017CCTV“中国最美渔村”荣誉称号
宁波96岁老人为校园足球捐50万
“谁不说咱南昌美”
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察委主任孔祥虎到登峰街调研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
市财政局: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 确保工作再上新台阶
资兴市取消第一批1305项证明和盖章类材料
《金坛区贫困家庭儿童重大疾病慈善救助实施方案(试行)》政策解读
杭州主城新建40条支小路 打通家门口的“最后一公里”
泉州口岸进口大豆 去年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