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20日南苏丹当地时间下午我们集体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四集纪录片《医道无界》影片主要讲述中国援非医疗队的工作情况,因此我们都激动万分。
《医道无界》一共四集《非洲在召唤》、《抗击埃博拉》、《白衣天使》、《大爱无疆》。第一集主要讲述首次派出医疗队的原因及中国医疗队在非洲的初始工作。节目开始就被非洲这熟悉的画面深深的吸引。1962年7月3日,阿尔及利亚人民经过长期的反法武装斗争赢得独立,随即面临法籍医生几乎全部撤走、国民缺医少药的困难境地。阿尔及利亚遂向世界求救。中国政府从两条渠道得到呼救信号:国际红十字会吁求国际社会紧急救援,阿卫生部长请求中国提供医疗援助。当时的新中国非常落后,老百姓同样仍受饥饿和疾病的威胁,医务人员相当匮乏。但是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和周恩来总理综合考虑过后,依然做出了伟大的决定向非洲派遣医疗队。1963年1月,中国第一个向世界宣布派医疗队赴阿,开创了共和国援外医疗队的历史。这一年,中国向阿派出3支医疗队。战后的阿尔及利亚情况非常糟糕,饥饿、疾病、瘟疫困扰这这个国家,但是我们的医疗队没有被困难吓到,克服各种困难,在现有的基础上很快的投入了当地的工作当中,为当地人解除病痛。南苏丹是一个很年轻的国家2011年宣布独立,独立后内战频发,整个国家依然处于战争、饥饿、疾病的困扰中。但是中国政府依然决定向这个最贫穷最不发达的国家派遣医疗队。由安徽派出的第五批援南苏丹医疗队到达刚一个星期就有两位队员患了疟疾,高烧不退、腹泻不止,全队上下都非常担心。但是经过医疗队的及时治疗,他们渐渐的恢复了健康,但是体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身体也比以前要虚弱,但是这些都没有吓到我们的医疗队员,并且更加激发了医疗队的斗志,全队很快投入了当地的工作中,和当地医生一起为解除患者病痛而奋斗。
2014年3月,埃博拉疫情突然在西非爆发。这是一种人类束手无策的病毒,感染性强,死亡率极高。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三个国家成为重灾区。而且疫情正在不断蔓延,威胁着周边国家的安全。2014年8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声明,宣布西非埃博拉出血热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议疫情发生国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严格落实防控措施。有些援非国家开始撤走本国医生,召回驻疫区国外交官。但在声明发布的第二天,中国政府决定派出3支专家组分赴西非三国,对当地防控埃博拉疫情进行技术援助。同时,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物资于当地时间11日分别运抵三个国家。两天之后,新一批援助利比亚和塞拉利利昂的医疗队从北京首都机场出发,奔赴疫区一线。
在最危难的时刻,中国医生和非洲人民站在一起,患难与共、风雨同舟。这是中非友谊的真情体现。在埃博拉疫情中,世界看到了中国医生的使命,也看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在《白衣天使》中主要讲述了几位勇敢的妇产科医生,第一位徐长珍医生,她一共参加了四次援阿尔及利亚医疗队,印象很深刻,她不但自己辛勤的工作,而且以自己的严谨作风和高尚的医德影响了当地的年轻医生,当地医生都亲切的喊她“徐妈妈”。记得第三次由于战争不得不回国,可是徐长珍始终是惦记那些需要治疗的患者,她忘不了他们渴望留下的眼神。因此她又主动申请第四次援助阿尔及利亚。但是更加令人感动的是她此时已经退休了。苏筱俐,中国第22批援突尼斯医疗队队员。她说“什么困难,危险都不怕,但是她最怕的就是感情,”为了不思念国内不年幼的女儿,她每天几乎都工作24小时,有时一连工作几天是常事,把对家人的思念化为工作的动力,一心只想为给更多的阿尔及利亚人民解除病痛。中国第21批援助突尼斯医疗队妇产科医生郭璐萍由于在身患乳腺癌的情况下忘我的工作耽误了自己的病情,最后在化疗的情况下依然放不下突尼斯人民。用她自己的话说“她很看淡自己的病情,等自己的病情好了还要回答突尼斯为那里的人民服务。”她们看似平凡,但是却做着不平凡的工作,她们用汗水、亲情、爱心、甚至生命谱写了中国白衣天使最美丽的画卷。
在《大爱无疆》中我们看到了非洲很多国家中国援非医疗队所到之处,往往是只有一张办公桌、一张纸,许多地方最先进的设备就是一台x光机,连心电图仪也没有,内科医生只能借助听诊器和血压计看病。在大多数受中国援非医疗队 援地区,门诊基本上是靠外来捐助的药品,而手术全部物品都需要术前由病人自己购买,从消毒的酒精、穿刺的针头、固定的胶布、手术的刀片、麻醉的药品到术中输液。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援非医疗队员克服医疗环境差、药品短缺等困难,为当地民众提供医疗服务。在很多地区,中国医疗队都是当地的主要医疗力量。在坦桑尼亚,我们曾经为病人切下过一个近四十多斤的大瘤子。我们在圭亚那的医疗队,把最新技术带到了这里给当地的民众治疗白内障,使看不见的病人重见光明。此外很多非常先进的像断肢再植,这是我们国家非常强项的技术,手指头断了、脚掉下来我给它接上让它复活,这样的手术数不胜数。
中国医疗队不仅将先进的医疗技术带到受援国,而且还带去了中国援非医疗队传统医药、针灸、按摩以及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法,成功治疗了一系列疑难杂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医学奇迹。在治病救人的同时,中国医疗队还尽自己所能,帮助受援国改善医疗条件,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和提高当地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医疗能力。据统计,中国医疗队已经累计为受援国培训初、中级医务人员3000多人,临床医护人员数万人次,为非洲受援国建立起一定规模的医疗队伍。此外,中国医疗队还在一些地区承担起协助当地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任。
看了整部《医道无界》纪录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同时也引起我们医疗队队员的深思。从中国政府决定医疗援助非洲开始到目前,中国已经向非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遣医务人员2万余名,962人次获得受援国颁发的总统勋章或骑士勋章,累计诊治病人近2.4亿人次,在《医道无界》中,我们见证了一批又一批中国援外医疗队前赴后继为了院外事业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他们背井离乡、远离祖国、用自己的实践行动构筑了共和国光辉形象;与此同时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得到了受援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赞誉。
中国援非医疗队克服种种困难,用生命、汗水、亲情、智慧为非洲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发扬了当代白求恩的国际共产主义精神。以“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为中非友好、建立中非健康命运共同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作为中国援南苏丹第六批医疗队队员,我很骄傲和自豪,我们已经到南苏丹快四个月了,做为一名新中医队员,我认真的听取了老队员的交代和嘱托,在艰苦的环境下按照制定的方案按部就班的把南苏丹的中医事业向前推进。除了日常的工作,我还肩负着大使馆高层领导、中国维和步兵营、中国维和警察、全体在南苏丹中资机构人员的中医养生保健工作。受到大使馆、工作人员和中国驻南苏丹军官的一致好评。最为可喜的是我参加了由河南科技大学一附院姜宏卫院长领导的非洲中医专家组正在申请一带一路重大专项的工作。以此推广中国的传统中医,使中医更快更好的进入非洲,让非洲人民感受到中医带来的实惠。从而让中医扎根非洲并发扬广大,让中医永远惠及非洲人民。通过观看《医道无界》使我更为深刻的理解援非医疗队的历史神圣使命,因此在今后的援非工作中,我要继续发扬中国医疗队精神,以前辈们为楷模,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中苏的卫生健康事业和援非医疗队的神圣使命而努力奋斗。
朱仙镇党委书记高温下走访慰问贫困户
南存辉今年携14份提案参会 涉及四个方面
江干:有黑臭水体?欢迎你来举报!
我镇全力做好台风“山竹”防御工作
商洛军分区官兵看望慰问任塬小学学生
医者仁心 大爱无疆
湖北启动"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 十堰等三地今年先期启动
怀远县人社局万人就业助力脱贫攻坚
海口南北走向三条主干道逢高峰期就堵 来看各方支招
抓源头进企业, 诸暨治超讲究“防治结合”
永丰提升生态优势助绿色崛起
《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尖峰行动”的意见》政策解读
望城区畜牧局组织召开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学习讨论会
陆河:众志成城抗洪灾
我市“全天候”政务服务全面运行
关建勋在调研生态新城建设情况时强调:大力破解难题 全力加快建设 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新城
南召县城郊乡人大代表调研精准扶贫工作
山西发布大风蓝色预警!局地阵风可达7级或以上
各地不等不靠 积极开展修复作业恢复生产
我市17个项目列入国家棚改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