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耕肥总站站长李剑夫到通山调研农业产业

  本网讯(通讯员 吴正利) 通山县是农业大县,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业生产已得到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农业产业化道路上越走越宽,得到省市农业部门的高度关注。
3月24日,结合全省农业产业扶贫“春季攻势”行动方案要求,省耕肥总站站长李剑夫、办公室主任杨文兵到通山县大畈镇通山县协力枇杷酒庄、隐水村枇杷基地,黄沙铺镇晨光村绿肥种植基地进行调研。
在调研过程中,李剑夫了解到,通山县协力枇杷酒庄辐射枇杷种植面积1万亩,产量300吨。带动贫困户29户,平均增加收入5000元,解决贫困户就业10人。他认为,这些成绩很了不起,这是通山县农业局狠抓农业产业的有力证明。
通山县大畈枇杷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232户,社员遍及5个乡镇13个行政村,枇杷栽培面积1.3万亩,年产值达2450万元,其中带动贫困户100户,因合作社成绩突出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民示范合作社、“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其中隐水李七松枇杷基地是合作社重点枇杷基地,目前已打造了450亩枇杷采摘园,已带动本村贫困户45户,发展枇杷产业1000亩,使户均增收1万元。
黄沙铺镇晨光村耕面积2600亩,其中水田1700亩,以一季中稻种植为主。当地农民有种植绿肥的传统习惯。80年代后,由于多方面原因,逐步弃种绿肥连续多年单一施用化肥。近年土壤板结、酸化、化肥效果衰减,稻米口感退变等负面影响日渐凸现,县农业局针对这一状况,一是加强宣传绿肥对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优化农产品质量的重要作用;二是筹措资金购买种子免费发放示范种植;三是加强技术指导。通过三年的努力,农民普遍接受了绿肥--水稻绿色农业生产模式,今年示范面积达到1000亩。
李剑夫站长指出,产业扶贫是中央“五个一批”脱贫工程的首要任务,也是其他脱贫措施取得实效的重要基础。要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发展特色产业,结合旅游业、互联网,根据当地资源大力发展“粮、果、木、菜、茶、游”等产业和设施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拓宽贫困户就业增收渠道,切实增强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

我市深入推进“七项治理”工作,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安徽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 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第三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广元选拔赛圆满落幕
2018年春运正式落幕荆州火车站发送旅客77万人次
市管廊公司开展新入职员工“廉考”再创国资系统先例
省耕肥总站站长李剑夫到通山调研农业产业
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一次会议
市经信委夏为顺书记带队赴陶厂镇司徒村对接结对帮扶工作
唐山知青艺术团彩虹舞蹈队起舞青山花海间
绍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深入推进“城市管家”党建服务品牌建设工作
自古逢秋悲寂寥
最新消息!桂林小姑娘凌晨4点捡垃圾真相 相关部门已介入
车辆更新成本提高 昆明搬家公司价格普涨
社区发微信呼吁文明祭祀 派人劝阻街头烧纸行为
西湖金融机构助力云栖小镇
百年彩调寓教于乐 七里福地异彩纷呈
义安区乡镇食品安全“四员”集中充电
天津工业大学入选本年度国家“111计划”
沅陵县北溶乡开展春季校园周边食品药品专项检查
扬州警方专项整治机动车违停 持续到6月底 严查5类重点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