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外卖,安全吗?

  “不想做饭,懒得出去,点份外卖吧。”现如今,网络订餐成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其快捷、实惠等特点受到不少市民的青睐。但是,市场上的外卖食品安全与否,操作人员能否按照卫生标准进行加工?这些都是大家十分关心的,对此,记者进行了走访。
  餐饮店卫生良莠不齐
  外卖订餐是通过网络进行交易,消费者无法面对面观察到餐饮店的卫生情况,订购食品更是凭借着网络图片和顾客评价进行判别。正是这种消费模式,也让食品安全问题进入了盲区。在城区齐云路、龙河路等地记者看到,道路两旁遍布着大大小小的餐饮店,有的店内墙上悬挂着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有的则证照不齐全。中午、傍晚时分是外卖餐馆最忙碌的时候,身穿美团、饿了么等制服的外卖小哥进出于餐馆取餐。
  记者注意到,在一些品牌连锁餐饮店里,工作人员打包食物与在店内用餐并无区别,食品质量有一定保证。但在部分小餐馆,食材、餐具随意堆放,厨师基本不戴帽子、口罩,卫生状况堪忧。一名外卖骑手也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有些餐饮店不接待店内用餐,厨房外堆放着各种食材和外卖包装盒,食品加工操作不够规范。”
  市民多质疑外卖质量
  8月30日,记者随机采访了近10位有点外卖经历的市民,多数受访者质疑外卖质量。许先生是一名上班族,中午在单位加班时,外卖订餐成了他和很多同事的选择。他说:“前两天,我在某知名外卖平台,看到一家煲仔饭月销量超过千份,图片看着也不错,便点了一份。进餐时,发现米饭较硬,饭菜也没有预想中的可口,更让我没想到的是,当天下午肚子就开始不舒服,我觉得可能是外卖的问题。”
  记者通过美团和饿了么app查看了一些外卖餐馆,发现有的外卖优惠的价格加上诱人的图片,让人难以抵挡。而在销量靠前的几家店面页面评论区,百十来条的顾客差评中,反馈多提及饭菜内有头发等问题。
  此外,还有不少市民质疑外卖配送箱的卫生,他们表示,外卖骑手整天带着配送箱穿梭在大街小巷,箱子表面存在灰尘、污渍、破损等现象,箱内还有可能存在汤汁洒漏等情况,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清理,很容易造成外卖食品污染。配送箱多久清洗一次、有没有按照规定执行清洗等问题无法得知。
  部门回应:加大监管是重要途径
  带着市民们的疑虑,8月31日,记者来到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了采访。该局食品消费监管科科长范庆金告诉记者,为一步加强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规范网络订餐经营行为,去年7月20日,市食药监局对我市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美团、饿了么、百度等3家企业负责人进行了集体约谈,要求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要依法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并执行经营主体审查登记、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投诉举报处理等管理制度,按时公布餐饮服务经营者信息,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加强送餐过程管理,共同维护好消费者权益。今年8月16日,市食药监局召开了网络订餐监管工作研讨会,与美团、饿了么等第三方平台区域负责人就相关问题进行座谈,既要求第三平台开展整改、规范在线餐饮经营者信息、及时到所在县区食药监局进行备案登记、更新在线餐饮经营者的相关信息,监管部门也表示将加强监管。
  记者从8月1日市食药监局下发了的《六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六安市网络订餐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中看到,该局8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网络订餐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针对第三方平台、入网餐饮单位均作出了要求,并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网络订餐关乎人们‘舌尖上的安全’,在行业自律的同时,我们将把网络订餐纳入日常监管工作重要内容,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和监管责任制度,规范网络订餐经营行为。也欢迎大家在发现违法违规行为时拨打投诉举报电话‘12331’,我们会根据市民提供的线索进行积极调查跟进。”范庆金说。(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康家佳)

田阳:突遭大风暴雨城区多处行道树倒伏
2018年常德招录公务员1276人 全省之最
南大校领导化身“邮差”为宿迁学子送录取通知书
张家界市啦啦啦操委员会在长沙获授牌
市民爱心接力连夜寻找车票主人
“舌尖上”的外卖,安全吗?
茄子迎来丰收季 一亩能卖两万元
漳浦推进水库水源保护环境问题整治工作
首批智能机器人落地古堰画乡景区 “高颜高才”分担售票压力
日照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年底将达到84.2%
五一假期近10万人来寮步共享文化大餐
石岐区召开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工作部署会议
对表对标聚力攻坚 眉山市全力推进“创文”工作
杭州机场国庆长假7天 预计运送旅客84万人次
9旬老人散步迷路 民警通过“一标三实”送其回家
西藏工布江达县党政干部培训班昨在中山开班
长沙供电公司2018年03月13日发布的计划检修停电预告
杨和召开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会议
群众信访举报转办和边督边改公开情况一览表(第六批)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18年国际合作培训班在京举办